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布依族剃头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剃头”是布依族聚居地一种祈福性的仪式,目的是为孩童祛除人生中的关煞、消除灾难,使其健康成长。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剃头仪式”的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考察仪式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探讨布依族生命成长过程里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与伦理道德的传承及其相关的文化体现。

关键词:布依族 剃头仪式 教育功能

“仪式是较为集体和公开地予以‘陈述的事件,因而较具有经验的直观性”①,“剃头仪式”正是把众多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以特定的仪式活动展现出来,共同为孩子消灾祈福。作为一个“局外人”,通过对布依族各种仪式的参与和观察,能够体会和理解布依族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而布依族的“剃头仪式”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仪式之一,其展现了人们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蕴含了族群的集体记忆,促进了社区的团结。本文以布依族的“剃头仪式”为个案,在描述民族志的基础上,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文化解析,探讨其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剃头仪式”的民族志描述

本文的考察点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大田乡L村。该村去省城贵阳约202公里,距县城晴隆50公里,位于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及六盘水地区的交界处,为北盘江流域范围。寨子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是布依族的典型居住地。L村全是布依族,村内以卢姓为主,曾被称为卢家村,现分为三个自然村寨:大寨、翁老、三家寨。田野考察在大寨进行。

“剃头”,又称为“周岁”或“打保福”,是为未满十二周岁(一般为3岁、6岁、9岁、12岁)的孩子平安度过生命历程中的“关煞”而举行的仪式。测“八字”是剃头仪式的一个源起,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都会主动的去请布摩先生测“八字”,以便看孩子命中是否犯了什么。假如触犯了“关煞”,则会使犯“关煞”之人遇事不顺、多灾多病,甚至威胁到生命。因此,家人为了给孩子消灾除疫、破除“关煞”,以期健康成长而请布摩先生到家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与此同时,主人家也会邀请街坊四邻和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酒。

田野点L村的“剃头”仪式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仪式中的请神安位、造茅一宗、番解、回熟一宗、敬拜“乜王”、送星神、剃头和抓阄。

在仪式前的准备阶段,主家会邀请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商量具体事宜,包括买菜、肉、酒等物品以及仪式所需供品;另布摩也会将仪式所需用到的疏文、法器、剪纸等用品进行归置,在此过程中,需主人家的亲戚从旁协助。

前期精心的准备工作,是“剃头仪式”顺利且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院落内鞭炮声的响起,意味着“请神”的启动,也标志着“剃头”仪式正式开始。以时间为序,共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请神安位。即迎请各方神仙和历代祖师来到神龛前。布摩一边敲锣,一边念唱:“德香道乡,灵宝真香,上香一柱,紫云透天。中烧二柱,黄云盖地。再烧三柱,遍满十方。再运真香,虔诚奉请。请前传后教,师祖师公,阴传阴教,阳传阳教,不传自教。心传口教,传度师、杨昌茂、寅卯上请,阳谓阳魂师傅,唐法符祖本二师,在寅卯头上,受祭公德……”,以请各位神灵能够前来。(2)疏文保状。在奉请各路神仙、祖师来到神龛后,布摩向各位神仙、祖师禀告此次因何事请他们前来。唱词中含有当事人的具体信息、十三太保人及具体缘由,表达了邀请众神、祖师及德高望重的长辈前来的殷切愿望。此时要拿一只公鸡,把鸡冠血滴于疏文保状上,口中念唱道:“此鸡不是非凡鸡,头带朱砂冠,身穿五色衣,日在昆仑山上叫,夜在昆仑山下啼,昆仑山上叫一声,伏羲姊妹晓天明。昆仑山下叫一声,天下人民侧耳听,五更能报晓,惊醒世人知,圣真有用法,救得众生宁。”根据布摩的说法,只有点过鸡血的文书才能寄送给各位神仙、祖师,否则神仙、祖师是收不到文书的,这场仪式也是不能起到效果的。②点好后,将公鸡杀死去毛煮熟放置八仙桌上,以备供奉各位神仙和祖师。(3)造茅一宗。布摩把茅人请来,孩子的苦难、灾祸都由茅人来承担,同时,寨子里五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陪同茅官吃酒以表感谢。具体做法是,布摩及五位老人先在堂屋正门口把茅官请进屋里来,再把茅官请到孩子睡觉的房间门口,最后将茅官请回八仙桌前。关于茅人来替病消灾,有个传说,原来张孝、张李是堂兄弟,张孝的母亲生病了,他母亲讲,要得凤凰来治,刚好张孝不在家,张李就给打来,拿来送给张孝的母亲吃,于是病好了。可是山神说:“不允许打凤凰鸟,谁打了就要杀头。”张孝、张李必定要拿一个来杀,张孝、张李争着说,凤凰是自己打的,案情就不好办,两个人争着死,山神不知杀哪一个,怕犯错误,于是,拿个茅人来替命。③(4)番解。犯了关煞的孩子,都有三十六种冤孽,要请菩萨解冤,雄鸡扫冤,茅人替冤。布摩念唱道:“凡人在世多不知,造下罪业自痴迷。自从当神解散后,一切罪业永别离。三十六解解得清,解结菩萨解出门。岩崩树打不甘心,谁知打落枉死城。阎王殿前不取你,放你做个替代人。今有LCY人撞遇你,忧忧疾疾到如今,百般鬼怪解出去,凶星恶煞解出门,万寿无疆。”此时,一张长凳放于堂屋中间,孩子坐在凳子上,一条红色的布系于孩子胳膊上,布摩先打一个结,念到一个冤孽解一次,如此循环三十六次方可。(5)回熟一宗。回熟是为了“酬谢满堂神”,即犒勞各路神仙,请他们领受酒、肉等供品。布摩先在八仙桌前,请求各路神仙保佑孩子祛除灾难、病魔,后转到堂屋正门口前,面对屋外用一个鸡蛋给孩子叫魂,帮助孩子顺利通过关煞。这时堂屋外的杀猪正在进行之中,割下公猪的头用于放在神龛下面,以备祖先和各位神灵饷用。(6)敬拜“乜王”。“乜”是母亲的意思。布依族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有一个神的母亲,一直保护他们成长到十二岁。逢年过节或若遇孩子经常哭闹、身体不适,都要在孩子的卧室门前供“母神”,即“乜王”。该环节由布摩念唱经文来表达对“母神”的敬重,以及祈求它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同样,需要杀一只母鸡来供奉“母神”,以示诚意。(7)送星神。即将各位神明送走前唱的赞颂歌。最后阶段,需要把所有疏文保状、香、纸钱在门外烧了,以感谢众神辛劳,最终达到“天神归天,地神归地,各归方位,后方有情”。(8)抓阄和剃头。抓阄就是放一些衣物、学习用具、零食、钱等,由孩子自己选一个,以此来探察和预估孩子未来的发展。剃头是外公仪式性的给孩子剃三下,一剃无灾无病,二剃健康快乐,三剃长命百岁。到此整个仪式结束。

