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唐桂彬,周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100)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在承担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和工作能力及责任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拥有专业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也应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为己任,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主动将课程思政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测绘专业作为与地形测量相关的重要学科,其工作内容中充斥着大量数据与运算。为保证学生步入社会后能潜心工作,抵御各类诱惑,不忘初衷,坚持做好测量本职工作,专业教师更应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标杆,促使行业积极有序地发展。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育,指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价值观念融入课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和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全方位培育高素质人才,切实解决“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近年来,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协同育人为基础理念逐渐走入各高校的课堂中,建立了全新的教育结构,实现了在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塑造完整价值观和锻炼学生能力的多元统一。
课程思政自2004年被提出以来,逐步从小学课堂转移到中学以及大学德育教育中,在这一过程中,以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德育教育的理念也逐渐明朗化,随着课程思政的发展愈加完善,回顾往昔,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具雏形
2005年,上海市编制了学科德育的“实施意见”,根据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有的课程思政资源,合理将德育知识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在学科教育中体现德育理念,促进知识理念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意见,此时,课程思政初具雏形。
2.飞速发展
2010年,上海市开展试点教学,整体规划各个学习阶段的德育教育,一方面确保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紧密联结,构建完整的思政体系;另一方面,横向推进,确保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课堂、课后以及网络课程当中。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科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德育课程更加清晰明朗,在匹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了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3.逐步完善
2014年,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明确指出当下要遵循教育规律,将育人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科学体系,坚持育德为先,逐步将思政课程转化为课程思政,切实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中,以课程育人,落实各校区的育人职责。
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工作重点之一。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提高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在校内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社会与企业前进。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外界知识接触的渠道得以拓宽,在学习过程中会接收更多信息,为促使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明确辨析信息来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吸收更多科学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课程思政,旨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确保学生在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时具有责任心,自觉完成岗位任务,并通过自身分析能力,积极创新,总结工作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测绘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确保其日后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工作,具备严格遵守相关纪律的思想觉悟。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在测绘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更是寥寥。伴随着教育改革深化,高职院校提高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入了混合教学模式,但书面成绩依旧禁锢着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校方的不重视、教师找不到确切方向等问题,都阻碍了在测绘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道路。在这一现状下,部分测绘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过分依赖考试大纲,所教知识仅仅停留在应试阶段,当讲述的知识点在考试当中作为考点出现时才会进行重点讲解,这不仅违背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初心,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课程思政的学习机会。更有甚者认为测绘专业与课程思政是完全独立的两门学科,最终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过浅甚至完全忽略的局面。部分教师即使对课程思政较为了解,却也因自身思政意识不足,最终忽视了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校方与教师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是高职测绘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前提。
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目前虽已在高校全面开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校方与教师对课程思政以及协同育人的观念认识不足,导致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教学过于被动。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自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习惯,也没有制定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意识,这都源于教师本身不具备完整成熟的思政意识。高职院校针对这一现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课程思政培训措施,导致部分教师即使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教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最终因难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而作罢。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高职学校的招生范围逐年扩大,但由于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生源依旧逐年缩减。为此,各高职院校降低了相应的入学标准,这直接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难度加大。课程思政需要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再进行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而当前学生理解能力与素质下降导致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教学难度增大,这是当前高职测绘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除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外,在测绘专业课程考核时,也应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考核过程和结果当中,确保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在考核中占据一定比例,切实实现在立德树人视角下的课程育人目标,并针对考核成绩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同时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只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师德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才能达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但当前教学评价体系中课程思政元素的缺失导致教师无法对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判,更无法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阻碍了测绘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创新教学手段的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想法与问题应给予尊重和重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理念,为学生学习提供所需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测绘专业中思政元素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事实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使其自觉养成服务意识和奉献社会的精神。要做到上述几方面,教师应注意完善自身的思想,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立场传播思想政治理念,在测绘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时间分配,利用现有的课程思政资源最大化地带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引,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例如,在第一单元“测绘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测绘技术,通过PPT 带领学生了解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系统等一系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次接触该类知识,对学科充满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我国测绘历史中发生的趣事或具有历史意义的案例,如张衡除发明地动仪之外,还通过测量手段发现黄赤交角;元代郭守敬在测绘黄河流域地形图时,最早使用“海拔”观念。一方面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学生明确测绘专业课程学习重要性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聚焦中国水准原点建立,致力于培养学生自觉养成勇敢坚毅、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1.结合现有资源,做好课程设计
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能够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查询相关内容,借助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对本堂课的思政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切实实现将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课程。例如,在第五单元“误差分析与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衡量精度指标与误差传播定律知识点过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误差导致工程事故的相关视频资料,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以此为戒,深刻意识到自身职业的职责与义务,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使学生认识到在完成测绘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专注、拼搏、坚定、不怕困难的职业精神,最终引导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严于律己,成为一名遵守道德准则的测量专业工作者。
2.生动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
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死板的理论知识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入,因此教师应注重利用混合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理念,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应用。首先在每节课的课程导入方面,教师可以引用古今中外与测绘有关的小知识,将测绘专业课程中最重要的专注二字潜移默化地种植在学生内心,例如分享我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如何测绘而来的,介绍一旦测量失误会产生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体会到测量工作中专注的可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树立起正确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各类有趣的游戏与测绘知识相结合,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第八单元“地形图的测绘”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游戏“大家来找茬”,通过辨别问题地图与正确地图之间的不同,了解地图使用规范,通过该方式警醒学生,在工作中一定要树立相应的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在工作中实现持续不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评价,合理合法地处理工作,切勿剑走偏锋,误入歧途。
3.建立评价机制,总结课堂内容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程理解上的反馈和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互评、自评和老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测绘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掌握情况,同时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构建出一套适合学生群体的教学体系,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课程中。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打造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与人文素养,通过健全的评价机制,建设具有“德育意识”与较强“德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过程的能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1.加强网络教育
混合教育模式下,互联网信息充分得到利用,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因素,因此,校方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测绘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响应国家相关规定,从网络入手,一方面积极开设测绘网络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为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提供相应场所,适当延长学生使用网络教室的时间,给予学生绿色上网环境,避免学生在校外网吧上网接触互联网有害信息;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构建混合教学模式过程中应建立绿色上网监管系统,过滤掉有害信息,保证高职学生在互联网上接收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学生文明上网,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垃圾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2.进行实践教育
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思想道德层面的不足。教师也要注重观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确保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迅速融入工作岗位,达成高校为企业输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推动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想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测绘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禁锢,不要局限于教学大纲和课本知识,而是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传统美德的同步提升。其次,测绘专业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全面认识课程思政,深入了解其具体意义,结合书本内容转化成教学信息传达给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混合教学模式,从多种角度进行渗透教学,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和惰性,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程思政与测绘专业课程有效结合,推动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