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时间:2024-05-07

郑悦怡

(长春财经学院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民办高校辅导员既担负着教育学生的职责,也担负着管理学生生活的责任,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育人活动,既可以完善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影响,从生活管理与教育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等。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按照协同育人理念对人才进行培养,也符合新课改教学改革要求,对教学改革发展也更加有利。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优势

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根据协同育人理念开展育人计划时,双方不仅要达到理念上的共识,还需要将教学资源进行分享,以此保证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这一育人理念可以完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提高辅导员管理方式,促使双方工作能力的提升。

(一)达成理念共识

对于教学,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观念,并且教师教学观念会对教学方式产生直接影响,教学方式又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可以让双方形成共同教学理念,达成理念共识,这对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质量提升等都十分重要[1]。辅导员的育人理念是通过管理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思政课教师的育人理念是通过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这两个理念从本质上看是相同的。理念相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合作,在教学中朝着同一个目标施教。理念共识达成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使得就变成一个统一体,双方会就育人问题进行研讨,考虑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全面,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相互监督、相互约束,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育人效果。首先,在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育人时,双方要绝对信任自己的伙伴,要能够与伙伴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其次,教师与辅导员之间要相互认可,这样双方才可以在彼此欣赏、共同进步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指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辅导员的管理资源是管理学生的经验,如果可以将教育与管理这两项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产生重要作用。教学资源共享一直是教学改革中关注度比较高的一项内容,即让教师主动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其他教育学者,其他教育学者在接受到不同教学资源时,可以通过分解、整合的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这是极为重要的过程。资源共享可以使教学资源优化,可以为教师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2]。首先,虽然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所负责的育人领域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如果可以将思政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让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共享育人经验,就能够大大提升双方的育人能力,把辅导员的育人及管理手段应用在思政课堂上,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用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中,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可以将教学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凝练出来,这对教师教学和辅导员培养学生的有效性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

民办高校教学不仅要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还需要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超高的综合素质,辅导员与教师既要是知识传授人员,还要是学生观念树立、发展等方面的参与人员。在协同育人理念下,要求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教学,不仅可以为双方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3]。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过程中,教师与辅导员也会对彼此的工作性质、内容等有所了解,从而逐渐形成相互匹配的育人思维,让协同育人理念更好地贯彻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等。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意识不强

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将合作效益最大化,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协同育人理念推动下开展合作教学,首先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才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相关调查显示,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作意识比较弱,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这不仅对协同育人理念价值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对教学发展、学生培养等也有影响[4]。比如辅导员一直将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大部分辅导员认为,在其对学生管理时,学生不犯错误就表明自己工作完成得很好;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传授理论知识,并没有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职责,这就让管、教出现分解问题。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这一思想的存在,实际上表现出双方合作意识较差、双方都没能看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过程中缺少直接连接点

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实际上属于不同工作领域,辅导员更加关注学生生活,思政课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教育,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协同育人时,很难找到隐形连接点,这就导致双方在相互合作中,一直都找不到共同合作的方式[5]。部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直接接触的机会,只是在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才想到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很难发掘出其他的连接点,这就导致两个不同的教育主体在工作中难以融合,既发挥不出各自优势也发挥不出整体优势。

(三)缺少协同育人的平台

如果在民办高校开展协同育人教学活动时,能够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建立一个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的平台,不仅可以帮助协同育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也可以帮助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更加了解彼此的工作。但是,在当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并未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相互沟通只能通过会议研究、私下研究等方式进行,而且这些方式大多是流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在高校长期教学中,一直都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很少开展教师实践活动,而辅导员更在乎学生管理工作,很少在学习理论知识这方面下大功夫。对于新教学理念的实施,辅导员与教师都缺少相关经验,导致协同育人理念一直无法切实发挥作用,这都需要民办高校建立协同育人的交流平台。

(四)缺少相互评价机制

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成为促进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的另一座桥梁。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在协同育人中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但是双方想要把相互合作的效果最优化,就需要在明确双方教学责任、了解双方育人任务的同时,对双方教育教学进行有效评价,这样才可以让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通过相互评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进而弥补教学与管理中的不足,为后期更好的合作教学以及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当前,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过程中,并没有二者相互评价的环节。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方式

