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热”

时间:2024-04-24

魏 楠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浅析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热”

魏 楠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近年来,政府机构与官员开设微博俨然成为一种风潮与趋势。这些微博在发布政情信息、宣传政策法规、汇聚民智民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千百年来中国官民之间难以逾越的某种距离。但同时,“空壳微博”现象、微博功利化、微博公信力不足等问题也阻碍了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积极作用的发挥。

“微博热”;党政机构和官员;网络问政;原因;问题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已超越传统技术的范畴,成为深刻影响文化生态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对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思想道德、舆论引导等各方面的渗透日益加强。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通过人民网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要求“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2009年,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在线回答广大网民对重大和热点议题提出的各种问题。2010年,网络民意写入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网上给民众拜年并真诚希望网民“手握鼠标、胸怀天下”。这些举动,无疑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网络传播的高度重视和利用网络促进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当今中国,互联网已从过去的学用、商用、民用走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前台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网络政治的雏形已经形成。

一、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热”的表现及作用

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络问政新宠。曾经帮助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微博,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风生水起。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此番亦毫不落伍,许多党政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入驻微博,体验网络官民互动新模式。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党政机构和官员开微博已然成为一种风潮与趋势。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中旬,仅新浪微博上的政府机构微博就已经接近2000家,其中已获认证和推荐的政府机构微博有367个。以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来看,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参与和互动在逐渐增强,微博数量的上升趋势也很明显。

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的开通,实现了更多、更快的政情发布,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作用更为突出。除此之外,这些微博在宣传政策法规、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等方面的无形收效同样非常可观。

1.发布政情信息新渠道。党政机构和官员直接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不仅可以简明迅速、及时地表明政府立场和处置意见,也有助于消除误解、缓和矛盾、稳定民心,更加高效和开放地解决问题。2009年11月21日,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及时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同时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公众关心的情况和政策信息,并与公众进行交流。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对云南运用微博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做法给予好评,认为其开了国内政府微博的先河。2010年11月29日深夜,厦门警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最新消息:备受各方关注的厦门女童被害案取得重大突破,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警方控制——这是厦门警方微博问政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10月20日“厦门警方在线”微博正式开通,短短半个月里,小到向公安局局长咨询办暂住证,大到提议警务环节改革、举报犯罪集团,警民之间的互动红火展开。今年3月份,日本突发大地震,诱发了蔓延整个中国的抢盐风潮。中国盐业总公司也很快开通了微博,通过微博澄清谣言、回应社会关切,不仅向网民们公开了国内食盐的储备情况、普及相关的科普知识,而且不忘辅之以生动的故事说理,赢得了网民的热烈反响和互动,一些网民称赞这一形式“很给力”,抢盐风潮也很快得到了平息。

上述事例充分表明,微博在我国已然成为传统信息发布渠道之外的有益补充,正成为政府发布政情信息、稳定社会民心的一种新兴渠道。

2.宣传政策法规新阵地。2010年3月31日,晋中市国家税务局举办了第19个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晋中市国家税务局与山西移动晋中分公司联合推出了全国第一个以普及税收知识、宣传税收政策、实现征纳互动为主题的税收宣传微型博客——微博税网。正如晋中市国税局局长所言,开通微博税网,就是要通过最新鲜的宣传手段把税收政策传播给社会各界,并以此来丰富和拓展税收宣传的渠道,以期起到提高纳税意识、优化税收环境的作用。微博税网的开通是税务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衔接的体现,可有效实现税宣信息即时分享、降低征税成本,形成现代化的税务活动新模式。依靠这一平台,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税收法规动态、反馈意见和建议、咨询政策与问题。目前,微博税网共设有税法检索、最新政策、税收优惠、办税指南、温馨提示、税讯快递、答疑解惑、纳税人风采八个板块,着重向社会各界提供税收法律、法规简介以及最新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等咨询服务,介绍有关税款申报、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领购等基本办税程序,发布税收预警和纳税提示,解答群众各类疑问,收集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3.汇聚民智民意新平台。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撰写的《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于2011年3月24日在重庆发布,报告显示微博在2010年一跃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意见的表达者,微博逐渐成为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政府和民众沟通渠道。通过党政机关和官员微博,政府可以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以此促进与网民通畅、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在去年和今年的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微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而网民则通过微博热情参与两会提案。正如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雅莉所言,“政府机关开办微博是百姓表达权的诉求。它不同于信访方式,微博上讲的话更朴实鲜活,少了很多官话,这样网友敢讲真话。它已经成为网民参政的一种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吴国林也表示,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政府和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微博打破了由传统大众传媒所构建的民意形成机制。借助微博的“舆论场”,网民可以绕过大众传媒,实现与政府的直接对话,微博刷新了官民沟通方式,成为汇聚民智民意的新平台。

