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何理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
何理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情感、分析框架等五个维度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
受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建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1]149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中,运用标语口号、通俗理论读物、会议宣讲等载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涌现出毛泽东、艾思奇、李瑞环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代表人物和《矛盾论》《实践论》《大众哲学》《学哲学用哲学》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这些经典读物始终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为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是运用大众话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我们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对谁说”、“说什么”、“为什么说”以及“怎么说”的问题,也就是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
1.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对象,解决好“对谁说”的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只有瞄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的”,才能准确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查明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党坚信“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话语对象定位为人民大众,选取丰富的话语形式在人民大众中宣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先进理论的武装提升人民大众投身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1942年,毛泽东认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2]85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3]708毫无疑问,这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意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苦大众。1945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2]305要发挥农民决定历史命运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农民掌握先进的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因此,毛泽东要求党组织派大批同志去做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农民,使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5]把人民大众“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6]以实现农民作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把人民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话语对象,主张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从学院书斋中走向田间地头,由少数理论工作者研究的学问变成人民大众学习的内容和改革开放的武器和工具。当然,“少数人的研究、专家研究也非常必要,但要使哲学真正得到发展,真正具有生命力,就不能停留在少数人手里。哲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7]8因此,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把少数人经过复杂的研究过程得出的简单明了的科学结论交给大多数人,变成大多数人享有的知识财富,这样,理论就能发挥它指导实践的作用。”[7]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坚持为人民大众撰写通俗理论读物,他认为:“只有把哲学同人民大众结合起来,为人民大众写哲学著作,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正确道路。”[8]在写作《大众哲学》时,他把大众化的话语对象定位为“吃草根树皮的广大中国灾民”,而不是“‘埋头’在学院式的读物里的阔少们”。[9]5他想“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珍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而是一块干烧的大饼”。[9]5这一准确定位使这本《大众哲学》冲垮了国民党的思想防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历史已经证明,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
2.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0]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立足社会实践发展需要和大众接受需求,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时刻聚焦现实问题,解答大众困惑,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答了“说什么”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2]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1937年,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撰写《矛盾论》《实践论》,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露了这种严重的错误,有效遏止了党内错误思想的蔓延。艾思奇写作《大众哲学》,“就是想在中国人民的文化、思想斗争方面尽一点小小的力量。其目的,就是想帮助读者研究一下:什么哲学思想是进步的、正确的、合乎真理的、合乎广大人民斗争利益的,什么是反动的、带欺骗麻醉性的、只能帮助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9]26他想清除人民大众中有毒的思想,使人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去。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2]836“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2]837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考察群众的言论,知道他们的需要,在口头上文字上的宣传表现他们的心理”,[13]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关切人民大众的接受需求和接受能力。毛泽东认为,理论工作者要按照“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2]1013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2]1013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只有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2]859才能普及马克思主义。艾思奇为了“使更多的水准较低的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创作《大众哲学》时努力寻找接近一般读者的路径,他“顾虑到读者的接受力”,“顾虑到初学者的兴趣和理解力”,“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9]他以“天晓得”这句大家听得很熟的俗语来做文章题目,“其目的之一,是想使大家容易感觉很有兴趣,不至于因为以前讲了很多而疲乏起来。”[9]145正是基于对接受者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关注,《大众哲学》才获得了大众的认可,1948年12月前就印行了32版,使数以万计的读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关键环节在于解决“为什么说”的问题,即为什么说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534只有用人民大众熟知的事例、成语、俗语等阐释马克思主义,才能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伐,让人民大众自然地接受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要求宣传内容“不论是党的与苏维埃的都要通俗,并与群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14]毛泽东强调,“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2]他运用人民大众熟知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生活事例形象生动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他把由错误调查方法得出的调查结果形象地说成“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15]113毛泽东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15]110必须经历“十月怀胎”,才可能“一朝分娩”,生动形象地说明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论》中,他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阐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矛盾论》中,他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成语以及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剖析认识问题不能带片面性的道理。在《反对党八股》中,他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讽喻党八股,认为党八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阐述做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讽喻不注重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者。
