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文化融入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4-05-07

霍子梁 黄群英

内容摘要:本文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寻根文学”的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过程中显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問题进行查摆与反思,旨在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寻根文学”内容教学实践中的相似性与契合点,探析具体可行的优秀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现实方案,以期映射到现当代文学课程乃至文学及类文学专业相关重点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助力文化自信的融汇和立德树人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文学课程 “寻根文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实践中凝练而成的宝贵文明资源,是中华民族得以不断自我完善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与丰厚文化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柢和精魂所在,一直以来就是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今天,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41,中华民族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因而要在新时代下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至关重要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内容的质料来源之一。寻根文学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以“文化寻根”为思想纲要的小说创作为核心,涵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文学思潮嬗变的历程、寻根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各地域群体文学流派及重要作家思想、经历介绍等内容,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颇为紧密的联系。因而寻根文学乃至现当代文学课程除却自有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之外,其文化特色宣扬、文化自信彰显的价值性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便是基于此文化传播价值展开的教育研究。

一.“寻根文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割裂与反思

“寻根文学”是在1985年前后兴盛的一大文学流派,与“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不同的是,它超越了社会热点与政治议题等现实观照因素,转向了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文化探察,对我国本土民间的生存状况以及民族的性格抒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然而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联如此紧密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呈现出学生对优秀文化内涵与意义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直接指向到“寻根文学”教育价值观传输不足的深层次问题,亟待反思。

(一)重“文学史”而轻“原作品”的内容断层

在教学实践的设计中,“寻根文学”部分作为需要精准理解并掌握的部分,而由于课时安排结构等问题被置于相对次要位置,以至于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为权威化的文学史价值解读,而对具体文本分析较浅,结果是对诸多经典寻根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和内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不够清晰充分,出现了重“文学史”而轻“原作品”的内容断层现象。此外,在具体内容编排上,教师主要以课堂所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为基准展开发散式解读,并侧重该研究领域新近的文学史观点加以整合归纳,在研讨基础上提出对于“寻根文学”的创新性见解。因而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倾向了寻根文学在文学史结构中的梳理与各观点及史料间的深入启发,而这对于较缺乏文献阅读分析能力及充足文学作品阅读量积累的学生群体而言理解难度较大——这种脱离了原作品而直接深入解读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出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理解领悟层次浅薄等问题。

(二)缺乏有效引导而致使深度思考不足

由于部分文章的篇幅较长,一些教师会选择“自主预习”为提高授课效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教师会事先布置过课下阅读及思考任务。但现实情况反馈,学生在课上交流与思考的过程中,积极度不高,对经典作品(如《棋王》《爸爸爸》等)的思考与探讨内容趋于扁平化、片面化的问题。究其成因,首先是因为针对“寻根文学”的纯粹文学史料争辩与概念剖析等问题门槛较高,初入大学的本科生仍不完全具备必要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知识储备,对问题分析的方向感不足,且思考问题的深度仍有所匮乏,导致其理解难度较大;其次是课后的思考与理解本身就缺乏了寻根文学经典著作的精读与一手史料的接触,学生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存在缺乏对实际寻根文学发展状况的研究,使得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文学内容最后演变成了“范畴学”式的背诵记忆。长此以往,自然难以实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

(三)泛抽象与空洞性的教学范式呈现

从成果导向上看,在课后思考题及期末考核中,“寻根文学”部分所占分值比重较大,而学生落实卷面上的在答案却普遍趋向“标准化”——只是机械式地呈现课堂笔记与PPT所展示的文学史料内容,未能更进一步挖掘出寻根文学中更为精髓的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性思索的内质;在涉及具体文本的赏析与解读时,也只是浅尝辄止于对寻根文学的刻板印象,对具体作家及作品未能做到“知人论世”的分析;而且赏析内容也趋于模板化,未将作品背后“文化寻根”的历史大环境因素分析出来,也未能根据经典句子赏析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细微思索以及作者有意凸显的民族传统文字特色。就此类现象不难窥探出,学生对于其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分析是不够到位的。

