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新文科发展和文科教育不仅面向文科专业的学生,也要面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承担着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面向高校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开展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树牢文化自信,强化价值引领。以文学类通识课程为例,提升通识课程的学术内涵,重视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关注跨界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力。在教学上,为学生为中心,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技术的革新,让学习真实发生。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也是在新文科视野下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的题中之义。
關键词:新文科 理工科专业 文学通识 以文化人
高等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高等教育要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进行创新。2018年,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出台,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新文科担负着重大任务和使命,即“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1]
“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1],高等文科教育在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的同时,也能够对理工科专业本科生进行文科教育,提升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文科教育对于理工科本科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弥补人文素养方面的短板,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文科教育也承载着价值观培育功能,这也契合了教育部所提出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2]。具体到文学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3],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文学课程教学,取得浸润式育人效果。本文以文学类通识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实施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文学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健全人格,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
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强化价值引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等人文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对于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文学类通识课程而言,如何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调整课程内容重点呢?
在理工科高校,文学类通选课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文本,以文化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学类通选课所希望达到的育人目标。与此同时,文学类通选课在思政教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能够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以笔者所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细读》课程为例,选择以“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载体,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寻找支点,即选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学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以隐性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形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学作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写是深入的,以中国当代文学为例,不仅有《林海雪原》等经典革命历史小说,展现奋斗向上的红色革命文化;还有《经山海》(2019)等新作塑造新时代乡镇干部形象,用文学书写新时代,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具体选授课文本,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尽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文本,比如2015年获得雨果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三体》深受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喜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冲突与文化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
二.建设“金课”:提升学术内涵
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密切联系,“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提供方法、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1],这就要求新文科的发展要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文科发展和文科教育不仅仅是面向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承担着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面向高校所有的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4],开展高质量通识教育,树牢文化自信。因此,要建设“金课”,提升通识课程的学术内涵。
1.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
作为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文学类通识课程,要提高课程的学术内涵,并不是希望学生能够像文科本科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学会思考与提问。
仍以笔者所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细读》课程为例,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永远有多远》这部作品为例,这是作家铁凝发表于1999年的中篇小说。在设计课程的时候,笔者用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第一组问题:白大省被胡同里的老人们称赞为“仁义”,她为什么如此“仁义”?对于白大省的“仁义”,大家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第二组问题:白大省的“仁义”成全了她的爱情吗?如何看待她在爱情关系中的卑微态度?第三组问题:白大省的“仁义”在世纪之交已经“过时”了吗?如何结合作品写作背景来评价白大省的“仁义”?第四组问题:如何看待白大省不想当一个好人反而渴望成为另一个人的愿望?白大省内心真正认同的是什么?
这四组问题是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授课环节,笔者提供作品的相关背景信息,然后用这四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完这四组问题之后,学生对《永远有多远》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白大省的性别对她的性格是否有影响?同时,笔者也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反思,比如,如果你是白大省的姥姥/男朋友/弟弟,你会如何评价白大省的“仁义”?如果你与白大省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从客观的第三方视角,又将如何评价白大省?你愿意给白大省一些建议吗?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发问,既能增进课堂的活力,提升课程的质量,又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思维能力,同时取得以文化人的育人效果。
2.跨界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力
作为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文学类通识课程,还要时刻关注科技动向和前沿话题,寻找文学与科技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创新力。这种创新力可能并不直接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而更多是思想的启发。比如说,科技的进步是否会带来伦理的困扰?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求我们打破狭隘的专业知识壁垒。这一点在科幻文学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构想并不直接对应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明,但是科幻小说却可以启发和鼓舞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创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思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复杂影响。尽管科幻小说存在着幻想的成分,但是科学家却受到启发,“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伟大的科学与现实”。[5](P64)
