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4-04-24

郭俊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

郭俊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西部地区;产业融合;工业现代化;产业结构升级

一、产业融合是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选择

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网络经济表现出高效率、高增值、高智力等特点,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动因表现为:网络融合带来交易成本降低,信息技术融合带来劳动效率提高和生产成本节约,以及信息与网络融合带来信息传递和利用效率提高。当今的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潮流,产业融合则是信息化进程中内生出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而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完全有可能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在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产业融合,模糊了产业边界,具有与传统产业分离截然不同的性质;受融合影响的各部门经营者正通过技术提升来寻找开展其传统服务业务和拓展新服务业务的机会。[1]3-4为此,西部地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与信息产业融合,以信息产业为导向,发挥政府的资源导向作用,使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实现本地区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催生新兴产业,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融合。我国东西部的差距是多层次、多方面、多方位的综合差距。东西部地区在观念、体制、信息、教育、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并没有缩小。同时在工业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差距也较大。因此,西部地区要利用其资源优势快速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引进、吸收和利用发达地区甚至是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构筑人才高地,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工业信息化和政务电子化,实现传统农业和工业的内部结构升级。信息化主导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化朝着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发展,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的工业体系,为经济的超常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与信息化融合,促生新兴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质量,实现经济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

2.产业融合是减轻西部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且人口素质较低,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困扰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农业和工业由于技术含量低、污染大、产品缺乏竞争力等缺点,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减少,造成大量失业人口。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西部地区暂时还不能放弃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因为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能够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西部地区要在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升改进传统产业,衍生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商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通过促生新的产业,实现西部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实现由农民变市民、农民变产业工人,减轻就业压力。

3.产业融合是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条件。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纺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等传统产业一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普遍存在着整体发展层次和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且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可大力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强、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发挥其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同时,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型的技术比较密集的子产业或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部门,拓展、占领传统产业的市场份额,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西部地区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电信网完成了由人工到自动、由模拟到数字、由窄带到宽带、由单一业务到综合业务的过渡。计算机互联网、公众多媒体网络相继建立并覆盖主要区域,同时,涌现出了一批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为西部地区企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示范,出现了一些产业的融合,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产业融合进程缓慢:

1.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导致产业融合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层次低,信息网络发展分散,应用水平偏低,没有统一的平台和强有力的信息枢纽,而且该地区内信息化基础与水平差异也很大。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对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的测算表明,2005年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前五位的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和浙江;位居后五位的分别是安徽、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陕西属于信息化发展中高水平地区;重庆、四川、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地区;而青海、云南、贵州属于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地区;西藏属于信息化发展低水平地区。[2]同时在每个省(市、区)内,信息化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城市发达,农村相对落后,特别是偏僻的农村更加落后。由此导致产业融合缺乏基础,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开发滞后,信息的组织工作和内容也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发展缓慢,进而导致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结构升级受阻;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的水平较低,还没有构成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微观领域,企业信息的开发利用、有效传输与社会共享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初始状态。

2.农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产业融合的创新,导致农业效益低且劳动力转移困难。西部农业信息化尚处于萌芽阶段,信息技术在西部农业的开发上还是空白。一是西部大部分农村地区网络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农业和农民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手段落后,造成农民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表现出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心态,从而导致经济学理论上蛛网理论的不稳定;二是缺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统一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软件系统,导致农业信息不能及时获取和传播,造成农产品丰收年份而农民的收益反而减少的现象;三是信息人才缺乏、信息处理手段还比较落后,缺乏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精通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等人才。由此导致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上劳动力数量多而收益较低,处于边际收益为零的状态,丧失了西部地区在农业生产上的地域优势、气候优势等。

3.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低,致使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弱,缺乏产业融合创新的基础条件。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使得西部地区的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失去了竞争与协作的平台,造成企业在研发、生产工艺、管理、成本控制、营销等方面成本增加,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同时,西部地区大型企业经济效益较差,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企业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系统可靠性差。此外,中小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兼备的人才,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仍然停留在手工和半信息化方式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缓慢。为了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就要把一些重大信息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到各部门,以引发更大规模的创新群集。[1]389同时西部地区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资金和信息技术人才、企业组织变迁较慢等弊端,成为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障碍,企业缺乏技术吸收能力,产业融合创新缺乏基础条件。信息化机制不健全导致各行为主体之间缺乏联系,技术变革与组织变革之间配合不当,企业缺乏信息和相应的吸纳能力等,阻碍了各主体的创新行为,严重制约了产业融合的创新。

