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郑丽红
内容摘要:《猫》用平淡的笔触,将“我家”三次养猫的生活画面展现出来,并由“我家”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造成三只猫的不同结局,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人性的思考。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简单描述,平淡真实中寓意了人性的虚假和脆弱。
关键词:《猫》 郑振铎的文学观 人性的脆弱 文本解读
郑振铎的《猫》写于1925年,此时的中国不仅处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而且还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这篇小说被归于郑振铎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当中,为其中的首篇。郑振铎着重描写的是那些在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碰撞下不断走向瓦解的旧家庭,但他对于旧家庭的描写与当时同期作家直接露骨的批判旧社会、旧家庭的小说相比,有其独立的情感思考,追求文学的“真”,即对国民性和社会现实的真实情景进行描述,不在文字的雕饰之中下太大的功夫。因此郑振铎对于旧家庭故事的回忆是平淡又夹杂有淡淡的哀愁,由此构成这种“由误解而愤怒,由愤怒而做错事,由做错事而悔恨”的情绪宣泄方式,[1]对于旧家庭中的悲剧和造成悲剧的人来说,郑振铎所持的态度不是批判,而是在展现生活的“真”,并通过平淡事件的背后引出作者对产生的悲剧的反思与思考。《猫》就是其中的一篇,仅仅是通过养猫这件在大众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弱小动物的悲剧当中看到人的悲剧,反映出作者因为“误猫事件”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呈现出人性的脆弱感以及无可奈何的哀愁。
一.平淡的叙述传递生活的“真”
通读《猫》的全文,会给人以十分平常的感觉,有人说郑振铎的作品与鲁迅、巴金相比,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没有深度和广度。但正是这样平淡无奇的作品,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也体现了郑振铎追求真实的文学观,即与那些通过猛烈抨击中国旧社会大家庭的黑暗来对封建社会进行批判不同,“他只是在‘追忆”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随意写下生活在那些旧家庭的人物和他们平凡的故事”,[2]从而体现出旧社会下人们真实生活的现状和思想情感。郑振铎认为“中国家庭是个神妙莫测的存在”,[3]4不能对其进行好坏的評判。因此他描写旧家庭的作品不是在特意的去批判那些制造出悲剧的某些家庭或者某些人,而是带有丝丝眷念的回忆这些事,从平淡且真实的现实情景中显露不一样的人生哲理,引发人们对真善美的思考,也把中国式家庭“自古承传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态”[2]延续至今。
《猫》讲述的是一个喜爱猫的家庭,三次养猫都没有好的结果,接而转向“我家永不养猫”的一个极端。第一猫是一只新生的猫,很活泼。三妹常常逗它玩耍,而我能在藤椅上看着他们,一两个小时的光阴,这只猫给“我家”初次带来了“生命的新鲜和快乐”,而生命的消逝却是那么的快,这只猫很快因为生病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这是生物的生存法则,生老病死是无法决定的,更何况猫的最长寿命也仅仅有十几年。第二只猫,更活泼,会爬树、捉蝴蝶、捉老鼠,不怕生人,显然较第一只猫,我们更喜欢这只猫,因此在它遭到陌生人的毒手时,“我”感到的是愤恨,甚至诅咒那个带走“我们喜爱的东西”的“凶手”,一位知识分子也忍不住做了“恶毒”的事情。前两次的失意都是建立在猫的得失上,但第三次养猫就转移到“我”对自己良心上的反思。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相比,因为样貌的难看、不活泼,让我们家对它先就没有什么好感,“在我们家是若有若无的动物”,在后面芙蓉鸟被吃事件中的先被怀疑为嫌疑人,最后直接被定为真正的凶手,惨遭“我”的毒打。当真相大白时,“我”无法向它“赎罪”,只能谴责自己的良心,第三只猫的死亡是令“我”更加难过,这时“我”的情感从物质上的得失上升到了人性的反思。
文中抛弃了同时期特别尖锐深刻的、极具讽喻性的描写,通篇采取简洁、平实的写法,就把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平淡单调的生活描写了出来,并且没有涉及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紧紧聚焦于家庭内部养猫这件平常事的简单描述,经过独特的情绪反差叙述,呈现出“我”对三次养猫得失的情感,并且是层层递进的,从外在环境转向了对自我反思。正是对生活的真实描述,才能把“我”的感受传达给读者,并且留下令人缱绻的淡淡的哀思,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人性的脆弱
(一)功利的驱使袒露人的“真心”
