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高校学生精神动力影响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7

刘继华

【摘要】通过采用对比实验为主要方法的以“课程思政”方案为研究对象,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施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学生耐力水平提高有显著效果。从得出的结果表明,测试成绩跟学生长跑的精神动力相关;“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大学生精神动力产生积极影响;“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大学生主动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课程思政 精神动力 体育 人育 物育

在本文中,笔者的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以物育动力、人育动力(教师教育动力、群育动力)精神动力的实施为主。课上体育教师将理论讲授法、熏陶感染法、榜样激励法、实践训练法、自我教育法、疏导教育法等思政教育方法与体育专项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结合运用,拟通过教师教育产生精神动力对学生积极认知、抗挫折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一、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检验方式的设定

1.实验设计

本实验拟选取“班级”变量(分“课程思政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时间”变量(分“实验前”和“实验后”)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课程思政”实施调查问卷对学生基本信息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长跑成绩前测、后测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2.实验对象

为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的实效性,设定实验对象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6级学生60人,每组30名学生,确定其中一组30名学生为实验班,采用“课程思政”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干预,对另外一个对照班30名学生进行12周常规教学。

3.实验前测

在学期初,测定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1000米 (男)、800米(女),以及完成问卷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测试,以此测试结果和数据作为实验前的基础值,用以实验后相应测试成绩的对照。

4.实验后测

在第12周通过对学生800米、1000米项目的再次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学期初基础值进行比较对照,并对实验班进行“课程思政”实施调查问卷调查,获得实验数据以验证本实验的效果。

二、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影响普通高校学生精神动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测前均无明显差异  由表2可知,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遭受挫折方面(F= 0.001,P= 0.975),体育课面对的主要困难(F= 0.159,P= 0.692>0.05),如何应对(F= 1.674,P= 0.201>0.05),800米/1000米成绩(F= 0.086,P= 0.770>0.05),三个因素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能、困难认知处于同一水平,满足实验基本条件。

2.对实验前后各类数据进行对比的统计结果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测后800米/1000米成绩对比结果

由表3可知,实验班800米/1000米成绩均值由269.83秒到256.33秒有提高,有26人成绩较测前有提高;对照班班800米/1000米成績均值由267.57秒到271.63秒有下降,有10人成绩较测前有提高。

由表4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F=4.779,P= 0.033<0.05),800米/1000米成绩有显著提高。

3.体育“课程思政”方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由实验班实验数据可知,89.33%的学生赞同“物育动力”对其精神动力产生积极影响,89.27%的学生赞同“人育动力”对其精神动力产生积极影响。其中,86.68%的学生赞同“人育动力”的教师教育动力对其精神动力的积极影响,91.83%的学生赞同体育教学中“群育动力”对其精神动力产生的积极影响。86.67%的学生赞同“课程思政”方案中对其主动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学生耐力水平提高有显著效果,测试成绩跟学生长跑的精神动力相关。

通过对照实践检验证明,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可以显著改善高校学生耐力水平。

(2)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大学生精神动力产生积极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86.68%~91.83%赞同“课程思政”方案中“物育动力”和“人育动力”对其精神动力产生的积极影响。“人育动力”中“群育动力”对大学生精神动力影响大于教师教育动力影响5.15%。

(3)体育“课程思政”干预方案对大学生主动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86.67%的学生赞同“课程思政”方案中对其主动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2.建议与对策

(1)文中通过体育成绩的测量对比结果侧面反映大学生精神动力积极影响其相关心理品质的结论有待更多的心理测量数据的支撑。

(2)根据“人育动力”中“群育动力”对大学生精神动力的影响大于教师教育动力的影响的结论,进一步深入对“群育动力”进行实证研究。

(3)体育方案是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前沿实验研究,隐性思政不尽完善,有待进一步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交流和拓展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骆郁廷.“精神动力”范畴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3,(04):498.

[2]赵灯峰.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论[D].安徽大学,2011.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4]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