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曾笏煊 吴嘉静 文金鹏
内容摘要:“乡愁”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本文试以50-80年代台湾现代诗歌中的“乡愁”書写为对象,探讨这一时期“乡愁”诗歌的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大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台湾 现代诗 乡愁
一.“乡愁”的文学类型及其内涵
1980年前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开始解冻,大陆的台湾文学介绍和研究也始于此。可以说,在两岸恢复交流之初,对台湾“乡愁”文学的关注就俨然成了大陆介绍、研究台湾文学研究的重头戏。以“乡愁”作为主题进行编选的文学作品集纷纷出现,如巴楚《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郁新琳《怀乡思亲集:台湾作家散文集》、海东生《台湾怀乡思亲诗词选》、王晓翔、张胜荣《古今怀乡思亲诗词选》《游子吟:台湾同胞怀乡思亲文选》等。连没有冠以“怀乡”、“思亲”名号的《台湾诗选》,选的也大多是爱国的“乡愁”主题诗歌。从此,1950-1980年代台湾的“乡愁”诗歌,引起了大陆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经久不绝。
大陆学术界普遍将1949年前后国民党带领200万大陆军民迁台视作台湾“乡愁”文学诞生的起始点,部分台湾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1]“乡愁”文学在台湾被称为“怀乡文学”、“回忆文学”[2],包涵小说、散文、诗歌各文体,小说的代表人物有杨念慈、朱西宁、司马中原、林海音、白先勇等,散文创作者则包括梁实秋、琦君、张秀雅、王鼎钧、张拓芜等,他们都是从大陆漂泊至台湾的外省人。后来卓有成就的台湾诗坛“三老”、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等诗人同样是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大陆人,“乡愁”诗歌也就成为“乡愁”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以来台湾的留学生文学也是“乡愁”文学中的一个分支[3],其成就主要在小说,但也产生了一些散文、诗歌佳作。杨明在《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中则认为“除了迁台作家的‘怀乡文学,‘留学生文学与‘移民文学是台湾当代文学中具备离散概念的两种类型”。[4]
尽管如此,由于“乡愁”诗歌文本内部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研究者们对于“乡愁”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也产生了各异的分类法。比如,杨明将迁台作家的怀乡现代诗分为以地域为主题的现代诗(比如诗人们在香港、板门店等边界遥望大陆写下的作品)、蕴含传统意象的现代诗(如杜鹃、月、与秋有关的意象)、以亲人为主题的现代诗(怀念兄弟姐妹、结发妻子,尤其是母亲,如余光中《乡愁》、羊令野《五衣祠》、辛郁《母亲篇》、洛夫《家书》)三种。[5]此外,王宗法在《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则对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乡愁”作品作出这样的界定:表达“离乡背井者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是“小乡愁”;怀乡思亲之情由“家”而“国”、由“亲人”而“族群”(民族),思念对象的层次和范围扩大的是“大乡愁”;内涵更加深沉、表现了对地域民族、文化变迁之思索的则是“文化乡愁”,前二者是具体的、明确的,“文化乡愁”则是抽象的、朦胧的、超越的。[6]张晓平则区分了“乡愁”的语义指向,将乡愁诗细分为对大陆的乡愁、对台湾本土的乡愁、对中国文化的乡愁、对乡村自然文化的乡愁[7];江少川则将“乡愁”限定于在海峡隔绝的背景下抒发有家难回、怀乡思亲之情这一具体而狭义的范畴内,而专注于探讨“乡愁”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诗美建构。[8]
也有许多学者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乡土情结、家国观念,以及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士人忧国怀乡、“诗可以怨”等中华传统文明文化中追寻“乡愁”文学的根源,上溯到《诗经》、屈原以降,包括贾谊、曹植、谢灵运、谢眺、李白、杜甫、韩愈等在内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归纳出了中国文学中的放逐、羁旅、离散这一主题。[9]还有的则从台湾本土出发,追溯到台湾明清易代、甲午时期以及日据时期的“乡愁”文学创作,梳理出了一条台湾文学“乡愁”书写的脉络。[10][11]
二.“乡愁”诗的精神与艺术渊源
50-80年代台湾现代“乡愁”诗的创作不仅与国民党迁台、大量军民涌入台湾的具体政治、历史背景有关。从其精神与艺术渊源来看,它还部分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文化与古典文学的艺术审美、继承了台湾近代文学中的“乡愁”传统,又一定程度上接续了晚清以来中国文学的探索特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遗产,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也有密切的联系。
1.中华传统文明、文化与“乡愁”诗书写