4.政府信息化机制不健全,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低。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制及法制环境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低,各自为政,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程度低,虽然许多政府部门开设了政府网站,但相当数量的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陈旧,不能发挥政府信息窗口的作用。信息化程度低导致缺乏对运用信息化知识所形成产业融合创新的认识,政府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刺激或提供研究与开发费用上,或推介创新成果上,而把注意力投向可能的市场失败方面,阻碍了各主体的创新行为,严重制约了产业融合的创新。

三、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

西部地区的各省(市、区)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应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及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水平、信息化基础条件、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与否等具体情况,选择进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切入点,在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的多个层面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特点的结合点,选择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扶持。实现产业融合引致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为:

1.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内容和领域,提供产业融合的公共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产业融合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信息化中产业融合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及信息基础设施,而西部地区信息的基础设施及其数据传输技术比较落后,与东部地区存在着“数字鸿沟”。为了缩小差距,政府必须提供信息基础设施这类公共产品,同时,还要引导投资方向、内容和领域,打破行业垄断,允许民营资本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高效的西部“信息高速公路”;实施“西部数字化城市工程”,重点加快西部各省会城市、部分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宽带多媒体网和宽带区域网建设;实施“西部农村宽带接入工程”、“西部农村电话工程”、“西部村村通工程”,提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为农业产业融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为了促进信息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政府还必须提供信息化教育等方面的公共产品。

2.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与外部集成及网络化,生产经营体系的耦合及形成价值网络,实现企业内部的产业融合。西部地区应根据企业性质、类型和规模不同,建立相应的信息体系,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和技术方案,建设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设施。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装备生产手段,改善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借助ERP、CIM S、M IS、CAD等对企业研发、生产、供应、营销、服务各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强、技术成熟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纺织、刺绣、服装等传统产业,使我国2万余家国有企业甩掉了图板,每年累计可创造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3]那么,西部地区可用这些技术对纺织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机床业,提高加工精度,加工复杂多变的零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另外用计算机来控制工业窑炉的温度,降低能耗,提高热效率。据估计,部门、车间的自动监控可以提高管理效率40%-70%,从而节省许多管理费用。[4]同时,信息技术运用带来业务流程重组,将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价值管理(VBM)等,实现生产经营体系耦合,实现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的再造及融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事后分析为事前控制,使企业之间交易活动的业务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实现融合。调整决策层、管理机构和执行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信息化运行要求的高效、快捷的扁平化组织体系,降低企业内外的交易费用,提高运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社会化协作水平。[5]在服务业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物流管理,发展营销网络,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业水平和效益。

3.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根据西部地区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培育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渗透的产业群,按照“自主、多元、共赢”的市场经济规则,组建新的产业融合企业集团和跨地、跨国公司。产业群是特定领域里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群聚区包含一系列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竞争主体企业。区域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生产要素,一些相关产业可以产生共生效应,打破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分立,使原有的三次产业划分模糊化,促生新兴产业。区域内的企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性的关联,延长了产业链、价值链,构成了区内企业可持续的动力,实现循环经济,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4.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为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产业融合及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商业银行应实行网络经营,以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同时使银行的客户突破地域限制,更高效地利用信息和各种资源,为产业融合提供便利的融资。另外,应当加大风险投资创新,改善投资体制、增加民间投资,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按照信息化改造的要求,对不同行业及行业内部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5.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培育信息技术人才,为西部地区产业融合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产业融合是由高技术引起的,要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必须引进、培养大批精通新技术、精通新经济的专门人才,如掌握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的人才。建立适应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专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同时,改变对信息化人才的传统管理办法,通过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入股等方法,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为产业融合奠定人才基础。

6.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发展各类现代专业中介服务,为产业融合提供服务,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的支持,包括投融资、市场调研、产权交易、i nt ernet技术和法律等服务的支持,另外,电子商务的运用与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现代信用服务体系、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这些服务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政府和原企业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6]因此,要大力发展新兴专业中介服务,并对传统中介服务进行改造、嫁接、升级,使之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适应产业融合的要求。

[1]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年均增长速度较快[EB/OL].http://www.edu.cn,2007-01-04.

[3]王秀兰,王志强.西部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J].开发研究,2003,(6).

[4]刘志彪.经济结构优化论[M].人民出版社,2003:276.

[5]郑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39.

[6]郭俊华.产业融合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98.

F42

A

1002-7408(2011)08-0074-03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0KRM57-2);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陕西省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建设项目(2008SZ09)。

郭俊华(1966-),男,陕西武功人,西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转型经济学。

[责任编辑:陈合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