二、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热”产生的原因

1.官员热衷。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公众监督政府的有效平台,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成为公共舆论有序传播的强劲载体。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一股重要新生力量,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根据易观智库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达到7500万,增长速度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2012年中国微博注册用户预计达到2.4亿。面对这股汹涌的洪流,只宜疏不能堵。对于党政机构和官员来说,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正是顺应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创新群众工作载体的有效尝试。

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热”彰显了党政机构和官员作风的改变,是拉近官民距离、塑造政府机构亲民新形象的具体体现。正是官员们对于“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党中央极力倡行的执政理念有着清醒实在的认识,才勇于进驻微博。事实上,实名微博等于把官员推到了台前,这对他们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在话语方式,更重要的是其现实生活中的为人为官。

2.民众热捧。像国外的情况一样,在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中,党政机构和官员的微博充当了信息披露的源头和汇聚公共意见的舆论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起着特殊的影响。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民众对党政机构和官员的追捧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无外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中国传统的政治参与的途径有局限,微博宽松的自由让民众欣喜不已,长期处于暗哑状态的各种民间力量突然找到了它们的突破口;与传统媒体那种单向、选择面窄、自由度低的特性相比,微博更加富有个性,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人也能够从容地选择、吸纳和传播;微博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或中心的信息空间,引起了传播从单向到交互的转变。

在2011年2月份,多家网络媒体报道广西南宁市市长黄方方开通个人微博并通过了认证,成为“全国第一位开通微博的市长”。消息一出,迅速吸引数千粉丝。可后来经过核实,该微博并非南宁市市长黄方方的个人微博,纯属他人冒充。南宁市委宣传部请广大网友不要相信该微博发布的言论,他们也将会通知微博运营商做进一步处理。尽管假微博页面已关闭,但众多粉丝的留言却因为被转发而依然存在,诸如“支持我们南宁市长有围脖了!科技一定会改变执政方式!”、“市长好!南宁可以让市民玩儿的去处不是很多,我们应该结合壮乡特色去规划文化建设”、“黄市长您好,请问南宁市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什么有力政策支持吗?”、“市长,南宁火车站出租车不打表乱收费该管管了。”……微博虽假,但粉丝却是真的。梳理以上留言,粉丝追捧市长微博并非简单地围观或凑热闹,留言的内容直接证明了微博问政有着广泛的民意需求和应用价值。基于此,许多网民都期待全国有更多的领导注册微博,多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利用微博听民意、汇民智;在应用价值方面,微博一方面具备即时、广泛、互动等传播优势,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微博在中国特有的环境中所具备的强大影响力。在一个个社会热点中,微博彰显出了强大的网络信息集聚和扩散功能。

因此,民众们如此追捧市长微博的背后,反映的是网民对微博这种新型官民交流平台的渴求,说到底,民众追捧的不是表面化党政机构和官员开通微博,而是想通过微博实现与政治权威的直接沟通和良性互动,进而使他们的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充分实现。