二.“剃头仪式”的教育人类学阐释

教育人类学着重于考察在不同族群的文化背景之下,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它关注一个族群内部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如何产生以及发生作用的,它不同于“用教育来迎合政治时事的需要”,④对于L村的布依族人来讲,自小就在“剃头仪式”的濡染下成长和生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性教育,促进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和道德伦理的传承。

(一)仪式中的教育要素

“剃头”仪式,内容丰富繁杂,现从微观的角度,来解读“剃头”仪式过程中的教育要素,下面分别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第一,“布摩”作为教育者。在“剃头仪式”中,当地仪式专家布摩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布依族人,若要获得“老摩”这一称号,必须对记载各种神鬼知识的科仪书本熟知,是寨子里为数不多可以识文断字的人士之一。人们遇到什么灾祸,都会请布摩到家里作法。仅就“剃头仪式”而言,面对不同的人,对日期的选择、佩戴的首饰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这些都需要布摩对生辰八字、天干地支、遇到什么关怎么解等知识了如指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布摩不仅精通祭祀仪式的专业知识,传播民族文化,是寨子里重要的教育者之一,而且又能将神的庇护带来人间,实现神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安抚与慰藉。

第二,仪式中的孩子、亲属、友人等作为受教育者。在番解、剃头、抓阄等几个环节,孩子作为主要的接受教育者必须到场。孩子的参与,是对民族文化耳濡目染的过程,“重大的公共事件在直接参与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他们还处于成年身份形成的早期阶段,在他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⑤。在剃头仪式情境中,孩子或是当事人或是在一旁观看,都能够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进而使孩子自然而然的融入仪式中,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加深了孩子对仪式的记忆和认知。这些都是孩子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具体表现。此外,孩子的父母、亲友以及邻居往往会前往仪式现场,料理相关事务,在主动帮忙的过程中,回想起自己当年经历的“剃头”仪式,心理上对仪式的认同感油然而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生后,父母都会自觉的去请布摩给孩子测八字,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而这些都来自于仪式对人们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

第三,摩经文本作为教育内容。赋予仪式以道德教化含义是宗教的惯用做法,⑥在学校的课堂上,教育内容是以书本的形式呈现的。而在“剃头”仪式中,主要的教育内容是通过“布摩”在仪式上所念唱的文本来体现。这些文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尊师重道。仪式开始便是请神安位,布摩通过念唱:“上来请圣,以沐来临,堂前殿座,具有斟酒,礼行开壶上献,酒斟二献。三献圆满,礼不重斟。所有雄鸡、刀头、押往神前,当案叩请,尊神受祭……”。加之实际行动,即上香、烧纸钱、奉酒把祖师神灵迎请进来,以示真心和诚意。二.深深感谢。在造茅一宗这一环节,茅人替孩子承担了所有不顺与灾祸,布摩念唱到:“这杯酒来满满斟,不敬茅人敬何人;送茅送到五里坡,再送五里也不多。”同时,布摩领着五位老人陪茅哥吃酒并且唱歌送茅人,都表达了人要有回报感恩之心。

