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千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具有“大爱无疆”职业精神的医药卫生类人才,应充分利用思政理论课这一有效载体,恰如其分地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统一起来。这样不仅可使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贴近学生,也丰富了医药卫生类大学生医学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和形式。本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 版)中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为例,分析如何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药卫生类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这既是卫生人员应遵循的职业精神,也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中国精神。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政课堂上能与学生的职业、行业紧密结合,将大大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医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应以仁心、匠心作为两条主线,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教学目标、将互动式教学融入教学过程、将职业体验融入实践教学,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价值引领—情感共鸣—行为塑造”的全过程育人效果,形成具有医药卫生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价值引领交相辉映,实现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一致。
图1 教学整体思路示意图
根据医药卫生类专业特点,结合大学生专业实际,将第三章内容分为“兴国强国自强不息”“白衣丹心矢志不渝”“道在日新动力不竭”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为了解决中国精神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主题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的问题,第三个主题是为了解决作为医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问题。
首先,根据教材要求努力生动地展现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中国精神的弘扬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意义,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让青春的远航具有强大而充足的动力。向学生讲清楚是何、为何、如何三个层面的递进关系,层层深入,有序剖析。
其次,将医学人文精神巧妙融入,在案例和实践课程部分更多体现医药卫生特色;依托课程平台实现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时互动;依托网上虚拟AR 展馆、老字号国医馆等线上线下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沉浸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以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调研和线上测试收集学生疑问,结合教材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形成系列问题,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以问题触发认知冲突,以问题助力认知探究,以问题推动实践探索,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反馈,理与实的双向融合。
最后,以社会实践教学作为本章的总结,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内化为自身动力。
图2 教学内容主题式整合并以问题链贯穿示意图
1.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教学目标
医药卫生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照见。医学类院校早已摒弃传统医学里只重视专业技能,见“病”不见“人”的培养模式,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也大多写入了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但大部分学校并未将人文精神培养目标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思政课专注于教材本身普适性的教学目标,不能和整体的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事实上,医学人文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关怀仁爱、至精至诚等都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有很强的关联性,思政课应与医学人文相互渗透、互为辅助,形成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应与医学生的专业、职业、行业结合起来。案例的选取要有专业特色,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既要传承中医药传统精髓,又要融入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发展观与医学的科学精神相融合;将中国梦的蓝图内化入脑,让学生感受作为医学生应如何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树立远大理想,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爱岗敬业、爱国勤勉,成为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的德技“双面绣”的医药卫生人才。
2.将双向互动式教学融入日常课堂
传统的演绎法教学方法看似对海量知识面面俱到,但学生难以理解,无法产生共鸣,对教师所授知识的吸收效果较差,具体的外在表现就是思政课“抬头率”“点头率”较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思政课的授课效果。
为了提升课堂效果,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问题链串联教学内容。与热点问题、生活细节结合,以学生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起来,真正地去分析、理解知识点,并加以运用。对于每个章节,教师可归纳出教材知识点、学生关注点和教学结合点。从教材知识点出发,结合学生关注点,与医药卫生行业实际、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导引教学。在诸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避免面面俱到的铺陈和罗列,以理论逻辑唤醒学生思考,深入参与教学过程,澄清学生心中困惑。
以“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这一重点教学内容为例,课前提出:爱国一定要爱党,爱社会主义吗?以问题触发学生认知冲突。课中,教师可追问“为什么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我们的‘国’是什么样的国,我们的‘党’是怎样的党,社会主义为中国带来了什么”等系列问题。层层深入,以问题助力学生认知探究。课后,教师布置思考题:作为医学生应该怎样忠诚爱国?以问题引发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持续探索,达到认知平衡。
3.将职业体验融入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教学效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大学生的迫切需求,教学内容的最终落脚点在实践。因此,必须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社会中寻找理想,寻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在完善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的同时,应以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医药文化、城市发展等为载体,依托合作共建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更加深入、沉浸的校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所学理论。如可带领药学专业大学生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国医馆进行校外实践,让学生在国医馆中思考百年老字号发展的立命之本,体会“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体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融所带来的时代变革,树立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发现和传承创新精神,争做新时代弄潮儿。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三位一体”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全校共同发力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的强大合力,凸显医药卫生行业特色,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与创新。
1.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契合理论教学主题,与医药卫生行业紧密结合,以“听、说、读、写、画、看、演”展开主题式实践教学:听——专家讲座、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或翻转课堂等;说——辩论赛、课堂讨论、演讲赛等;读——自主研读推荐读物或经典作品;写——调研报告、新闻评论、心得、总结;画——各类主题手抄报;看——公益宣传片、动画影视作品等;演——主题情景剧、小品等形式的课堂表演等。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主动获取、思考、表达,并在此过程中感知思想触动。
在以往的第三章课内实践中,有的教师开展的是“带马克思看中国变化”为主题的分组讨论汇报。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有的成就进行展示,有的组要带马克思看看网红直播,感受电子商务;有的组要带马克思坐中国高铁,感受中国速度;有的组结合医学生专业实际,要给马克思展示抗疫的成绩,感受健康码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2.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培养,每年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系列活动,例如感谢无言恩师缅怀捐献遗体仪式、“开春第一锄”、紫花地丁社团活动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医学生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夯实基础。校园实践要注重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将思政元素、思政主题融入学生的各类活动中,同时将符合思政课程实践主题的活动纳入思政课程实践体系,进行考评。
在以往的第三章校内实践教学中,本研究开展了“爱国电影展播”的社团活动,思政理论课教师选取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校园周末影院中予以展播,尤其是《中国医生》《你若安好》等以医护人员为主要角色的电影,让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了中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学以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医药文化、城市发展等为载体,建立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与医药卫生行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及实践活动。进行义工服务性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性社会实践。
在以往的第三章校外实践教学中,本研究是到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国医馆进行“仁心匠心爱国圆梦”主题的参观考察性社会实践。让医学生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历代医者的仁心、匠心,体会在新时代老字号国医馆的守正创新,体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激励着时代医者,并最终将其内化为将自身职业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的内在动力。
建立与教学理念创新和实践体系构建相匹配的多元评价体系,从实践成绩、过程考核、期中期末测试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考核,注重从过程阶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实践作业完成情况,注重学生把理论知识转为实践动力的程度;将PU(口袋大学)积分、志愿者时数等数据纳入评价体系。
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以问题链引导认知,激活学生思想,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提升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使思政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主题式教学和“三位一体”实践,因材施教,实现教材统一性和教学多样性的统一。
通过实践,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一生影响巨大。仅就短期数据来看,横向对比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区别,纵向对比学生在课前课后思想及行为方面发生的一些变化,都有明显成效。
但评价体系仍待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仍待进一步探索。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掘实践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创造更多与卫生专业、行业相关的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不仅对思政理论课入脑、入心,更能将其内化为自己为健康中国奋斗终身的职业理想,内化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不竭动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