“专门学术的文章,不十分着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9]278艾思奇努力让哲学理论从“学术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大众哲学》开篇就指出,“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9]17他从生活的问题讲起,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和俗语,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来阐释哲学观点,又用哲学理论回答当时人民大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他从人类生活事实中寻找哲学思想,把社会上不同人存在的不同想法归纳为“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等哲学思想。他注重良好分析框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用,每一篇文章都以一件具体的事例为中心,每一篇所定的题目都用大家熟知的事例或者俗语做文章标题。艾思奇用“岳飞是怎样死的”为题探讨对立统一规律,“用照相作比喻”为题引出反映论,用抗战八年的事实证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用“天冷会冻死人”来谈客观规律,用“天晓得”这一很熟的俗语来说明“不可知论”,使读者感觉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用“紫砂壶的故事”揭示香港回归后要把好的东西坚持下去的道理;用“紫荆花的故事”阐述香港人要团结的道理;用“秀才老婆生孩子的故事”批评没有材料、硬憋文章的人;用“吃祖宗饭,造子孙孽”批评在环境问题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现象;用“混凝土结构”的配比情况比喻领导班子的配备要结构合理;用“眉毛胡子一把抓,核桃栗子一齐数”强调做事要分分类、排排队,如果不加选择,就必然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他把思想问题比作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遇到落后、难办的人,要先点一点油,慢慢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这些话语内容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受众的心灵距离,易于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
4.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加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需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以提升话语内容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2]870因此,不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仅仅平铺直叙,再好的话语内容取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通俗理论读物以讲故事、列数据、平等对话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和多样化话语传播手段制造亲近性文本,培育话语情感,增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
经典通俗理论读物时刻注重“我”(作者)与“你”(受众)的现场交流,让“你”感受到“我”随时都在与“你”现场对话,为“你”解疑答惑。此时,受众能感受到作者已经不再是传统思维中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社会的代言人,而是伴随自己成长,处于平等地位的真诚对话者和知心朋友。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开门见山:“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15]109针锋相对的问话让你立刻置身话题中,迫使你自觉自愿参与到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中。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毛泽东用排比句式邀“你”现身:“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15]287在探讨“现象和本质”问题时,艾思奇引导读者结合“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情、人物以及一切现象来思考这些客观现象的内在本质,俨然“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使受众产生强烈的临境感,易于接受作者所讲述的理论观点。
以设问的话语方式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毛泽东在探讨矛盾同一性时主动设问:“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15]331以此激发受众的求知欲。艾思奇预设好读者可能出现的疑问,主动设问,“聪明的读者在这里一定会问”,[9]89“也许有人又要质问了”,[9]92引导受众确立问题意识,吸引受众阅读兴趣。
近年来,不少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投身通俗理论读物的撰写工作,出版发行了一大批通俗理论读物。据统计,“近三年来,各地出版单位组织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图书近3000多种;2010年,用通俗的文字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已达1500多种。”[16]但是笔者认为,从人民大众的认可度来看,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成果多,通俗读物精品少。这一事实督促我们要吸取经典通俗理论读物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努力从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情感、分析框架等五个维度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
1.话语对象维度。当下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的疑惑很多,政策决策者们需要解读的理论也不少。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找准话语对象,确定共同话语,选好话语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的首要前提。首先,要细分大众化的话语对象。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对象仍然是人民大众,不是人民大众中具有较高学术修养的人。但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已经使人民大众整体上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提升了人民大众的知识水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人民大众文化水平低下,如今我国已经基本消除文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正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这些变化足以说明人民大众知识水平总体上已经得到提升,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伴随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分工逐步细化,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个体以及由此结成的群体对信息的需求类别和需求层次也有所不同。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改变以往用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话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模式,逐步细化话语对象,从“大众”走向“分众”,深入分析各个“分众”的新变化、新特征,有针对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把握话语对象的需要和兴趣。只有“深切地明白了中国大众在智识上需要些什么,因此也才知道自己为了他们应该写些什么”。[9]282当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把握时代发展需要,经常深入人民大众,认真调研和梳理与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人民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困扰人民大众的难点问题,并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民大众期盼得到解决和解答的问题作出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读。同时,还必须深入挖掘话语对象的接受需求,把握话语对象的接受兴趣,评估话语对象的接受能力,为话语对象量体裁衣定制话语主题。
