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隐秀”的美学内涵

时间:2024-05-07

郭点点

内容摘要:《文心雕龙》的隐秀篇在笔者看来是点睛之笔,“隐秀”是“神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流传千古必然要有“秀句”和“言外之意”,让读者品咂过后能够有所回味。“隐秀”二字反映了文学家的主要创作追求和美学理想,“隐”即文中隐伏着丰富的文采以及多重含义,同时“隐”还可以表示当时文人的一种普遍的隐士崇拜思想;而“秀”则主要指文中不乏有秀拔语词,还可指文中秀拔之句的语言风格与整篇文章的风格都以清雅典丽为主。我国古典文化崇尚“含蓄”之美,而在当下直白近乎暴力的表达几乎席卷了整个文艺界。该篇文章旨在通过对“隐”与“秀”的美学内涵的理解来引起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同时引起读者的些许反思。

关键词:《文心雕龙》 隐秀 美学内涵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缜密的结构和完整的理论叙述将中国文学理论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叙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成就了一部古典美学著作。《文心雕龙》全书分上下两部分,后二十五篇中,基本可以将作家的创作过程总结为四个词语,即神思、虚静、言意、隐秀,刘勰认为:“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这里文章所无法体现的“言所不追”之处即为“隐”;“至精之笔”也就是“秀”字的大致含义。

一.“隐”的美学内涵

“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表述为:隐,蔽也。从阜。一般指隐藏、遮蔽,在文学作品当中可以理解为文章所没有表达出来的意蕴,需要读者通过自身的学识经验以及对文学家作品的整体感知而得出的属于个人的见解。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认为“隐”是这样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隐,就是文章写作要有多重含义,是后来读者能够细细品咂之后也能从中颇有收获。其实“隐”除了文章的多重含义之外,应该还有指文学家个人品性与政治见解等观念,以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隱藏在文章之中,若如“高山流水”般的之音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个中滋味。

《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刘勰在这里将文学作品做以物象化。河流的源头悠远深邃,其直流便更加繁多;禾苗的根茂密繁盛,其末端也就更加出类拔萃。文章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深远,那样才能成为后人口中称赞的上成作品;文学家积累的语言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够创作出精妙绝伦的文章。这两句话都是在强调文章的旨意应该悠远深邃,不能浅显易懂的让人食而无味。“隐”所具有的就是这种绵延不绝的言外之意。其三便是要做到旨意悠远的重要方法,即“词约”。言外之意并不是靠繁杂琐碎的词语堆砌来完成的,相反需要的是对词语的高度凝练。刘勰多次表现出了其对儒家思想的推崇,《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反对春秋时期的奢侈浮靡之风,强调了“文”与“质”的统一性,这样的美学思想同样也是在彰显其重朴素、简约之美,反对奢靡浮夸的风气的观念。其实这一美学思想在我国的多种领域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绘画、舞蹈、音乐。中国的山水画一直以留白、疏朗为主要特色,甚至有人认为一幅画的好坏取决于这幅画的空白之处,是留白赋予了一幅画生命力。唐朝刘禹锡曾言:“片言可以明万意”,刘勰的“辞约而旨丰”都是对简约美学的崇尚与褒奖。以音乐为例,尽管当下的流行音乐已经让其他类型的音乐难以生存,不少遵循复古、古典音乐的学者都在一味的反对排斥流行音乐对整个音乐行业的占领,但是仍然于事无补。反观流行音乐的发展,其实仍然能够依稀的看到“隐”,也可以说是“留白”。

二.“秀”的美学内涵

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的写作风格似乎走向了两种极端,或辞藻华丽执拗,或崇尚自然简约。针对这种现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隐秀”一说,在今人的解释之中“秀”指秀丽、婉约之美,在《文心雕龙》之中主要是指文章以及其中片言警句的秀拔之美。“秀”字的本义是与自然植物有关,指“草类结籽”以及谷物成熟之时向上扬发抽穗之意,后引申为“秀拔”、“秀美”等美好象征意义。

