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杨静
内容摘要:《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名篇散文,是史铁生最早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其教学价值一直倍受当前教育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文本细读,抓住文章的关键处,探究其文本的深层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思想感情,感悟人生哲理,能使教學由表层走入里层,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文本细读 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1]。抒情类散文是承载着作者诸多的人生体验和真情实感,作为作者情绪倾泄口的一种存在,通过学习这类散文,能够使学生学会真正亲近文章,体会作者感情,感受心灵对话,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而如何引导学生对此类文章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和学习,张锦程在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时指出: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才能达成深度教学;才能提升审美要求;才能实现三方对话[2]。因此,笔者认为,将文本细读理论应用于当前的散文教学,能帮助教师突破当前教学的困境,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与地坛》(节选)(以下简称《我与地坛》)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的定篇之作,是史铁生的悟道书,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能使学生对生命价值进行深度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细读语言
(一)着眼关键字词,深挖文本内涵
古人云:“窥一斑可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是指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即推知事物的全貌,孙绍振先生也曾在其著作《名作细读》中用关键词分析法解读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见解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师作品分析水平的提高。由此可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字词,并对其含义进行分析解读,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含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与地坛》的分析,通过阅读可知,本文的关键词为“我”“地坛”“母亲”,“我”是一个20多岁却突遇人生大变,失去双腿,前途渺茫,对人生意义充满怀疑甚至忽略了母亲感受的一个不算合格的儿子。“母亲”是一个对于儿子遭受痛苦恨不能以身相替,理解儿子内心痛苦,时刻担忧儿子安危甚至忽略了自身健康的坚韧伟大的母亲。“地坛”是有过辉煌历史,如今虽显荒芜却不衰败的一个公园,同时,地坛对于我与母亲均有特殊的含义,我在地坛思考,汲取地坛的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以及生活下去的勇气,母亲在地坛无数次的偷偷找我,找到后又悄然离去,地坛见证了母亲的坚韧,也见证了母亲对我的深厚的爱意。
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提问策略,从“我”“母亲”“地坛”三条主线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疑问和解答疑问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这种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的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把控和分析,挖掘其深刻内涵,使学生精准理解文本内容,找到文章表达的重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爱上语文,提升语文学习的素养。
(二)分析重点句子,揣摩言语味道
重点句子即文章中的关键句,指的是作者在文章描写中倾注了诸多心血的句子,这类句子有的是文本结构的重要反映,有的是作者情感的象征表达,抓住此类句子,就触摸到了文章解读的灵魂,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会他们阅读方法。[3]因此对关键句的正确理解,是解读整篇文章的钥匙,抓住了此类句子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对于文章阅读难点的解决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我与地坛》是充满了作者哲思的一篇散文,语言凝练生动,充满诗意,体味关键语句如:“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4]感受作者与地坛的共同之处,地坛的外貌遭到侵蚀损坏,作者的双腿也遭遇了残疾,此时作者与地坛颇有共情之感,是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又因为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祈祷一回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4]在这句的描写中,作者用了诸多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各类生物竞相生长的不同姿态,体现出了生命的活力,此时园中景物的活力是作者内心生命力的体现,园中的景色荒芜但不衰败正是作者此时人生态度的体现,生命虽然已近绝路却也并非完全无路可走,此时作者对生命又燃起了希望。“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4]作者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举了六个“譬如”的例子,表达了他认识到了虽然时光荏苒,但生命内部的力量会是永恒的道理,此时的作者坚定了面对生活的磨难绝不服输,勇敢活下去的信念。这三处描写,是作者生命态度变化的充分体现。细品这几句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之变,感悟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促使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体味表达母亲之爱的关键句如:“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4]这是文章的结尾句,表达了作者经过多年以后,愈渐深刻的体会到母亲对于自己的爱意,此时的“我”“地坛”“母亲”更加深刻的联系到了一起,我在地坛深思创作,使生命重新焕发了光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陪伴,三者已然是不可分离的存在。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此类重点句子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衔接以小组讨论进行分析,感受关键句对于文章描写的作用,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妙处,体会作者从对生命由绝望再到重新燃起希望的过程,同时认识作者描写母亲这一形象的作用,感受母亲对于苦难的态度对作者人生观的巨大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以及面对困难坚定前行的勇气。
二.语境分析
(一)体味语篇语境,整体理解文本
语篇语境即某些词句放在特定文章内的特殊含义,某些词句不仅具有表层含义,还因为作者超高的写作智慧,在具体的文章内有更深一层的特殊含义,如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中写道自己对保姆阿长讲的迷信故事“深信不疑”,此时若仅以“深信不疑”的表面意思理解为鲁迅先生的思想具有封建迷信的倾向,显然是错误的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通读全文我们就会知道实际上鲁迅先生表达的是对社会下层人民阿长愚昧思想的同情,整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是鲁迅先生对阿长真切的想念以及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因此,在对文章进行学习时,我们不能孤立的去解释某个词语或句子,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其进行准确理解,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措辞安排,从而触摸到文本解读的深层意蕴。
