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视域下阅读教学方式研究

时间:2024-05-07

顾祎杰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工作已经逐步走进了每个教师的心里,当下的环境下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历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以此来反哺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 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思维萌芽时期,通过阅读课内外书籍,观察世界,认识生活,从实质上来说,语文是一种语言类型的学科,它是一种人们用来描写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工具,它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之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的系统化发展,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语文教育系统。学生在小学时就进行阅读,既能让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能让他们从更多的视角来理解语文课程,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接受其它文化中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还能大大地丰富自身头脑中的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文学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视域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转变教师的语言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单向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去学习、去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不佳,更多的是由学生来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其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1]。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对上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出改变,要把学生的发展當作教学的首要目标,持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更多的创新与变革。在过去的课堂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仅限于语文教科书,而教师所添加的课外知识,也仅限于帮助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即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的,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具有创造性和较高的接受性,将教材的内容与课堂的内容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就语文学科而言,可以从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价值观念等多个角度来认识核心素养的培养,着重的是学生把语文知识及相应的人文情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语文学科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行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让他们在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与情感素质。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在讲授语文知识、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把自己对于知识的正确理解应用到情感渗透的工作中,让学生对阅读乃至语文学习的适应能力更强。教师要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文风、情感状态和优秀的人格理念,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恰当的正向引导。与此同时,除了要注意学生能否将这些基本的知识内容完全掌握之外,还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要持续地将正确的人文理念融入其中,让他们在文章的正面价值观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面对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更倾向于把知识性的背诵、写作和考试阅读作为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阅读已经丧失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它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名著类文学作品或者文学常识等内容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除了知识性的阅读以外,对其它的阅读内容缺乏概念上的关注。

“阅读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2]。阅读不仅是一种师生和文本之间的沟通,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种知识分享和思想交流的活动。与普通的交谈相比,这样的交谈要特殊的多,也要依靠思维。这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指导阅读中太过积极,就会限制学生的思考,造成信息与思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换,影响情感交流,从而不能有效地实现建立人格、培养素质的任务目标。但是,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空间的设置是非常不恰当的。有些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经常减少学生的思考时间,结果他们还没有开始深入思考,就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进入新的阅读环节,还有的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思考的机会,只是一味地进行情感灌输,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情感的感知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抗拒阅读和抗拒学习语文知识的行为,这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读书是一个不断向外灌输信息的过程,要想从读书中获得充足的知识,就必须付出许多的努力和时间。小学生的兴趣普遍较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其枯燥乏味的特点,很难吸引大多数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布置了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此外,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情绪思维还处于发育阶段,难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情绪上的共鸣,从而加剧了语文阅读的枯燥。

另外教师提问的质量不高。只有正确的问题才能达到有效的思考。如果是难度高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会对他们的思维和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很难达到高效传递情感、培养素质的目的。此外,太过简单的问题,尽管会让学生在回答的时候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但却不会引起足够的思考,对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效果。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生教师提问过难或极易的现象,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导致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不佳。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及分析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的积累,在进行广泛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规律、典范等,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平和阅读水平,为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作为学生语言积累的一种重要的实现方式和途径,朗读可以让他们去感受文字,去了解和领悟文字的内容,这有助于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结构。背诵是学生知识内化、语言强化的重要方式,在阅读和背诵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词、句,还可以完成语感的积淀。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应该关注朗读,并采用各种方式来促使学生进行朗读。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文化传承和领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时期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所掌握的能力,以及形成的精神品质等,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3]。

阅读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课文语言的领悟,培养学生的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并提高他们的能力。又如,教师在讲述一个故事时,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性分析,培养他们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进行思考能力的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使两者并进。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形象性、趣味性和情境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文本之美,情景之美,在阅读时,能引导学生联想并理解词汇的意义。

对语言的继承和了解,是语言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的重任,重视对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的培育是其主要的教育目的。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读书,并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让他们朗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在这种情况他们既可以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精神上的积累,也可以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的目的。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从而培养出一名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将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导向来进行教学,也变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向。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将自己的努力放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上,将语文课程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以自身的角度去理解阅读,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发挥,可以提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加深对文章的了解,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强化小学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通过强化对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的讲解,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学习体系,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使他们对自己的阅读核心素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对文章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划分有一个明确的步骤,这样学生在之后阅读书籍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的正确效率。近年来,人们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但大多数教师在其所受教育阶段并未接触到该概念,从而导致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综合素质”的含义认识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程教学时,要主动进行自我教育思维的创新,将新的教学理念铭刻于心中,进而对陈旧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

灵活地创造情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想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小学生减少阅读时的理解难度,并培养他们对阅读与教学语文课的兴趣,那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生的身上,为他们设计出特定的阅读环境,为他们带来生动形象且富有艺术情趣的阅读内容,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积极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的知识,让学校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朝气与活力。此外,在情景的熏陶下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理解意义,并体会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同学们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能使同学们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形象思维,这是一种天生的思维意识,能够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直观的反映。但在意象的演变过程中,其思维意识却逐步升华为理论,走向了逻辑性和合理性。在由形象向邏辑的转变过程中,情境的基础性、有利性和适切性能促进形象向逻辑的快速转变。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以符合目前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这一现状。在此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阅读环境,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形象思维,从而实现语言知识的有序化传递。同时,学生在合理的阅读学习情境中,可以将自己的直觉知识转化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逻辑思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和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和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能力,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有更高的综合能力。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培养的学科。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赵玲玲.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2(36):153-155.

[2]王欣怡.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1):247-249.

[3]徐龙英.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8):5-7.

[4]刘春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01):120-121.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