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周红军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教育重知识、重分数这些硬件,与社交心理技能,正确看待付出与收获,把握坚持与放弃等软件——即所谓的情商相比,很显然两者差距显著,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亟待提高的地方。
格局大了委屈就小了有句话说“吃下了委屈撑大了格局。”我不太同意。格局不是委屈撑大的,而是阅历。阅历丰富,涉猎面广的人往往幸福来源多,心理韧性强,更能抗击突如其来的压力和变故。用我的参与带动学生的参与,用我对生活的热情感染学生的热情。各种兴趣从小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投入,更要从小奠定。玩转各种活动,铺陈积极阳光的心理基调,快乐孩子们的现在,幸福他们的未来。
情商决定未来未来的职业环境,情商重于智商,交往技能重于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自我推销、自我激励、自我调适……这些技能,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学校生活中习得的,活动在其中担当重任。活动前计划部署达成积极适度的集体心理预期和个人心理预期;中期稳定调整平衡,促进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习惯;后期总结,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学生,给学生以影响,都不是机械的,公式化的。所以我主张老师应该和学生在一起,一起生活。包括学习,也包括各种活动,日常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三方陪伴:家人、同伴、老师。老师比家长,更具有链接社会,把学生引向社会的作用。只讲教学的老师是不能达成这一功能的。陪伴他们在活动里期待、沸腾、欢笑、落泪、成功、失败,反思……这一切就是成长,当然,这也需要具体的引导策略:
第一,前期动员。帮孩子建立应有的心理预期,设计规划活动方案,预想出会遇到的问题,调动兴奋的神经。提前告知家长,动员家长帮助孩子做准备,形成学校家庭双重氛围。但同时,强调学习不能停止,严格要求听讲态度、作业质量。当然不可能不受影响。但随着年级升高,活动常态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争取把影响降到最低。——坚信这个可以实现,甚至达到活动促进学习。
第二,中期指导。分两方面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学生方面:活动在即,紧锣密鼓地布置学生任务,特别是小干部和有意愿的同学,各就各位。再有就是活动环境非常重要,能营造出一个整体的氛围。比如黑板标题,海报标语。活动中,按计划有步骤进行,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和心理状况,用语言和自己的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热情投入,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相互协作。
家长方面:活动中给家长安排任务,邀请时就强调不能只辅导自己家孩子。来了以后给学生分组,每人负责一组,有问题及时协调。多给辅导的家长照相留影,之后发布到班级群里,表达感激之情。两次以后,这就形成了规矩。
第三,坚持评价。不管活动节奏多么紧张,结束后多么勞累,也要坚持总结评价。这已经形成了班级习惯,因此活动中孩子们就知道有这个环节,并且期待得到公正的评价或嘉奖。充分肯定整体的投入和进步,和孩子个人的成长荣誉联系,也和集体的成长集体荣誉结合。这样不断强化,孩子就会把个人行为和集体利益自然的联系起来了。
第四,整体反馈。所有内容结束后,用短信告知家长班级的成绩和进步,也反映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做一个展望。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培养我们的孩子,明明白白高高兴兴地配合学校工作。
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学生能被生活温柔以待。但首先,师与生都要学会温柔地对待生活。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