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应用的探析

时间:2024-05-07

徐俊

(丽水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冲击着高校,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对思政课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改革,让新媒体广泛应用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1]。

一、新媒体的概述

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方式,新媒体是顺应时代发展而生的新形态媒体的总称,并不单单指认定的某一种形式的媒体。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将新媒体定义为“网络媒体”。在我国,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熊澄宇教授给新媒体的定义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认为,“新媒体是时间和技术相结合的概念”[2]。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态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讲解等方式授课,大部分时候是一种灌输型教学,无法活跃课堂气氛,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接收教师传来的课堂知识,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也很少有校外实践活动。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们缺少切身感受,很难真正体会教材中的中心思想,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通过思政课堂有所收获和感悟。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是需要一系列技术支持的,包括: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是向用户传送信息的一种媒介。新媒体主体用户具有年轻化、多元性和普遍性等特点,新媒体具有大量的、全面的传播内容,且利用新媒体能让信息流动得更快捷、更广泛,让大众的参与度更高,大学生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用户比例。但便捷的新媒体同样也掺杂了一些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形态,这也给高校的思政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一)思想教育工作者控制信息能力受到挑战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电子设备应运而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就是一个显著现象。一方面智能手机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资讯,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但是,另一方面,手机的不正当使用给思政课堂的学习效果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而且,多媒体载体中的信息含量之大,范围之广,是教育工作者无法控制的,其中不乏很多负面消极的信息,包括一些不实的谣言、鼓吹西方文化的信息等。大学生处于社会阅历并不丰富的年龄段,思想价值观也不是很坚定,很容易受到网络中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思想观念形成偏差,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者引领思想教育的主导性和把控性,使得教育工作者信息控制能力受到极大挑战。

(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话语权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中,教师占据着课堂话语权的主导地位,教育工作者会根据信息的类别和影响进行有效的筛选,使学生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不再单从教师处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在出现疑问和不解时,大学生往往自行通过新媒体媒介来查找答案,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们很难敏锐地分辨是非,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不实信息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一些事物产生片面的第一印象和认知。在有了这种初始认知后,大学生就很难再通过课堂中教师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改变其意识形态,这无疑给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传统教师队伍及教育能力受到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相关网站,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了这些网站。但实际情况是网站的维护没有及时跟上,信息更新缓慢,网站内容也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主流媒体的信息同步,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关注网站,使得网站在思政教育中很难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没有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思维相对固化,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有一部分教师想积极运用新媒体教学,但由于对新媒体了解得不透彻、不全面,对新媒体的运用也不是很顺畅,导致新媒体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四、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应用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主体感受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摆正自身位置,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和学生成为朋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在新媒体时代,教师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不要再把自身放在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位置上,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起来,采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课堂知识。虽然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认知、背景和阅历上都有较大差异,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会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跨越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障碍,运用新媒体语言来发挥课堂教学,打破教育领域间的隔阂[3];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思政课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供新的案例和资源。

(二)创新课堂用语,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形式替代传统的学科话语和理论话语,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度,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进行话语创新,紧随新媒体时代潮流,抓住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4]。其次,教师要做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课堂话语更加生活化,消除一些书本话语与实际社会生活领域的沟通障碍,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的话语功能,进行话语的有效沟通。第三,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把学生喜欢的形式和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多进行一些打破常规课堂的教学模式,比如进行校外参观、图片展览,把学生喜欢的老师和专家请到课堂中,或者可以用舞蹈、音乐等形式展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一场场生动的实践活动或者舞台表演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教师要紧密结合新媒体资源,把思政课堂打造成有活力、有温度、有内涵、有深度的精品课堂。

(三)提升教师能力,构建专家型教师队伍

学校要努力打造专家型教师队伍,可以多开展教师评优、教学参展等活动,激发教师们的教学动力,全面鼓励、肯定思政课教学优秀者,树立典型学习模范,刺激教师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做出努力,鼓励教师把精力投放到教学中,以教学质量和水平作为评判教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多展开一些技术培训活动,为提高学校师资力量和水平做好相应的基础保障工作,让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学习新媒体技术,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新媒体技术,鼓励教师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教育工作者都能把新媒体应用在思政课堂中[5]。

(四)搭建思政课教学平台,促进师生媒介素养提升

高校要积极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拓展在线授课模式,建立名师示范课程,促进构建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利用一些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思政教育课的空间,构建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通过线上课堂和校园课堂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的沟通媒介;还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针对大学生新媒体教育素养的提高培训等,让大学生们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资源,更准确地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提高新媒体应用的实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基础建设。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应用,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立体化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高校思政课堂,进入大学生的身心。通过教育理念转变、课堂用语创新、教师能力提升、思政教学平台搭建有效运用新媒体,有效解决新媒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