2.话语内容维度。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构建的话语内容维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回归“生活世界”阐述主题。“生活世界”是由德国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首先提出的概念,后被引入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呼吁回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和由此建构的精神世界中探讨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人民群众中实现大众化,理应回归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聚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相结合,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人民群众熟知的俗语以及符合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来解释理论。艾思奇在写作《大众哲学》时,不断向生活学习,“因为不能充分地把现实生活的事例应用到所写的东西里去”,[9]280他才不得不寻找另外的接近读者的路径。在《大众哲学》里面,艾思奇努力寻找与人民大众有共同话语背景的生活事例和熟知的俗语,用这些与人民大众生活产生交集部分的事例和俗语来解释哲学原理,使原本神秘的哲学原理变得形象、直观、具体,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懂哲学,真信哲学,真用哲学。二是引入历史案例论证主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成功的历史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失败的历史案例为我们提供可记取的教训,它们都能够作为我们论证主题的证明材料,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引用历史事例证明所论述观点,还要讲述历史发展脉络,以理清历史发展的源与流,增强理论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人民群众易于认可、理解、接纳这些理论观点。
3.话语形式维度。如何使话语形式接近受众,引发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话语形式要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还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群众中实现大众化。所以,话语形式首先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和句式结构,符合当代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和思维逻辑,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欧化句式。只有满足这一基本前提,才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接近受众。二是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空洞无味的理论趣味化。三是在讲故事中剖析道理。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出对理论观点的剖析,寓深奥的道理于有趣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中,避免受众难以接受的空洞无聊的理论说教。四是在对话中传达思想。作者顾虑到受众的接受力,预设好受众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够引导受众尽快进入角色,增强作者与受众的互动性,提高受众对理论的认可度。在创设对话时,尽量创设与大众民主平等的对话语境,多用第一、二人称,慎用第三人称,使“我”从意识形态的传播者、社会的代言人转变为伴随“你”共同成长的真诚对话者和平等交流者,在“你”和“我”的真诚对话和平等交流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话语情感维度。话语情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培育话语情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需要。毛泽东同志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2]851“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末,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的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的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的语言。”[17]有了这些共同话语,我们才有了与人民大众有效沟通和顺利交流的基础。有了这些共同话语,我们传播的理论话语才可能与人民大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牢牢抓住人民大众的心。因此,理论传播者只有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向人民大众学习丰富生动的话语,储备充分的生活知识,与人民大众形成共同话语,并在生活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用人民大众熟悉的、对味的、生活化的,反映人民大众呼声的,与人民大众有深厚感情的话语来剖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拉近与人民大众的心灵距离,让人民大众赏识你的作品,接受你的理论。
5.分析框架维度。分析框架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路,对某一对象进行系统解构或建构的思维方式。良好分析框架的建立有利于作者理顺写作的逻辑思路,有利于受众探求问题的缘由,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追寻问题的本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建立接近受众阅读习惯的分析框架。一是以具体事例为中心,做到言之有物。《大众哲学》以具体的事例为中心,围绕生动鲜活的事例对所蕴含的理论观点进行具体明白的解释,使抽象理论形象化,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收效甚微的尴尬。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脉络清晰。《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坚持为人民群众解答疑惑、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由具体事例引出论题,梳理论题产生的源流和历史,解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脉络清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以辽宁省鞍山市“康尔福”刮痧连锁店为例,从为什么失业、失业后工人怎么办、政府如何解决失业现象等方面全面解读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下岗失业问题,使人民群众了解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办法。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我们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回味。但是,在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每一个话语对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更需要广泛开展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提升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6]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7]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艾思奇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0.
[9]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1]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78.
[14]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39.
[1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柳斌杰.发挥新闻出版工作优势推出更多更好通俗理论读物[N].人民日报,2010-10-14(20).
[1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3.
D61
A
1002-7408(2012)05-0043-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专项课题经费资助项目(08FD307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经费资助项目(SC09W013)。
何理(1981-),男,四川安岳人,川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宇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