第一种解释,“秀”是指如“水光潋滟晴方好”般清秀雅丽的诗歌,也就是对大自然美的自觉意识萌发。真正的“隐”并不是以文字深奥晦涩取胜,而是重在有“言外之重旨”,可以是后人在研究和品读中不断汲取新的养分;而刘勰所说的真正的“秀”也并不是依靠一味的深思熟虑、推敲思考就可以达到的,其实所依仗的是自然和一瞬间对美感的阐释。世间真正的美好是大自然那卓然天成的魅力,就像阳光照耀下的花草树木,颜色光彩鲜明又没有刻意雕琢的过分鲜丽。其二,“秀”指秀拔之美。刘勰强调:“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义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在文学家的作品集中,文章能够出彩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这些出彩的文章中能够被世人称道的“秀句”不到百分之二,可见“秀句”的重要性。文章再华丽却没有令人可以从中顿悟的记忆点,那么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不够成功的。“秀句”必然是要值得千古世人考究的名言警句并且对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惊醒或教化的作用。比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形式,采用比喻、拟人、神话等多种手段,选取在飞禽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鸟:鷃雀和大鹏。刘勰对“秀”的解释还在于语言的秀丽之美。其实“秀丽”之美可以与第一点自然天成的特点融合为一体。既然要求是人物偶然一瞬间的美感记录,那么也就必然代表着这一记录的纯净秀丽之美而非“壮美”。在传统美学中,通常情况下“壮美”与“优美”相对立。而在这里,“壮美”与“秀美”相对立。

《文心雕龙》中“秀”字概括了语言对文章风格的重要性,文章中不仅要有“秀句”供后人品咂咀嚼,同时文章的整体风格接近“秀丽”,宛如清泉流入心间的舒畅与凉爽,又仿佛为同时代的挣扎在政治暴风中心的谋臣志士奉献出一片清丽典雅的竹林。

三.“隐”“秀”二者关系建构

刘永济先生在《文心雕龙校释》中指出:“隐处即秀处也”,有学者认为该观点没有充分认识到“秀”的全部内涵,只看到了秀句对全篇文章的重要性。但是在《文心雕龙》中叙述到:“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如果有珠玉藏于水中,那么水面就会呈现出或方或圆的波澜。于文章写作中,通过文学家缜密的思维和精巧的布局,文章的整体寓意也会变得多方面,而往往反映出“言外之意”的部分,便是文章中出类拔萃的语句。正如在水中所藏珠玉一般。在这句话中,笔者认为刘勰所表达的正是“隐处即秀处”的态度。文学家在创作的时,只能通过语言词语的推敲来掩盖自己原来要表达出来的观点,以符合我国古代文章的基本审美趋势即含蓄。也正因为如此,在众多文章之中,秀句往往就是最能反映作者“言外之意”的句子。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文学家通过文章的编排布局来突出对某一观点的阐释,但是这只是对秀句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比如《曹刿论战》中,作者铺垫了两国交战时的激烈场面,排除掉曹刿最后点明主旨的句子,其实后人可以从中得出类似的寓意。但是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变成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枚遗珠,毕竟在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总是有一些善于总结文章内核的文学家。然而,曹刿在最后得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尽管这句话谈不上秀丽清雅的句子,但是仍然可以称之为秀句,这里的“秀”就是独拔之意。从而也可以看出,秀句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或升华,其“言外之意”的主要体现。

在探讨“隐”与“秀”的关系时,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隐”在一些情况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秀”则是从旁起到了推助的作用。只有“隐”与“秀”二者浑然天成才能铸就相对成功的文学作品,“隐”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文章有单层的浅薄的寓意,对世人的警醒程度不够,则该文学作品的存在价值并不大,只是如当下快餐式的生活一样。而“秀”就像一篇文章的记忆点一样,是考验文章可读性的重要砝码,文章如果没有记忆点或者读完一遍就被束之高阁,那么这篇文章也不能说是成功的作品。当二者共存的时候,其地位可能略有差异,“隐”起主导作用,“秀”起辅助作用;但是如果一篇文章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气质,都不会成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于一篇完整的文學作品。唐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盖山尽出,不惟无秀拔之高,兼何异画碓嘴;水尽出,不惟无盘折之远,何异画蚯蚓。”在绘画时,画山不一定要把山顶画出来,表现出其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想象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水尾都画出来,将其弯弯曲曲不见尽头的态势描绘出来,就足可想象其长.将这段话用来阐释“隐”与“秀”的关系在合适不过。

在我国古代以含蓄为美的创作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强调了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当然也不否认推敲与炼字的必要性。“隐”所具有的就是这种绵延不绝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并不是靠繁杂琐碎的词语堆砌来完成的,相反需要的是对词语的高度凝练,使文章的整体风格居有历史的积淀和厚重感;“秀”则容易偏颇的认为是文章之中警句、主旨句,或者认为是指文章的“秀丽”之美。由于刘勰受到来自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更加崇尚以自然秀丽之美的写作风格,文章中不仅要有“秀句”供后人品咂咀嚼,同时文章的整体风格接近“秀丽”,宛如清泉流入心间的舒畅与凉爽,又仿佛为同时代的挣扎在政治暴风中心的谋臣志士奉献出一片清丽典雅的竹林。

参考文献

[1]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2]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3]叶维廉.《叶维廉文集》(1-4).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4]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5]刘勰著,黄霖整理.《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6]李薇主编.《易经》.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