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的实用型论证研究

时间:2024-05-07

周天宝

内容摘要: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需要通过应答话语实现相关交际与互动目的。在语用论辩学理论框架下,该交际目的主要体现为合理有效地消除意见分歧。为此发言人会使用恰当的论证图式对自己的立场进行辩护,劝服受众接受中方立场。本研究将对发言人应答话语中的实用型论证展开研究,探究外交语境下实用型论证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在使用该论证图式时,需要仔细把握的相关批判性问题。

关键词:例行记者会 语用论辩学 实用型论证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交际语境下,发言人肩负的交际任务主要是,阐述中方政策立场并通过相关辩护证明中方立场的合理性,已达到劝服受众相信中方立场或支持中方行为的交际目的。由此可见,发言人应答话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目前,学界对于发言人应答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条路径下: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论辩学。前两条路径下的研究更多关注语用策略以及劝服的有效性问题,而论辩合理性层面并未有所涉及。以语用论辩学为研究框架的相关学者对应答话语中立场免疫、分离论证等开展了相关研究。(Wu 2017, 2019a, 2019b)但对于实用型论证的研究仍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应答话语中的实用型论证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语境下的实用型论证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使用论证时所需要考量的相关批判性问题。

一.语用论辩学

论辩是双方为消除意见分歧而开展的批判性讨论。语用论辩学认为,理想状态下批判性讨论理应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冲突阶段、开始阶段、论辩阶段以及结束阶段。在冲突阶段,论辩者的主要目的是对意见分歧是否存在进行确定;开始阶段,双方需要就正反双方角色进行划分,提出立场的一方为正方,对立场有疑问或质疑的另一方为反方。与此同时,还需就共同承认的出发点达成一致;进入论辩阶段后,正方有义务辩护己方立场,反方则享有对正方立场或论证提出质疑的权利。最后,结束阶段双方需要就意见分歧是否得到消除达成一致。当然现实论辩实践中,批判性讨论未必会严格按照上述四个阶段的顺序逐一展开并且完全包含四个阶段,但该理想模型为我们进行话语重构提供理论模式。语用论辩学者强调,论辩者进行批判性讨论时,需要遵守系列规则,以使论辩话语保持合理性,这些规则被称为“批判性讨论行为准则”。在现实语境中,论辩者除了希望能够保持合理性,也企望获得受众认可的交际目的,为此,在拓展理论,融入修辞学相关概念,提出“策略操控”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潜在话题”“受众需求”以及“表达方式”,至此语用论辩便系统地兼顾论辩合理性与修辞有效性两大维度,为论辩话语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模型。(van Eemeren 2002)

二.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机构性先决条件

宏观层面而言,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语境对话语存在制约,语用论辩学将其称为机构性先决条件。对应答话语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对宏观语境限制的系统把握之上。根據《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2017版)的相关说明,外交部发言人的应答话语需要维护中国的理性大国形象,对于相关敏感性问题、无权回答的问题,可基本阐释中方相关政策立场,不对相关问题做直接回应,或转移话题等;在无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避免中伤他人等,这一系列先决条件对话语存在较大的限制影响。

三.发言人应答话语中的实用型论证

实用型论证主要被用来证明规范性立场,即某行为应该/不应该实施,主要的论证方式是通过指出该行为带来的积极/消极结果。

本研究关注的是第三阶段,即论辩阶段中实用型论证的使用。在该阶段,发言人需要去辩护己方立场。通过对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文本语料的分析发现,发言人所欲辩护的立场可归纳为:中方行为或某方行为是应该受到支持的,或某方行为是不应该受到支持的。该语境下所使用的实用型论证的论证图式为:

积极情况:

1.行为X应该受到支持。

1.1行为X能够带来积极结果。

(1.1如果行为X能够带来积极结果,则行为X应该受到支持。)

消极情况:

1行为X不应该受到支持。

1.1行为X会带来消极结果。

(1.1如果行为X会带来消极结果,则行为X不应该受到支持。)

例一:

问:据外媒报道,美国高官日前表示,中国正通过经济手段将拉美纳入自己的轨道,损害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使拉美国家对中国形成长期依赖。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美方有关说法完全违背事实,是对广大拉美国家的不尊重。

……中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拉美突破发展瓶颈、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对拉投资、金融合作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5年至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拉美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

不久前,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成功举行,拉美和加勒比31个国家派团出席,其中还包括9个没有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会议通过《圣地亚哥宣言》、《共同行动计划》和《关于“一带一路”的特别声明》3个成果文件,集中反映了下阶段中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推动合作优化升级、创新发展的明确意愿。这充分说明,拉美国家心里是有杆秤的,在深化对华合作方面是有高度共识的……

