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文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探讨强化过程管理的教学方法。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研讨和课后总结反思、深入学习三个环节;论述了如何合理运用合作、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对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关键词:过程管理 合作 引导 启发
近些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同。与此相适应,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翻转课堂、微格教学、参与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各有所长,令人耳目一新。学习别人成功的教法固然很重要,但不宜机械套用,方法的改革须结合课程和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才能行之有效。比如翻转课堂、参与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都提倡课前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听慕课等形式进行自学,课堂上师生研讨、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辅导。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如果学生自学的质量不能保障,课堂研讨便会流于形式。所以我们在有些课堂上常会发现,学生提不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而教师抛出的问题,却因学生缺少前期准备或相应的研究基础,达不到研讨的效果。因此,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1]《叶圣陶集》第15卷P3。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首先都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基础,强化过程管理,才能将每一步落到实处,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作为理工类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文学赏析课的主要目标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反复阅读、品味和思考。在这个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针对性的引导。若没有日积月累的功夫,仅靠课堂有限的几十个学时,无论用何种方法,恐怕效果都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加强课前、课堂、课后学习过程的管理非常必要。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古代小说赏析》课为例,可以加强以下三个环节的过程管理:
一.课前自主学习环节
课程采用分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师在课程刚开始时就要负责分组(分组要考虑到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便利性),并明确各组每次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任务的设置,以阅读经典作品为主。首先,针对同一部经典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独立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问题,之后组内进行第一轮研讨,共同确定有代表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题目。然后,每个人针对题目再次进行阅读并思考,最后组内进行第二轮交流、讨论,并写下讨论结果,准备参与课堂研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并给予及时指导。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笔者认为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今天仍不失其价值,他们所提出的“版本指导”、“序目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2]P7-22,依然是阅读指导中最重要的几点:
首先,指导学生选择好的版本。虽然理工类高校的文学选修课,不必要求学生弄清每部经典作品的各个版本,但面对目前市场上、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出版品,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校勘最精审”、“最合于原稿”的本子。比如阅读《水浒传》,至少要搞明白目前常见的百二十回本与七十回本是怎么回事,它们与历史上的“繁本”系统与“简本”系统的关系等问题;阅读《红楼梦》,至少要知道自己手中的读本是以八十回抄本系统的本子为底本还是以百廿回“程高本”系统的本子为底本。另外,互联网阅读如今已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阅读方式,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信手一搜都会找到诸多网络版本,的确是最为简单省事的一种获得方法。但对着电子屏幕读书极易使大脑和眼睛疲惫、很难坚持长时间阅读且不说,就笔者目力所及,一些电子书错别字、断句错误等舛误颇多,所以还是应该尽量推荐学生阅读品质有保障的纸质书籍,就中国古代小说作品而言,可以优先推荐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几家大出版社的出版品。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重视和阅读作品序目或索引的习惯。“不但教学生先看序文,就此完事;更须审察序文的重要程序,予以相当的提示,使他们知道注意之点与需要注意力的多少。”拿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七十回本《水浒传》来说,黄霖先生所作的“前言”和作为附录附在全书末尾的序一、序二、序三、自序和“读第五才子书法”恰是要先读的,涉及到金圣叹删削的要旨、批评的方法,作者的作意、作品的取材、组织等,是读懂全书的“津梁或门径”。“目录表示一部书的骨干,也具有提要的性質”,所以使学生养成先看目录的习惯同样重要。有些作品,须顺次读下去,而有些作品则需要根据目录选读或“颠乱全书的次第,把有关的各卷各篇作一次读,读过以后,再把其他有关的各卷各篇作一次读,或许更比顺次读下去方便且有效得多。”譬如中华书局出版社的校笺本《世说新语》,如果我们想要读到其中某一个人的全部故事从而了解、研究这个人,我们就要首先通过书后的“人名索引”找出各卷各篇中有关这个人的故事;如果我们想要通过其中一些故事弄明白魏晋“名士风流”的典型特征,就可以根据目录首先选读“任诞”、“简傲”、“赏誉”、“识鉴”、“雅量”、“品藻”、“言语”等篇。
第三,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一般读者往往只注意小说的故事本身,“故事变化曲折,就感到兴趣,读过以后,也只记住它的故事”,但凡是好的小说,真正的精魂却在故事之外。教师必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让他们多去品味和思考故事的变化曲折为什么如此而不如彼,作者要借此发挥什么样的“人生经验或社会批判”。譬如唐传奇《莺莺传》,写莺莺以“明月三五夜”之诗传情,约张生相见,可当张生真地来了后却又临场变卦,“大数”张生的“非礼之动”,而数落完没几天又出人意料地自动投到了张生怀抱之中,小说为什么要费这样一翻周折才让二人结合呢?如果不写莺莺临场变卦的情节,而代之以顺利约会的情节会有什么不同吗?这样写体现了作者对莺莺这一形象怎样的看法?发挥了怎样的爱情感受?