综上所述,要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质上加强学生对于寻根文学里“根”的本身价值的理解,需使得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教学难度适度化、科学化,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坚定立足中华文明的强烈自信,这也将成为教学改革的要点所在。

二.“寻根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寻根文学”作为“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的文学流派[2],伴随着中国本土的“文化热”而兴盛。作家们进行这种文化寻根的写作时,或是站在启蒙主义者的视角,以现代意识对民族心理进行理性分析与批判,或是立足自身的存在论与人生情感体验,以重直觉和悟性的艺术思维方式对民族文化当中优秀的审美观、认识论等进行认同,而他们的作品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脉脉相通,在常规专业知识教学中挖掘优秀文化的价值意涵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自然也有迹可循。从这一逻辑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育人价值,传统道德文化能够引导作为现代公民的大学生群体注重修身。

(一)“寻根文学”作品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物质体现的翔实记述

“寻根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各地区风土人情的描写。乌热尔图曾针对“文化心理结构”的“寻根”这一话题表述过自我看法:“我国边疆......确实可以说是一座沉睡着的文化宝库......文学土壤的丰沃令人惊叹。”[3]来自四面八方的“寻根作家”“超脱”于“知青伤痕”的记忆,转向了乡土风物的记述,共同建构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壮丽图景与中华人民的乡土精神家园。例如贾平凹以散文文集《商州初录》记载了陕西人文、自然景观的变迁,背后透露着淳朴粗韧的秦汉文化;乌热尔图以小说集《琥珀色的篝火》记载着东北猎区大森林的生态环境,与栖居其中的鄂温克部族生活生产深邃古老而琐碎的日常;张炜则以《古船》等作品传达着胶东半岛和谐纯真的乡土景观,展现着自然敦厚的儒家精神......学生在阅读与讨论这些作品时,其中优美敦厚的风土人情便会迎面而来;教师在具体作品的讲授中,这些内容也能够成为剖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情怀的典型素材。

(二)“寻根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古典传统中优秀的文学审美精神

在“寻根文学”作品中,民族传统的美学因素在富有历史厚重感与乡野幽远感的文字记述中再度苏醒,复活了富有颇具中华特色的书写题材及审美思索。李杭育曾就此评述道:“假如中国文学......能以老庄的深邃,吴越的幽默,去糅合绚丽的楚文化,将歌舞剧形式的《离骚》《九歌》发扬光大,作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发展到今天将是个什么局面?”[4]如此将文学从“干预社会”的务实功效转向审美多样性的务虚关怀,正是探寻内植于中华传统深处的文学创作、鉴赏思维的探索。例如,在王安忆的《小鲍庄》中则体现着儒家传统的“仁义”价值观与美学观,作者以远古时期的洪水神话——大禹治水的“现代化”介入,小鲍庄内众人物作为大禹后代,皆蕴藏着大禹式的仁爱观,重要人物“捞渣”作为庄内“仁义楷模”与“少年英雄”,更是在作者典型化、立体化的处理手段下将其博爱、遵礼、善良等精神展露的淋漓尽致,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想风范在当代文学语境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而古典的文学艺术精魂贯穿各寻根作品中,在现代意识观照下诞生的富含传统艺术特色的寻根作品也将成为当代学生“沉浸式”体验品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佳素材。

总而言之,寻根作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的契合点,透过抽象的文化现象与概念的阐述,直接针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可能将更有助于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领会并能够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因而深入挖掘寻根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价值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寻根文学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

“寻根文学”内容中充满了诸多可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相契合的维度,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适宜方法将二者结合会升华教学的精神引领与文化传播价值。想要利用好此契機,便不能停滞于理论介绍与概念的抽象辨析层面,要在上课过程中选择优秀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文本细读与探讨,带领学生感悟并分析文本中描绘的中华大地风土人情,承载的中华古典优秀文学艺术精神,剖析潜藏深处的本土哲学思想精髓,进而体悟文明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涵,助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以《浮躁》为范例的中华文明本土的人文风化教学