三、存在问题分析

近来,开设微博广开言路的党政机构和官员级别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利用微博参政议政的网民们也越来越积极。但争议之声始终伴随左右。有人质疑,一些官员微博是不是由秘书代劳,或者迟迟没有更新成了“空壳微博”;还有人担心,官员微博是否会重蹈官方网站的覆辙,成为一个互联网摆设或是沦为官员们的时髦秀场。综观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壳微博”现象。有些党政机构和官员是开通了微博,但微博里要么空空如也,要么成了官话套话粘贴板。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是因为某些党政机构和官员的官僚思想根深蒂固,即便知道网络世界“人人都是麦克风”,依然觉得网络是虚的,保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不能够与时俱进;二是因为微博的撰写离不开热点、简练、文采等等要素,而这些恰恰是习惯了空话套话、文件用语、官方辞令的官员所不擅长的。和西方相比,中国的官员不擅于同公众打交道,在中国,干部提拔途径和国外不一样,中国更注重日常表现好,而国外基本都是竞选,所以沟通技巧上有差异。

2.微博功利化。目前也存在有些党政机构和官员盲目跟风的现象,仅仅把微博当作一种炫耀的工具,关闭微博评论功能,却热衷用非常规的手段增加粉丝,攀比粉丝数量。仿佛官员开通了微博,账号中有不少粉丝,再通过微博发一点儿政府公告和地方新闻什么的,就是融入微博问政的热潮了。其实这仅是传统政治的翻版,仅仅是把微博当作了一个类似政府门口的公告栏。微博本质上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让人与人的交流更加便捷和深入的交往方式。真正的微博问政,是要通过微博将日常看起来枯燥的政治和形象僵化的官员变得人性化,填充进生动鲜活的内容,让民众觉得官员跟身边有血有肉的人一样。实际上,微博自有运作规则,也自有优胜劣汰的功能。随着网民素质和理性能力的日益提高,类似用非常规手段增加粉丝数量这样的伎俩,迟早会被拆穿,那些浅薄的官员微博也将被淘汰。在微博的世界里,官员会意识到把官场假大空的那种不良风气带进来是行不通的。

3.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公信力不足。正如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吴锦良所言,“抢盐事件已经让人们看到,官员使用好微博可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但能够利用微博营造公信力、彰显公信力却需要党政机构和官员自身的坦荡和自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浙江乐清的钱云会案。在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乐清当地也注册了微博ID“平安乐清”以“更好地跟网友沟通钱云会之死”,但由于公开的信息极为有限,而且面对网民们的质疑,回复和解答的效率极为低下,结果招来网民的骂声一片。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在微博上进行危机公关都有效果。这取决于两个前提:其一,公开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其二,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还是真正想和网民们互动、解决他们的疑惑。因微博广受好评而被称为“最具人气司法局局长”的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畏惧舆论,对舆论环境认识不足,匆匆开设微博,往往容易加剧突发事件引发的冲突。”在充满草根色彩和民间化表达的微博语境里,如果官员讲官话大话,必将失去网民的信任与关注。

四、结语

越来越多的党政官员正在渴望了解微博,微博也越来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特殊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党校和干部学院开出了相关课程。2010年下半年,北京市委党校已经开始为一些干部补习包括微博和M SN在内的新媒体技能;浙江省委党校最近也将“微博与领导工作”列入官员脱产学习班的必修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表上,也出现了“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网络领导力”等内容。这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人们的共识: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是可以好好利用甚至大有作为的。

[1]萨缪尔·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

[2]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6.

[3]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5]南都报系网络问政团队.网络问政[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6]何玲玲,章苒.“微博”开始成为中共官员“必修课”[EB/OL].(2011-04-04)[2011-04-14].http://news.cntv.cn/china/20110404/101795.shtml.

D630

A

1002-7408(2011)08-0057-03

魏楠(1986-),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政治参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孙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