郑振铎接受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观和泰戈尔“爱的哲学观”,因此他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同时他对人的认识是人的本心由利他和利己组成,只有人类是在利他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走向了人道主义。“我家”对前两只猫的态度,从表面上可以看出“我家”是喜爱猫的。但第三只猫的出现,将“我家”喜爱猫这件事打回了原形。首先“我”和三妹对猫的喜欢是具有功利性的,当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只是存在着对美单纯的欣赏,不考虑获取任何利益时,才是无功利性的。第一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一点也不怕生人”。这两只猫都很讨人喜欢,因为它们本身的特性具备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审美主体不会对审美对象产生其他的审美需求。这时我家对于猫的审美需求就是无功利性的,只是单纯的享受和猫在一起的时光,不需要它们再给予什么。而第三只猫的意外出现,它的“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后面,第三只猫的毛发又被烧掉了几块,就更加难看了。这只猫与前两只相比实在相差甚远,“我家”本质上还是希望这只猫能有前两只猫身上的一点优点,但它没有,并且是满身缺陷,所以导致“我家”对于第三只猫的态度是冷漠的,可有可无的。当妻子买了一对叫声很好听的黄色芙蓉鸟,“我家”把对第三只猫得不到的需求转移到了芙蓉鸟的身上,并且把芙蓉鸟看作“我家”的重点关注对象,第三只猫对这对鸟的行为引起“我家”对它的防范,害怕它将鸟吃掉,才有下文对于第三只猫吃掉芙蓉鸟的误会。
其次,张妈和李妈对猫的冷漠态度,并不是她们是生性冷漠的人,而是与她们的社会地位是有关,作为家中的仆人,本身就有被主人家压制的这一层关系,而她们不仅要照顾主人家的生活起居,还要承担起看护好家中宠物的责任,有时还会因为宠物而遭到主人家的责怪,此时她们又多了一层压制的关系,而且还是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获取主人家喜欢的宠物。因此,猫和芙蓉鸟的生死与她们的生存关系不大,因此她们不会过多关注猫,只要遵循主人家的要求,履行自己的工作即可。
第三只猫事件成功的说明了“我家”的“真”喜欢其实是虚假的,功利性的,同时也将人性的脆弱性展露无疑,人对于事物的态度是可以随时转变的,并且在建立的过程中不断的摧毁;以及在生存都难以维持的状况下,人是很难具有同情心再去关注其他弱小生命的不幸。
(二)动物的难言正是人的真实生活
文中出现的三只猫、黑猫和芙蓉鸟都各自有自己的角色,共同建构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正是人类世界的一个缩影。“我家”对于所有动物的态度又呈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动物或者是身边的人的态度。前两只猫和芙蓉鸟从出身来说,都是家中饲养的,最后由“我家”自愿带入到家中。家中饲养的,势必会经过曾经主人家的调教,加上本身具备的优势,就更会讨人欢心,就如同生活中懂得迎合他人的人。第三只猫,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被遗弃的猫,因为它很瘦,“蜷伏”则体现了它的虚弱,被抛弃后来到“我家”,但因为样貌,不活泼,遭到“我家”的嫌弃。而这只猫现在的困境也许是因为上一个主人造成的,让它经历在外漂泊的日子,所以对人类不信任,不愿意再去讨好人类,看到芙蓉鸟,或许觉得无聊的日子里,有了小伙伴,但这样的举动,让它遭受了误会,被“我家”判定为吃鸟的犯人,还被不明真相的“我”狠心惩戒了。黑猫的出现,让作者的内心受到冲击,意识到自己误会了第三只猫。第三只猫的死亡可以说是不明不白的,不知道是因为“我”的惩戒导致它受伤而死,还是被其他人惩戒。但此时“我”的愧疚才让死掉的第三只猫有了真正的归属,它的的称呼从“厌恶的猫”变到“我们家的猫”,造成文中的一大遗憾。第三只猫就像生活中那些被人类无情伤害的动物或者说是那些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往往是有口难言,他们的话不具备话语权,就像文中“我家”的仆人张嫂在芙蓉鸟被猫吃时,受到妻子的责怪,没有看好鸟,最后只能默默无言。李妈后面看到黑猫,说了一句“猫,猫!又来吃鸟了”,一个“又”字说明李妈可能知道吃鸟的凶手是谁,但可能因为害怕被主人家责怪而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为第三只猫澄清,这些只能说是小人物生活的无奈,而不是冷漠。
黑猫的出现好像是证明了第三只猫的清白,但不管黑猫有没有吃掉“我家”的芙蓉鸟,它本身就是一个掠夺者,就像那个将第二只猫捉走的人一样,他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猫,也给别人造成了困扰。猫和芙蓉鸟的生活是对人的生活的映射,人将自己的生活情绪强压在了动物的身上,但不会因为自己對动物的伤害而负责,因为它们只是无法诉说的动物,生活中处于弱势的群体,也在很努力的生活,但他们在强势面前没有话语权,如同动物一般,有口难言,只有道不清的无奈。
三.从“我”的悔恨衍生出对人性的思考
(一)“我”的悔恨
