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襄阳市西南部,这里是楚国的源头和荆楚文化的繁衍地,在这片山青水秀,物产丰饶的山川隅角,有一群人,心怀信仰,怀揣技艺,坚守前行,传承着别具特色的保康渔鼓。
保康渔鼓,由于演唱使用道情音乐腔调,亦称“渔鼓道情”或“道情渔鼓”。
保康渔鼓一般为一人站唱,无固定演出场所,曲目短小,内容简单。艺人演唱时,左手怀抱渔鼓筒兼打云板,右手拍击渔鼓下端的鼓面,击乐中“打”为击板声,“冬”为击渔鼓筒声,“砰”为二者合击声。无论何种曲目,一般开场或结尾,均要击奏“长槌曲牌”,句间、句尾用鼓板点子填充。
明朝末年,江汉一带连续发生旱、涝、蝗灾,朝廷腐败,无视百姓死活,苛捐杂税,百姓不堪重负,民不聊生,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穷苦百姓背井离乡,携带儿女四处乞讨,富户人家常常豢养家犬,乞讨者望而却步,为了保护自身安全,防止犬咬,乞讨者往往手持竹筒,敲打声响,助长胆量,吓退恶犬,或用竹筒打击恶犬。这种竹筒也叫“打狗筒”。他们乞讨到富户门前,必唱一段缘由歌,歌颂富户恩德,祝愿富户积善成德。这些随口而唱的歌词,有的被记录下来,有的散落民间。长篇叙事诗《洪荒传》就是由这些乞讨者传唱,到了清代中期,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留存下来,成为江汉民间文化优秀作品。他们手中的“竹筒”后人在下端筒口,绷制麂皮、牛皮、羊皮、蛇皮,形成鼓面,用手指点打,用手掌摸音捧音,形成了有节奏的音响,就有了“鼓”的味道,而用于配合鼓点的另一种“木牙子”,艺人叫做“云板”,形状似鱼,两相合起来,就成了“渔鼓”。江汉渔鼓大约在清代传入荆山保康,按照当地人手持习惯和演唱方式,经数百年的改造,在音调和唱腔上,取南北之长,扬当地之风,形成了以保康方言语音为音调基准,民间小调为唱腔形式的“保康渔鼓”。
保康渔鼓的伴奏乐器为一支竹筒及一副简板(形状似鱼),竹筒的长短按个人操持习惯制作,口径决定音域的深厚、尖细,兽皮决定音色的宽窄、细嫩、柔脆。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极易普及。
保康渔鼓的传统唱腔,有“平腔”“平腔带垛”两种,音乐为板腔曲牌混合体,唱词多为七字句。可为上下句式,亦可为四句一段。“垛板”可唱七字句,但常加嵌字衬词,比如:哎吆吆唉,依子呀子约,哪个伙呀嗨……
保康渔鼓,唱词文雅,一段渔鼓就是一幅荆山儿女悠游山林的生活画卷,展现出深山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真善的精神风貌和心理需求,数百年来在荆山沟壑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保康渔鼓,从内容上大体分为说教类、故事类。说教类无故事情节,把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编成唱词;故事类则多属传统曲目,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社会轶闻等。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有《蓝桥汲水》《男子汉讨亲》及“讨利市”(乞讨者说奉承话)的小段。除传统曲目之外,具有故事情节的还有“月歌子”,曲目有《十杯酒》《四季忙》《上大人》等。
保康渔鼓从曲、词表现形式来看,保留了原始状态,是研究这一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最好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保康渔鼓另一特色,就是用方言说唱,讲究韵口儿,有七字韵,五字韵,句式有四句式,五句式,也有四言八句式。
保康渔鼓作为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深受当地人喜欢,广为传唱,发展为多人演唱,或一唱众和,也从乞讨的生活功能,转向娱乐表演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把渔鼓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田间地头,乡里邻间,自编自唱,歌颂红军、解放军和社会主义新中国。2006年,县文化部门在调查保康渔鼓传承情况时,榔榆沟村七十多岁的张文澡拿出渔鼓筒,演唱红军留下的歌谣《分了田地自己种》《打倒寄生虫》等,马良镇张家岭村八十多歲的张兆斌兴致勃勃地演唱《桐柏英雄》(解放战争时期保康隶属桐柏军区)《三打祝家庄》,他津津有味地回忆年轻时,秋收的夜晚,围着苞谷堆,抱着渔鼓筒,扯着五句子歌,赢得多少人的羡慕。榔榆沟把《想起往日苦》《拉壮丁》《合作社好》剧目改编成渔鼓调,多次参加县文艺调演。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多种文化娱乐方式取代了传统文化形式,渔鼓艺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断层,濒临消亡。
近几年来,保康县文化部门加大保康渔鼓的抢救力度,踏遍保康的黄堡、寺坪、马桥、店垭等乡镇,拜访渔鼓老人,收集演唱抄本,邀请曲艺表演专家现场记谱,录制专题视频,对民间艺人纳入奖励对象,培养新人,保康渔鼓起死回生,回响深山。
该县文化馆新创的保康渔鼓《寻水记》参加省群众文化优秀作品展演,让人耳目一新,夺人眼球,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保康渔鼓成为一颗耀眼的曲目之星,辉映荆楚大地。
刘玉洁,湖北省保康县文化馆非遗干部,曾在《荆楚群文》《才智》《荆楚报告》《襄阳晚报》《荆楚非遗典藏》发表论文、散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