《浮躁》以商州农村的大环境为背景,以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情感线为情节贯穿,展现了社会局面变迁下商州村民的浮躁空虚,而这部作品也以一种深入的视角,以小见大地展示着中国农村广阔而壮丽的图景。取其开头部分分析,“州河流至两岔镇,两岸多山......山崖的某一处,清水沁出,聚坑为潭......”这一段作为驾驭小说整体基调的环境描写,将商州的幽美奇崛之景展露得淋漓尽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选取朗读录音或请能熟练运用商洛话的学生来朗读文段内容,在贾平凹长短错落有致而疏放有力的语言风格中初步体会其丰厚的中国乡土情致与本土方言的韵律美,从感性层次初品商州迂折驳杂而沸反盈天的景致,初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秀丽风光的审美情感。而后便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段,整体上把握该段作者由远及近,以点带面的匠心独运,选取典型意象与关键描绘型词语:如在“曲”“没深没浅”“七折八折”等词汇上引导学生思考其空间上呈现出的支离破碎,繁复错杂的结构,剖析“浮躁”景致下的自在沉静美;在“高瘦”“黑漆”“二道”“飞翘”等描写具体镜像的形态、色彩、数目与趋势等词汇的糅合中感受商州风物细节的可触感,体味着古典山水画般在勾勒渲染间逸出的感官冲击力及深层的意境美。在令人应接不暇的细节“拼凑”中,与学生共同从整体上感悟这一幅纵深广远而内蕴丰富的商州风土人情画,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影像等来对商州风情进行直观的视觉呈现,并在此加入价值观引领,学生便自然能从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转变为浓烈的家国情怀。

(二)以《爸爸爸》为范例的审美艺术精神教学

韩少功《爸爸爸》中的经典句子堪为对于中国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审美艺术精神教学典范。韩少功成长于湖湘地带,深受瑰奇幽秘的楚骚文化感染,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在了《爸爸爸》这部作品中。在语言上,小说中四处可见“视”“渠”“兮”和“君”等古典楚地语汇,且用语呈现与实际所指意义上也多有多义与歧义色彩,如小说中“爸爸”“妈妈”等词语往往另有他意,在师生的共同品读中,这种重视直觉与玄思的神秘色彩与颇具楚骚风韵的烂漫气势便呼之欲出。此外,在内容上也多记载了楚地的巫鬼淫祀风俗,如在对蛇的蛊毒上也富有迷幻风韵:鸡头寨的蛇好淫,若要取蛇胆,人们便会扎一个涂抹彩粉的妇女状草人,“引蛇抱缠游戏,再割其胸,取胆,蛇陶陶然竟毫无感觉。”在学生的当堂阅读中,那颇有远古感的蛮野深邃的文化体验便不言自明了。再者,楚人重视自然崇拜,对风物的奇异冥想有着独到的观照,泛神论思想漫覆其中。如在解释理解自然现象时,面对鸡头寨的歉收,“鸡头峰正冲着寨里的两拢田,把谷子都吃进肚子里去啦”。在作者的笔触下,自然富有着灵魂,有着自我的语言文明系统,向人类展现着绮丽朦胧的形态,“有时还能看见白云上飘来一片硕大的黑影,像打开了的两页书,粗看是鹰,细看是蝶,粗看是黑灰色,细看才发现黑翅上有绿色、黄色、橘黄色的纹,隐隐约约,似有非有,如同不能理解的文字。”因而在当堂的阅读分析中,学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默声细读的方式品悟楚得传统的诡魅文化色彩,感受其天人合一、浮跃斑驳的中华文明传统底蕴,进而便能够理解到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寻根文学课程教学不仅是可以成功实践的,而且是富有意义与价值的。纲举方能目张,将文本分析与情感体验的亲身感触同人生观、价值观的抽象系统理论引导相结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让文学专业知识传授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齐头并进,将是进一步实践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课程中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长远之举。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第41页.

[2]韩少功:《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第4期.

[3]李陀、乌热尔图:《创作通信》,载《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

[4]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载《作家》1985年第9期.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22年度校级一般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当代文学》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2xn0115)。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