《我与地坛》中作者在最后所写到的“车辙”,按照通俗的解释,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的压痕,本文的车辙指的是作者摇着轮椅去地坛轮椅的轮子经过地坛所留下的印迹,然而若将其孤立的解释,仅仅将其理解为轮子留下的印迹,便不能理解作者的深意,通过阅读文章联系语篇我们就知道作者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看书或思考,车辙在地下留下了压痕,而作者在地坛的观察及看书思考所得,也在作者的生命里留下了重重的压痕,车辙不仅代表轮椅的压痕,更重要的是作者多年在地坛思考,参透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成长的象征。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去读懂文章,从整体的语篇出发联系全文对文章的词语及句子进行准确理解,避免看到一小节文章就断章取义,解读文本要合乎文本的规定性语境,教师可以就某些特殊的词句设计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集思广益的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同时锻炼自己在写作中运用高级技法写作的意识。
(二)了解认知语境,搭建沟通桥梁
文本解读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过程,然而学生自身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解读的深度,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才能使解读的结果更加贴近作者本身的表达意图。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中,教师应向学生补充更多与作者和文本相关的知识,在学生认知与作者情感之间搭建助力沟通的桥梁,促成互文性解读,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学生精准把握文章的内涵也有很大助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在学习本篇文章之前,我们还学习过他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此文章是作者在1981年创作的,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深深的想念,文章内容短小,语言凝练、朴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学习本文时,可以将《秋天的怀念》的引入课堂进行类比阅读,了解史铁生的语言风格,感受他的散文祥和、安静、宽厚的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知晓学习史铁生的文章重在体会他对于语言高超的驾驭技术和他安静对抗生命的不公,顽强活下去的不屈意志。
教师可以引入《秋天的怀念》,通过让学生回顾其内容,分析其写作的语言特点,同时与本文相比较,归纳出《我与地坛》凝练生动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作者超然绝群的写作技艺,同时可以邀请同学自己改写文章第五段,通过改写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作者在第五段中所描写的生命生生不息的景象,以阅读带动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实现读写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关注情感
(一)学习知人论世,领会作者情感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解读课文应重视对作者情感的探讨,实现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建构一种“对话式”课堂。[5]目前语文教学体验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让学生了解作者,代入作者,设身处地的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从而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对文章情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丰富学生人格的发展。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在1989所写的表达多年人生思考所得的抒情散文,要细致入微的体会他的感情,我们需要先了解他本人的经历,他生于1951年,1969年作为“知青”被安排到陕西延安的农村“插队”,1972年的时候因为生病导致了他的双腿瘫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下失去了对生活的全部希望,这时的作者的感情是最绝望的,而这篇文章的创作时间距离作者最开始的生病时间已经过了近15年,此时作者已经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并以积极坚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本文的内容便是作者15年后回顾自己从一开始因生病踏入地坛直到成为一个知名作家的心路变化历程,作者从一开始对生命绝望再到领悟生命意义并以写作为自己的人生碰撞出了新的一条路,是从绝望再到重新燃起希望的过程,同时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过世,作者怀着对母亲的思念回想母亲这些年来对他的爱的付出,更感母爱伟大,感伤之情也愈渐浓厚。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本文作者感情时,应当向学生补充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将自己代入作者的人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贴近作者的生活,由自身生发出情感,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体验更加真切,更好的体会到文本中蕴藏的情感,使学生既能体会到本文的历史价值,又能立足于当下的生活中,领悟本文的时代价值。
(二)品味文本哲理,感悟生活道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浸润式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文章传递的作者的人生经验,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从而使阅读达到丰富和拓展学生自身的人生经验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1]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作品,不仅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而且能让读者更加眀事达理,因此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让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的世界观、精神观、价值观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谈到的生与死的问题以及对于母爱的描述都足以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所关注的欲望和生活的选择等主题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的深度与高度。[6]他所谈到的对生命的结束顺其自然,对于人生大变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足以给读者深深的启迪,让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勇敢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阅读第二部分作者对母亲的描述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推己及人,回想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付出,学会体谅母亲,同时培养对世界的感恩之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讨论,请同学们结合生活情境互相表述自己在这篇文章中的学习所得,让学生们取长补短,迸发思维的火花,产生创造性理解,引导学生加深学习所得,布置实践作业,如对母亲表达感谢和爱意等,从而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双重成长。
《我与地坛》作为当代抒情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凝聚了作者对于人生百态和命运的感悟,对帮助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文本细读,充分发掘其教育价值,能使教学不再浮于表面,真正對“育人”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18-20.
[3]刘翠松,王升东.阅读教学切入四法[J].语文建设,2006,(03):37.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5]李雯宇.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解读课文——以郑桂华老师教授史铁生《我与地坛》为例[J].亚太教育,2016(18):64.
[6]曾婷.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的散文创作[J].语文建设,2018,(33):31-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