想要将两支属性不同的教学队伍融合在一起,发挥出各自优势,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改革发展,就需要明确当前协同育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不断完善教育与管理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创新管理方式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教师与辅导员在工作中都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基于此,在协同育人理念开展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与辅导员根据传统理念找到教学与管理中的共同点,并将这一共同点作为协同育人教学的目标。

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将协同育人简单化,帮助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更好地理解这一教学理念,使两支教学队伍明确教学目标,而后再研究如何开展协同育人方案。其次,在思政课教师讲解思政知识时,教师要根据思政教学特点、学生发展特点、生活等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为思政教学与学生管理创造机会,也可以促进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提升。最后,民办高校要建立一个单独的部门,为双方了解彼此工作创造机会。在新部门建立时,还需要有一位领导者来挖掘思政教学优势与辅导员管理优势,为辅导员与教师制定完整的工作流程,根据教学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流程,既可以使两支队伍更好地融合,也可以促进协同育人教学的开展。比如学校可以委任学校内校级领导人作为这一部门领导人,主要负责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设定小部分课程内容,监督教师与辅导员是否按照要求授课、管理学生等。在这一小组内,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建立互联网连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

(二)注重两支队伍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在高校聘请思政课教师时,大部分民办高校对思政课教师要求都比较高。比如教师要是重点师范大学毕业,需要的是思政专业人才,必须拥有超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等。这些要求的存在,实际上是可以促进思政教学质量提升的,对协同育人教学活动开展也有帮助。但是,在高校选择辅导员时,其实际用人要求并不高。比如对于要任职的辅导员,并没有专业学习要求,也没有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只要辅导员具有政治素养、能够处理好学生相关事务即可。这就导致两支队伍在建设上存在一定差距,无形中对协同育人效果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贯彻协同育人理念,提升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合作能力,就不能忽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工作。

首先,在辅导员素质提升时,高校可以为辅导员开设政治学习课程,不断加深辅导员对思政课程的了解,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影响。其次,在对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建设时,高校可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校内生活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辅导员可以一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也可以了解彼此工作内容。最后,为了保证协同育人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也可以组织一些座谈会或者是研讨会,要求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针对学生管理、教学等问题进行讨论,如此一来,既可以促进这一教学理念更好地落实,也可以提升双方合作教学意识。

(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使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更好地贯彻协同育人理念,根据相关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为各项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保证,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对教师教学、辅导员管理工作开展等进行监督。在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不仅要包含辅导员全部工作,还需要包含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与目标等,这样可以让管理制度变得更加有效,也可以促进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发挥。民办高校也要将资源共享、会议研究、共同活动开展等加入这一体系中。

首先,为了保证这一管理制度不对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例会、班会等方式拉近双方关系。其次,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相互合作的积极性,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并为奖励机制设定不同层级,借助教学任务完成率适当奖励,这样既能够加强双方合作意识,也可以提升合作质量。最后,民办高校也可以设定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加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以此促进两支队伍学习能力、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如民办高校可以为思政课教师出一些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考试习题,可以为辅导员出一些如何将思政教学与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对双方工作能力提升有帮助,对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

(四)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可以将各自优势发挥出来,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在评价内容上,民办高校可以将教师、辅导员与学生都作为评价主体,而后根据层级划分的方式进行评价。分层评价指的是先由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双方教学、管理进行评价,而后是学生对教师、辅导员进行评价,最后是校级领导人与这一部门管理者对教师、学生、辅导员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也可以从不同方面看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成果。

高校可以将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内容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在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时,可以对教师是否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举办方式等进行评价。高校可以将辅导员管理方式、管理过程中政治思想渗透、价值观引导等定为评价内容;将学生表现作为主要评价项目,在评价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如为学生播放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时事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维度。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对这一时事的看法,以此了解学生价值观念等。在学生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进行评价时,领导人员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调查问卷中设计几个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日常工作、领导能力等相关问题。为了保证评价真实有效,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是互联网评价,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开放评价平台,学生可以随时登录这一平台进行评价,也可以定期评价。

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中,学校领导人员要保证制度可以跟随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的变化而变化,要保证评价具有时效性与全面性,并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过程中提升评价质量,优化协同育人工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开展协同育人教学,不仅可以将思想政治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政治教学的核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