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4-05-07

杨梦林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怎样遵循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鉴赏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探讨,提出了鉴赏教学策略,以便为教学提供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的形成,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全面实现。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征。教学策略源于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谋略,是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金钥匙。

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感知音乐形式美的能力是强调音乐记忆力的训练与知识技能的积累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和转化为音乐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变化是实施这一教学中的极其关键和有效的策略。“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训练学生“音乐耳朵”,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枯燥的技能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根据课标的要求“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在第二单元一《音乐的美》中,将音乐美归纳为优美和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喜剧美和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六种美感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一部音乐作品往往涵盖了多种美感。为了使学生分清六种美感的不同之处,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抓住六种美感最显现的不同特点,从感知音乐音响的表现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二、强调学生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在体验音乐情绪、情感的审美能力方面提出了比义务教育阶段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情绪、情感过程的体验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要求学生从记忆音乐主题入手,把握音乐主题的风格及创作特点,再到结合题材内容、创作背景等感知整部音乐作品的结构与体裁形式,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听赏者个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它通过学生个体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的参与,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强化、反馈、分析、评价等获得情感的深入体验。因此,强调学生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过程的教学策略,在审美能力的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

如:西班牙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萨拉萨蒂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吉普赛之歌》,该作品是世界上著名的小提琴家们和乐团经常演奏的曲目。这首曲子有人又叫它《流浪者之歌》。乐曲好似一幅音画,优美抒情的旋律,热情奔放的情绪,但又略带感伤、哀怨的情调,把吉普赛人的生活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擅长歌舞的吉普赛民族是以游荡生活为特点,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常以卖艺、算卜为生他们宁可风餐露宿四处漂泊也不愿放弃这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进而了解作者的故乡西班牙也有不少吉普赛人,作者对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性格有所了解,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因此,他才能写出有时带有感伤、哀怨,有时也有热情、奔放的表现吉普赛民族性格特征的音乐。

三、鼓励学生运用艺术通感展开音乐联想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感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互通互补,音乐课如何通过艺术的“通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融会贯通,在大艺术的环境中去体验和创造音乐、想象音乐形象和意境是音乐教学的又一重要策略。

四、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

艺术正如科学一样,目的主要是“理解”。无论艺术传达的理解是否使观者的感觉快乐,无论它使观者无动于衷还是深恶痛绝,对作为纯艺术来说都不重要。但由于它使我们知晓的总具有一种情感性质,所以它通常毫无疑问多少都要引起观察主体愉快或不愉快的反应,这很说明以观者的愉快和赞成为艺术标准的错误见解何以会出现。在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快感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快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对音乐表现形式的观察,就是要从审美的层次体验音乐,并对审美对象有具体的、深入的思考,审美教育就应该帮助学生的这种思考合情合理,从而促进将来更好地进行审美体验。

如:当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好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叛逆与个性追求,使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流行音乐明快的节奏感,多变的旋律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加之高中生学业负担过重,有时压得喘不过气来,就要寻找一种解脱的方式来释放、缓解和慰籍自己紧蹦的神经和躁动的情绪,而听、唱流行歌曲自然成了中学生繁忙、紧张学习生活中的放松和宣泄的方式。针对当前流行音乐良劳不齐的现象,而中学生由于审美能力的局限性,作为音乐教育活动,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高品味,有深度、有层次的选择流行音乐欣赏,挖掘流行音乐的精神内涵,使它成为中学生陶冶高尚情操的精神家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相信:格调高尚的音乐能潜移默化,培养出格调高尚的音乐欣赏者。

以上教学策略的提出,是对音乐教学实践的思考,最终要达到的在于解决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实践中找出规律,将它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策略。关于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本文只提出了四种,权当抛砖引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