首先,我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文明与传统家国观念对50-80年代台湾现代“乡愁”诗歌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农耕文明的历史阶段,中国人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结,重视血缘亲情、“生于斯,死于斯”成了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中国古代也一直处于“家庭一家族一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古往今来无数羁旅、怀乡文学的孕育,与农耕文明中的乡土情结和家国观念是分不开的。如《诗经·幽风·鸥袅》中的“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对家国危亡的关切,或是《九章·哀郢》中屈原在流亡时对故都、家园的眷恋等等。台湾文学亦是如此,从明清易代到清末移民,再到1949年的两百万军民迁台,文人笔下对怀乡思亲的书写也成了自南明沈光文已降的许多文人背井离乡、历尽悲欢的真实写照,形成了台湾文学的一个母题,50-80年代的台湾现代“乡愁”诗歌正与此有关。
其次,中华传统文明、文化为台湾现代诗歌的“乡愁”书写提供了不竭的灵感与源泉。正如杨景龙所述:“20世纪台湾和海外华裔诗人乡愁主题诗歌的文化内涵,往往和家乡特定地域的自然、风景、物产、习俗联系在一起,并扩大为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台港和海外诗人的文化乡愁中,诗词文化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他们在创作中大量题咏古代诗人词客,化用古典诗词的语言、意象、意境”[12]。我们从部分“乡愁”诗的标题即可管窥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余光中的《唐马》、、《弈射九日》、罗智成的《齐天大圣》、白灵的《出塞曲—咏丝路》、张默的《不如归去·黄鹤楼》、席慕容的《长城谣》等。受到了肉体与精神双重放逐的诗人们在中华传统文明、文化中寻求着心灵的契合与慰藉。
最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为“乡愁”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自古以来中华杰出的诗人、哲人、将相、侠士等也以其独特的精神与人格魅力为“乡愁”诗的创作者提供着精神动力。从遭遇流放而至死不渝的屈原,到生活困窘却忧国忧民的杜甫,从沦落天涯而豪邁飘逸的李白,到身陷异国却葆有气节的苏武,50-80年代的许多“乡愁”诗歌,特别是抒发“文化乡愁”的创作,普遍地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仁人志士的身上汲取营养,如余光中《戏李白》、《念李白》、《寻李白》、《漂给屈原》、《飞将军》,洛夫《李白传奇》、《赠李白》、《赠杜甫》、《与李贺共饮》、《赠王维》、《赠东坡居士》,渡也《苏武牧羊》,杨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色有无中》、《松下问童子》等等。无数的“乡愁”诗正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明、文化的回归。
2.“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乡愁”诗书写
1949年国民党赴台以后,禁绝了“五四”以来大部分作家的著作,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地域的隔绝从某种程度上切断了台湾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联系,这也客观上促使了50、60年代的诗人们更多地向西方文学学习。但尽管如此,台湾50-80年代的“乡愁”诗创作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日据时期台湾文学作为“五四”以来大陆新文学的支流,影响着当代台湾新诗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大陆到台湾的作家、诗人们又带来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遗产。他们有的30、40年代身在大陆时已经开始了现代诗歌创作,接受了“五四”以来现代诗歌发展的营养,如钟鼎文、30年代曾与戴望舒、徐迟等参与现代诗潮流的路易士(纪弦),以及受浪漫和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覃子豪(后来成为台湾当代诗坛的三位元老);更年轻的洛夫、余光中、郑愁予、杨唤、商禽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本质上台湾现代文学主动追求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倾向,或者说,它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个支流。就“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产生的现代诗歌成果来看,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冰心的《纸船》,李金发的《故乡》,闻一多的《太阳吟》、《七子之歌》,戴望舒的《游子谣》等都是现代语境下的“乡愁”诗歌书写。“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特别是现代诗歌创作成果及其理论,它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并大胆引入西方现代诗歌技巧,这样就成了台湾50-80年代“乡愁”诗创作的重要历史资源。
3.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50-80年代台湾“乡愁”诗书写
国民党政府自迁台以来,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向西方靠拢,对于“五四”中的大部分进步文学又加以封禁,西化已成了当时台湾社会的普遍倾向。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面临的精神危机很容易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理解和共鸣[13],从事现代诗歌写作的诗人们,也自然更多地效法于西方现代派文学。1950-60年代,台湾现代派诗歌中的西化倾向已十分明显,“现代诗社”的发起者纪弦的“六大信条”和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便充分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台湾新诗的影响。