(2018.02.02 搜狐网)

在例一话语中,发言人预辩护的立场为:中拉合作是合理的,是应该受到国际一般受众支持的。为此,发言人所使用的具体论辩结构如下:

1.中方与拉美的合作应该受到支持

1.1中拉合作带来了积极结果

1.1.1中拉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结果

1.1.1.1帮助拉美突破发展瓶颈、改善民生

1.1.1.1.1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5年至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拉美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

1.1.2中国对拉投资、金融合作带来积极结果

发言人通过指出中拉合作带来的积极结果来辩护己方立场,积极结果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金融两大方面阐述。在基础建设方面,发言人使用诉诸权威和举例论证,来证明在基础建设方面中拉合作确实产生了积极结果,尤其是利于拉方的积极结果,引用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说明,能够增强权威性,在一定程度减少受众可能存在的质疑。

例二:

问:美国政府有关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已于今天正式生效。请问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答:美方这一错误做法公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打击全球贸易秩序、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世界范围内更多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将被殃及,美国的众多行业和公众也已越来越意识到自身将深受其害。

事实上,美国政府近来采取的一系列单边主义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担忧和谴责,也已招致不少国家的反制和报复……

(2018.07.06 环球网)

例二话语中使用的是消极的实用型论证,发言人辩护的立场为:美方增加关税行为是不合理的,不应该受到支持。在论辩中,发言人指出该行为会带来的消极结果,产生的具体论辩结构如下:

1.美方增加关税行为不应该受到被支持

1.1该行为会带来消极影响

1.1.1将打击全球贸易秩序、引发全球市场动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1.1.2世界范围内更多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将被殃及

1.2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1.3该行为已在世界范围引起谴责

发言人指出美方行为将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国际性宏观层面,将会对全球的秩序体系、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从微观个体层面,美方行为将会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企业、员工以及世界范围的消费者带来巨大影响。因而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美方增加关税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受到国际一般受众的谴责。同时发言人还使用了诉诸大众论证,表示目前美方行为已经在国际上受到了大量的谴责,国际社会不少国家对此行为持反对态度,同时该行为还违反相关国际条约等,这些论证能够进一步劝服受众接受中方的立场。

为了能够确保具体语境下,在使用实用型论证的过程时,保持论辩合理性,需要充分考虑基于实用型论证的批判性问题:

1.该积极/消极结果是否真的由该行为产生,即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是否存在其他积极/消极结果会影响对行为合理性的判断?

3.积极结果是否真的是积极的,消极结果是否真的是消极的?

在使用其他论证图式以进一步辩护实用型论证时,也需根据具体使用的论证图式提出批判性问题,并有效地考量相关批判性问题。

四.策略操控分析

我们认为,外交部发言人旨在劝服的主要受众是国际一般受众,为了达到有效劝服的目的,发言人会对相关的话题或话题切入的角度进行斟酌,以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在上述两个话语实例中,发言人在阐述积极结果时,更多地从拉美视角出发,而非强调此行为对中方的积极影响。同样,在论述消极结果时,发言人选择全局视野,关注美方行为对国际的负面影响,而非但从中方角度出发。这样的视角选择能够有效地达到劝服受众的效果,尤其对于与该行为密切相关的部分受众。同时发言人也对相关用词进行了考究,一些适当的程度性修饰词能够从侧面使受众感知积极或消极结果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是论辩性的交际活动,发言人需要通过话语以达到消除与受众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在辩护某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支持时,发言人会使用实用型论证,指出行为可能带来的消极或积极结果,为会确保论证合理,需要对相关批判性问题进行系统考虑并在恰当时刻作出回应。同时,选择合适的话题切入视角和恰当有效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达到劝服受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Wu P. (2017). Strategic maneuvering by personal attacks in spokespersons argumentative replies at diplomatic press conferences: A pragma-dialectical study of the press conferences of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Journal of Argumentation in Context. 6(3), 285-314.

[2]Wu P. (2019a). Confrontational Maneuvering by Dissociation in Spokespersons Argumentative Replies at the Press Conferences of China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rgumentation. 33(01), 1-22.

[3]Wu P. (2019b). “I Have No Comment”: Confrontational Maneuvering by

Declaring a Standpoint Unallowed or Indisputable in Spokespersons Argumentative Replies at the Regular Press Conferences of China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rgumentation. 33, 480-519.

[4] van Eemeren, F., et al. (2002). Argument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London: Routledge.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十九批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19C508)。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