第四,多种教育方式并存。在“剃头仪式”上,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作用于那些接受教育的人,主要通过教育者(“布摩”)和受教育者(仪式中的孩子、亲属与邻里)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具体的教育方式有三大类:(1)讲授法。在仪式进行中,布摩向当事儿童及其父母、亲友、邻居念唱大量摩经内容,正是一种讲授式的知识传授过程。(2)直观法。布摩是仪式的主持者,需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如敲锣、敬酒、打卦等完成仪式表演,是直观教学法的体现。(3)体验法。在“剃头”仪式中,孩子不仅要亲临教育现场,耳濡目染教育之氛围。同时,也要参与到仪式的某些主要环节中去,亲身体验仪式进程。整个仪式过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实现教育之目的。

(二)仪式的教育功能

“剃头仪式”从最初的籌划,到亲朋好友、街坊四邻来帮忙,再到仪式的进行,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年龄、辈分等具体情况和条件,扮演不同的角色,尽到各自的职责,这在当地形成了一种习惯和规则。美国学者康纳顿指出,集体记忆是通过“具有仪式性的操演传递和保持的”⑦。布依族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剃头仪式”,体现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教育人们要有一颗尊敬老人,懂得感恩的心。

第一,孩童社会性发展。

十二岁作为“剃头仪式”的时间节点,一方面,在身体上,孩子抵御疾病的能力加强,自然的过渡到一个强健的阶段。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孩子对事物有一定的辨别,同时,家长及社会也认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这些都潜在的促进了孩子社会身份的转变。斯图尔德认为,除了家庭对儿童产生影响外,“地方群体或社区所施行的社会化也是从幼童期开始”的⑧。仪式中亲朋好友及邻里与儿童友好的谈话交流,首先,减弱了孩子对陌生人的无知和胆怯心理,其次,使他与外来人能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儿童继承布依族热情好客的民族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和推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仪式中重要的一点,即孩子过了十二岁,就不再有母神的守护。在布依族的世界中,十二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完整、脆弱的,经过了这个年龄点,孩子就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勇敢的走向纷繁复杂的社会,来接受社会的认可。

第二,伦理道德的传承。

尊敬老人。在仪式之前,主家邀请他人商讨买菜、筹办事宜,请的基本上都是家族或寨子里有威望的老人。仪式举行的过程中,需要请五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参与,一方面是在布依族的社会文化中,生产生活、风俗民情等本土知识很大程度依靠长时间的累积故而形成了传统寨老、族长的权力制度。另一方面,“由这一社会特点和权力制度使然,布依族形成了尊老敬老、长幼有序、井然成礼的社会习惯”⑨。所以,对老人的敬重与爱戴随时随地都存在。当然,尊敬老人的美好品德也表现在饭桌上,仪式结束后,入桌就席时,要请具权威性的老人坐在八仙桌靠神龛那侧,以示敬重。

感恩之心。在这个仪式中,布摩是具德高望重的人,无论家长、孩子还是邻里,见到先生都会肃然起敬,对于做仪式的主家,更是对布摩敬之又敬。在仪式结束后,主家会送给先生一只公鸡,一升米及一百二十元作为答谢,既是人情往来的必要性,也彰显了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有情怀的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太多的人,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贪恋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却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布依族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持着优秀的传统道德,这是历史的积淀,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仪式中,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仪式是用一套程序把信仰和愿望联系在一起,“剃头”仪式,正是布依族把对祖神的信仰和儿孙健康成长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其过程包括: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仪式中的请神安位、造茅一宗、番解、回熟一宗、敬拜“乜王”、送星神、剃头和抓阄,由此可见,“剃头仪式”复杂而虔诚,形成于长期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厚重的集体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无论是教育者布摩,还是受教育者孩子和亲友,都在仪式里浸染和感受摩经文本唱诵的教育氛围,其教育方式呈现出讲授、直观、体验等多种方法并存于仪式之中。“剃头”仪式是在集体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它使民族文化的记忆在“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常规实践中保持鲜活”⑩,一方面,促进了孩子社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人们要尊敬老人,遵守传统美德。布依族通过不定期举行的“剃头仪式”,在实践中,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2][美]马尔库斯,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黄镇邦译注.布依嘱咐经[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6]陈荣.教育与人生——人生哲学视域下的健康人生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7]罗正副,王代莉.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

注 释

①[美]马尔库斯、费彻尔著;王铭銘,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2页.

②卢光凡布摩口述.

③岑正华老人口述.

④陈荣:《教育与人生——人生哲学视域下的健康人生教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页.

⑤[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⑥黄镇邦译注:《布依嘱咐经》,周国茂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⑦[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⑧[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60页.

⑨罗正副,王代莉:《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⑩[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作者介绍:宋慧霞,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