尽管也有许多诗人反对只谈“横的移植”,部分现代诗歌创作也走向了误区,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和技巧的引入,对于打破“战斗文艺”的束缚、回避政治带来的压力、使诗歌能够更好地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有重要作用。余光中曾说:“以表现个人的内在世界为能事的意识流小说和超现实诗,似乎为作家提供了一条出路,不,‘入路。从这条路进去,作家找到了一个现实与梦交织的世界,一切事物解脱了逻辑的因果,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压缩在同一平面上。”[14]。因此,许多优秀的“乡愁”诗作在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如余光中的《民歌》、《月光光》,罗门的《流浪人》,郑愁予的《乡音》、《偈》等。
此外,1960、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腾飞,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对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伦理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书写着对乡村自然的“乡愁”,表达了对城市商业、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对乡村田园、自然风光的怀念与向往。这些诗歌也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与审美内涵,描绘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迷惘。如羊令野的《屋顶之树》、张健的《文明》、罗门的《都市之死》、《都市·方形的存在》、《都市的落幕式》以及吴晟的《泥土》和《路》等。
三.大陆“乡愁”诗歌研究中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大陆的“乡愁”诗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与反思的问题。
首先,“乡愁”所指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大陆。陈秀喜、吴晟等诗人的创作就有浓厚的台湾本土意识。许多台湾诗人在旅居欧美时的诗作,如余光中的《芝加哥》、《我之固体化》、《当我死时》,钟鼎文的《秋到康州》、《留言》等,表现了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惶惑与对大陆和台湾的心理依恋。其抒情主体不再是受限于海峡、有家难归的浪子,而是西方强势文化强烈震撼下的思索者或零余者,作品中指认的对象也超出了大陆或台湾的单一范围,“中国”越过了海峡的隔绝、甚至成为东方文明、文化的代表,作品的视野也更为开阔。
再者,是大陆学者对于“乡愁”诗歌及其创作动机的阐释问题。比如,对于余光中的《乡愁》,研究者们大多专注于对第四小节两岸隔绝伤痛的挖掘,认为其表达了一种期盼两岸统一的愿望,作品中成长、死亡等更加普遍的生命体验却被忽略了;对于郑愁予的《错误》,文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多元阐释也往往被“乡愁”标签所遮盖[15]。再比如,1974年台湾《大地诗刊》第八期曾刊载过一篇《断奶》,其中“断奶的母亲依旧是母亲/断奶的孩子,我庆幸/断了嫘祖,还有妈祖”一句,表达了一种与“乡愁”相抵牾的“去中国化”思想情感倾向。可他的作者却是被我们赋予“乡愁”名片的余光中。余光中在乡土文学论争中的表现,也受到许多学者的诘问[16][17]。古远清还指出,受政治论诗学的影响,学者们很容易在爱国、怀乡上作文章,90年代“在一些研讨会上,以台湾乡愁诗做应景文章的现象仍时有出现”[18]。由此可见,部分学者对于“乡愁”诗歌的盲目热情以及对其创作动机的简单化、倾向化的阐释,实质上反映出的是大陆立场下的台湾想象与“乡愁”想象。在面对具体的政治历史背景和人类复杂的情感时,这种阐释是脆弱而幼稚的。对于台湾的“乡愁”诗歌,研究者们也大多持全盘接受的友好态度,对其中的技巧、审美境界、思想感情无不褒赞,这种理解与同情自然是可贵的,却往往忽略了对作品可能存在的艺术或思想缺陷的探讨。批评之音寥寥、也很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大陆的“乡愁”诗歌研究也有薄弱之处。其一,一些大陆迁台又有良好古典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在台湾乃至海外创作了许多抒发去国怀乡之感的旧体诗词,如琦君的《虞美人》、于右任的《国殇》(《望大陆》)、《鸡鸣曲》、《故山别母图》、《望雨》,张大千的《恋乡》、《红梅图》、《春风燕子图》[19]等。对旧体“乡愁”诗词的研究还有待重视。其二则是台湾少数民族的“乡愁”诗歌问题,目前只有学者王进曾探讨过台湾少数民族在历史悲情与现实困境下的“乡愁”诗歌山海书写问题[20],大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余地。其三,台湾“乡愁”诗歌在大陆、港澳以及海外华语地区的文学接受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反思。
四.结语
正如刘登翰所述,“台湾文学尤其是台湾诗歌一直处在传统精神、本土意识和现代观念三种文化思潮的冲撞、对峙、抗衡、交融和转化之中。”[21]诗人们从传统精神、本土意识和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中国文学渊源流长的诗歌这一载体,书写着对于亲人、家国、本土和文化的“乡愁”。尽管如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警惕将“乡愁”诗歌与政治作一一对应的简单化解读。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白先勇.第六只手指[M].花城出版社,2000.