文中的最后是“我”对于一只有口难辩的弱小动物,被误会、被惩戒,在不明不白之中死去的忏悔。不管文章的主题最后是不是指向要爱护动物,为弱势群体说话,其最后都指向了人性,因为是人的作为对身边的人事物产生影响。“我”的忏悔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审视,也是对其他正在做着和“我”一样的事的人的审视。“我”对自己的审视,是指在没有明确的证据之下,因为先入为主的想法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面对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我”都是保持喜爱的,我是善良的。并且在面对前两只猫的亡或失,“我”是十分痛心的。第一猫的死亡是生物的生存法则造成的,“我”感叹生命的脆弱,对小猫流露出同情之感;第二只猫是外在力量的干涉,导致小猫的离开,“我”成为一个道德的评判者,对陌生人的行径进行了谴责;但在误以为是第三只猫吃掉芙蓉鸟时,“我”却“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对第三只猫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第三只猫的死亡,让“我”将自己放到了道德批判的台上,“我”对自己进行了从身体到灵魂的解剖。这时的“我”是十分脆弱的,尤其体现了“我”自身精神的脆弱,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我用愤怒代替了理智,伤害了有口难言的弱小生命。
(二)对“我家”的审视
“我”的悔恨不仅是对自己的审视,也是对我们一家的审视,对于前两只猫的得失,“我家”的喜怒哀乐总是与它们相联系的,是爱护和同情小动物的家庭。而第三只猫的出现,全家的态度是及其冷漠的,在误以为第三只猫是吃鸟的“凶手”后,全家都充当正义的使者去缉拿第三只猫,在真相明了之后,并没有说“我家”其他人对误会了第三只猫后的态度,只有“我”在愧疚,在反思,在忏悔,家中的其他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将冷漠延续到底。体现人们对于事物的喜欢或者是身边的人,是可以随时变换的,情感并不能成为维系人心的东西。“我家从此不养猫”,看似是”我家“的忏悔,更像是一种惩罚,惩罚“我家”对第三只猫造成的伤害。不管是对动物或是人,都不能打着虚假喜爱的旗号去伤害他们。
(三)对社会的审视
“我”的审视更是对生活中做着和“我家”同样事的人的审视。因为外貌、不活泼遭到不公平待遇的第三只猫,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动物遭受这样的对待,只因它们是动物,在给它们提供生存环境的同时,以不公的态度对待它们,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除了动物,许多底层的群众也在像动物一样受到不公的待遇。而对于黑猫是否真的是吃鸟事件的真凶,并不明了,只能算是怀疑对象,因为作者只用了它的嘴里有一只黄鸟,并不确定就是“我家”的芙蓉鸟。黑猫的出现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审视人心,它是掠夺者的代表,如同将第二只猫抓走的人一般,他们给他人在生活中造成许多莫须有的麻烦,他们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他们是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采取了损害他人的行径。面对这样的行径,是应当受到谴责的,但在生存之下人或者动物都是生活重担下的前进者,无可奈何。
每个家庭一堆鸡毛蒜皮的事便构筑了一个社会的景象,人的理智在生活当中是具有矛盾性的,冲动会走在理性的前面;同情心尽管是在悲剧发生时流露出来,但总比没有的好;自己的某个举动可能会带给别人伤害,但那是为了生存。这些是人性脆弱的体现,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但不能将人性的脆弱当做自己冷漠、做坏事的借口,而是要选择战胜自己,如同“我”一般,勇于自我剖析。
郑振铎的《猫》还是如同他对文学的“真”的追求那般,只是在记述普通家庭中平平淡淡的人或事,即使其中具有一些悲剧,但那正是现实生活的反应,是普遍性的,而不是特殊的典型,才给读者呈现“真实”“质朴”的感受。“我家”的养猫事件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中“我”的反思是郑振铎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一种利他的性情,对“我”误会了一只弱小动物的良心的谴责,又是对第三只猫的遭遇饱含同情。其它比如“我家”虚假的喜爱、对猫的冷漠态度、在不明真相时喜欢用愤怒代替理智处理事情和小人物只能面对生活等级的压制等现象,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又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并且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性的脆弱不能代表人的整体,人们也需要对此寄寓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叶金春.轻笼于家庭的那份情感——论郑振铎《家庭的故事》[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72-76.
[2]江卫社.平平淡淡才是“真”——论郑振铎的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0-65.
[3]郑振铎.家庭的故事(自序)[M].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