依旧以笔者所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细读》课程为例,第六个专题为科幻文学,笔者会在这个专题向学生简要介绍科幻文学发展史,并以刘慈欣《三体》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讨论依然以问题作为引导,围绕着三体与地球之间的文明冲突展开。在小说设置中,三体文明的科技先进,却面临着生存危机;地球文明的科技落后,社会矛盾冲突严重。这两种不同文明形成对比,那么,现代人类文明是否值得完善和捍卫?以叶文洁为代表的拯救派对人类现代文明和人类道德产生绝望,希望引入先进的三体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这是否可行?科技、文明、道德这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社会的道德和文明程度与科技发展水平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为什么面对三体文明的入侵,同为科学家的汪淼做出了与叶文洁不同的选择?这些问题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反思,理性地看待科技文明的多面性。
要上好一门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文学类通识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主动地去了解理工科专业,去了解前沿科技,寻找对话的可能性。科幻小说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启发科学思考方面有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三.智慧教学:创新方法手段
“新文科”之“新”,在于创新,发展思路、评价标准、实施路径、技术方法等都发生新变化。高等教育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成为趋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学技术的革新,让学习随处可以发生。这些新变化也直接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
1.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真实发生
在理工科高校,文学类通识课程有时候会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学生会抱着“凑学分”的心态来选课,出现“身子”在教室,“脑子”在云游的情况。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让学习真实发生呢?这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笔者所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细读》上,笔者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尝试一,将选课同学分为小组,在小组内部展开导读,并请小组在课堂上做发言。尝试二,有意识地提炼出适合讨论的话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尝试三,每学期专门组织两次阅读讨论课,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组织安排。这三种尝试各有利弊,但总体而言,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体会到课程与自身的关联性,增加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黏性”。此外,还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反哺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脑子”不断地动起来时,学习才有可能真实发生。当然,这需要授课教师提前去了解学生,并精心地准备和组织,不然极有可能流于形式,让学生疲于应付,影响课堂质量。
2.“互联网+高等教育”,技术促进教学
“新文科”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拥抱科学技术发展”[6],这意味着新文科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科的交叉融合成为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新文科视角下的教学也需要大胆地尝试利用新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换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然改变了课程教学的方式,利用现代技术让日常教学更为多元,也是大势所趋。
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等都是目前常见的教学平台,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能起到辅助作用。笔者的课程使用学习通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除了支持课堂翻转教学之外,还有图书资源和课程资源,方便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但是,在笔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也有学生表示教学平台的多样给学习带来额外负担,这主要体现在不同课程使用的教学平台不同,甚至同一门课程使用多个不同的教学平台,需要学生在多个平台来回切换,降低学习效率。
技术是手段,并非是判断教学的唯一标准。归根结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一味地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这就本末倒置,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从事科技创新,也需要人文情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一道难题,要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或许人文通识教育能够提供一点答案。
科學的想象力和人文艺术的想象力在更高层次是有共通性的,这一点应该成为共识。南方科技大学于2017年成立了“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在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建起桥梁,探寻科幻科普与科研之间的内在关联,推动想象与科学的连接,促进创新的发生。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探索。
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可能更关注跨学科的重要性,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技术之间互相渗透;至于我们培养的学生,“学习理工的学生最好有一些文学知识和艺术修养,而学文科的学生则应有一些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7]。新文科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更加强调“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和新需求”,如此,在新文科视野下培养的“具有跨界融合思维和实践行动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更能承担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8]
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如何建设具有跨学科性、前沿性、适应新时代需要、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人文通识课程,并让课程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情怀,仍需要持续性的探索和实践。这条道路或许艰难而漫长,但对于培养“人”而言却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01):5-11.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2018
-10-08]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
ml,2020-06-01.
[4]樊丽明.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1.
[5]杜渐.谈谈中国科学小说创作中的一些问题[A].//吴岩、姜振宇.中国科幻文论精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6]杨灿明.从四个维度来看新文科之“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1-12.
[7]王宁.新文科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J].教育家,2021(21):1.
[8]李凤亮、陈泳桦.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J].山东大学学报,2021(4):161-167.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一流本科教学视角下的写作课程研究”(ZX202000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材建设”(2021-18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研究”(2020-64)。
(作者介绍:彭超,美国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讲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