[3]傅蓉蓉.当代台湾文学研究[M].九州出版社,2014.
[4]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章亚昕.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二、论文类:
[1]白璐.台湾乡愁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柴高洁.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诗潮转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3.
[3]古远清.台湾新诗研究在大陆的进程及其特殊经验[J].当代文坛,2009(03):10-14.
[4]古远清.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J].学习与实践,2008(03):98-100.
[5]古远清.余光中向历史自首?——两岸三地关于余光中“历史问题”的争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80-91.
[6]黄雅莉.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以《左心房漩涡》为探究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6):65-82.
[7]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2):87-93.
[8]简婉.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D].苏州大学,2013.
[9]田华.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D].四川大学,2007.
[10]余光中:《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总序》,台湾巨人出版社,1969年版.
[11]杨景龙.中国乡愁诗歌的传统主题与现代写作[J].文学评论,2012(5):35-47.
[12]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13]王进.台湾少数民族诗歌乡愁主题的山海书写[J].当代文坛,2013(05):79-82.
[14]卫垒垒.文本的空白和读者的能动性——以郑愁予《错误》的多重解读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6,23(1):80-83.
[15]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03):93-99.
[16]王宗法.谈当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兼评焦桐的《大陆的台湾现代诗评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04):3-6.
[17]肖体仁,廖品端.万里归迟总恋乡——张大千怀乡诗简论[J].小说评论,2009(s2):291-293.
[18]赵稀方.视线之外的余光中[J].中国图书商报·图评周刊.
[19]张晓平.台湾乡愁诗的现实生成和文化内涵[J].华文文学,2004(04):45-48+6.
注 释
[1]黄雅莉.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以《左心房漩涡》为探究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6):65-82.
[2]现代台湾文学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267页.
[3]现代台湾文学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279页.
[4]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43页.
[5]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6]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3):93-99.
[7]张晓平.台湾乡愁诗的现实生成和文化内涵[J].华文文学,2004(04):45-48+6.
[8]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2):87-93.
[9]杨景龙.中国乡愁诗歌的传统主题与现代写作[J].文学评论,2012(5):35-47.
[10]简婉.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D].苏州大学,2013.
[11]田华.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D].四川大学,2007.
[12]杨景龙.中国乡愁诗歌的传统主题与现代写作[J].文学评论,2012(5):35-47.
[13]白先勇.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第六只手指[M].花城出版社,2000.
[14]余光中:《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总序》,台湾巨人出版社,1969年版.
[15]卫垒垒.文本的空白和读者的能动性——以郑愁予《错误》的多重解读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6,23(1):80-83.
[16]赵稀方.视线之外的余光中[J].中国图书商报·图评周刊.
[17]古远清.余光中向历史自首?——两岸三地关于余光中“历史问题”的争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80-91.
[18]古远清.台湾新诗研究在大陆的进程及其特殊经验[J].当代文坛,2009,10(3):26-26.
[19]肖体仁,廖品端.万里归迟总恋乡——张大千怀乡诗简论[J].小说评论,2009(s2):291-293.
[20]王进.台湾少数民族诗歌乡愁主题的山海书写[J].当代文坛,2013(5):79-82.
[2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8页.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A20180420134507544C)的部分成果。
(作者介绍:曾笏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嘉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文金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