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清,傅锦,仇华兴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225009)
高职院校教师是高职教育工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职业院校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校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水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倒逼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升级教学技术手段,转变教学角色,迭代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高教40 条精神和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新目标。因此,构建高职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体系,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挥青年教师的最大潜能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教育部打造金课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重构,及时更新政策制度,及时修改诸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办法》《金课建设方案》[1]等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文件和实施办法,在信息化教学实践和教学大赛等诸多方面给予更多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权重比例,保障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长效快速发展,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稳定高效发展。
重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完成,应以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为主,会同教师工作部、高教研究所、教学督导室等机构成立“师资能力领导办公室”,进行全方位协作,整合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教学质量工程中心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统筹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服务,组建技术过硬的服务团队,随时提供教学平台的使用指导,加强在线课程设计制作指导、微课设计指导、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同时建立精准创新机制,制定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提供各项保障。
培养模式是教学能力养成的关键。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教育部建设金课目标,学校层面要以信息化教学能力升级为本位,以培训为支撑,构建“2+3+5”的师资培养模式。“2”是指刚入职1~2年的青年教师,对他们加强教学基本能力全方位培训,重点进行信息化教学示范、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操作使用、课程开发技术等培训,旨在更新教学理念,拓宽视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3”是指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线课程、微课制作与使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法培训,旨在解决“技术与教学”融合及其教学效果提升问题;“5”是指工作5年以上的青年教师“灵活运用、融合运用、创新运用”信息技术的高阶培训,旨在提升深度融合水平,加快成为“技术+学术+艺术”的新型数字化教师,领先步入创新发展阶段。
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应该重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制定统一的环境标准规范,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根据国家政策建设云端一体化智慧教室,完善校内学习平台,为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建良好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服务环境[2]。营造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建设与环境改革,鼓励、支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使学习者使用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创造能力提升平台,推动教师交流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
应组织教师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展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大讨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组织建设金课的专题讲座,了解开展“金课”打造的重要性,领会“金课”打造的内涵、路径、方法及要求;分批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拓宽教师眼界,提升教师素质;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观摩和评比活动;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标兵评比活动,为“金课”打造营造良好氛围同[1]。
借鉴本科及兄弟院校信息化经验,通过自建、引进、共享三种方式汇聚优质资源同[1]。构建学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积极与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引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向全校师生开放共享,扩大资源规模,提升资源质量,为教师提供多元化、可自主选择的教学平台,鼓励青年教师边建边用在线课程,以此提高设计制作和使用能力。经过中期检查,遴选优质在线课程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时代,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心理资本,可以激发其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投入。心理资本是青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和素质,由自信、乐观、希望、坚韧等积极心态组成。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培育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保证青年教师面对挑战性教学任务时充满自信,为自己设定信息化教学目标并努力实现,在实现过程中表现出坚韧性。同时还要更多关注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投入中的专注与活力,关注工作投入的真实动因与投入质量,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融合运用和创新运用。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培训,为了精准打造教师培训新生态,本课题通过互联网对扬州市、苏州市部分高职院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展开了“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运用”的调查,当问及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方式时,青年教师一致希望通过集中培训、合作研讨、平时多实践操作、专家指导、组织信息化技能大赛、网络自学等多渠道、多举措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必须构建多方协同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运用混合式培训模式来加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通过国培、省培、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校本培训与网络培训、专家教授来校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3];邀请专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资源库建设方法培训、课程视频拍摄制作培训;安排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到学院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创新沙龙”研讨交流线上教学及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进行反思提高;推选优秀种子选手利用微课、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开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示范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面向全体教师的“线上学习+线下培训+交流研讨”立体化培训体系同[2]。
以信息化教学创新项目为引领,征集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案例,进行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奖的评选、评出最佳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名师同[1],作为高职“金课”的种子选手,先行打造一批“金课”。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及各类比赛,并落实《技能大赛参赛及奖励办法》,起到“以赛促用”“以赛促改”“以赛促融”“以赛促新”的效果同[1]。有了制度保障,更能激发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灵活运用、融合运用、创新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活力,并能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水平和创新水平。
建立和实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测评指标体系,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提高信息化运用在教学评定中的权重比例,逐步推进三级考核标准,即初步应用到融合应用,最后达到创新应用信息化水平。将在线课程建设的数目、微课设计制作水平及其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等作为青年教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的依据同[1]。注重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水平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4],以此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经常化、常态化和制度化,促进教师从“融合阶段”迈向“创新阶段”。
为顺利实现打造金课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教学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学校创建了“督导并重,以导为主,提升能力”的督导理念,构建了校级、院级、班级三级督导评价制度,将“教学指导”和“教学督查”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对青年教师进行“分类指导,精准督导”,确保青年教师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和打造“金课”目标的早日实现[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