第四,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心中存着问题,阅读才会有标的。譬如读《红楼梦》,曹雪芹为什么把理想寄托在一群女孩子身上?钗、黛之优劣如何?悲剧结局的根源何在?等都是最浅近的例子。当然,学生因功力未到,读过之后有时并提不出什么问题。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在组内讨论确定题目这一节点,尤其需要教师多加指导,确认问题是否得当、有无进一步研讨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运用这些方法,不能只作为“事前”指导,告诉学生以后让他们自己照着去做就行了,尤其是对不必以此为专业研究方向的理工科学生而言。指导应贯穿在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掌握好指导的时间节点。在此环节中,我们可以在第一轮阅读前做一次系统指导,第一轮讨论结束后再针对每个人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第二轮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要随时沟通。
二.课堂研讨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对课堂结构与流程的设计应该是开放包容的。教师可以选派代表组首先就上一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演讲汇报,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一部经典作品,为什么不同组别对作品主题有不同的认识?为什么运用同样的资料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不同观点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在主题引领下,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当然,教师对讨论过程的引导与掌控也非常重要,需要灵活运用设疑启发、点拨启发、类比启发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P95不断把讨论引向深入。以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课堂研讨为例,我曾经选派同样以魏晋士人的“德行”观为研究主题的两个小组进行课堂汇报,一组通过作品实例如“庾公乘马”、“阮光禄焚车”、“陈太丘与友期”、“荀巨伯探友”、“王祥事后母”、“管宁割席”等给出了魏晋士人重视仁爱、信义、孝悌、廉洁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结论;而另一组同样通过作品实例如“阮籍遭母丧”、“山公大儿著短帢”、“阮公邻家妇”、“刘伶病酒”、“王安丰妇”、“垣腹东床”等,却给出了魏晋士人蔑视儒家传统道德礼教的结论。两相比较,同学们自然便有了疑问:哪组的结论更符合魏晋士人的实际呢?还是两种结论都是当时流行的观点?教师此时要抓住机会进行设疑启发,譬如:这两种看似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观点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阮籍、王戎、刘伶、王羲之等人言行上的放诞无礼是否源于内心对儒家礼教的蔑视?魏晋士人“德行”观与先秦两汉相比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对我们当下有什么启示?引导大家带着这样一些疑问展开思考、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把握节点适当点拨,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P956,激发学生求索知识的愿望,并开导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它们通过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等思维方法去探求魏晋士人德行观的“不变”与“变”及其“变”的原因。弄清了这些问题,便可以自然而然转到下一个教学重点——“名士风流”主题的讨论上了。有了解决上一轮讨论的以验,当再次展开新一轮讨论时,便要注意考察学生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当然,由于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学生课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汇报、研讨活动也不必每次都占满整堂课,而应该适当留出时间由教师进行深入地讲解与补充,以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同样可以遵循“引导——启发”的教学原则: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以合适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视情况适当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分析总结,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最后使学生完全理解所讲内容,这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三.课后总结反思、深入学习环节
要求学生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同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更为深入地阅读和研讨。这是巩固和提升学习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本课程主要从两个方面管理这一环节:
第一,教会学生如何查阅、使用文献资料,也可适当精选部分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推荐给学生,为学生的进一步拓展和研究提供帮助。笔者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现在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查阅文献非常“偷懒”,譬如习惯性地依懒“百度”,但是“百度”来的资料一方面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不免有许多讹误。因此,我们至少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本校图书馆的资源如馆藏相关参考书籍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网上资源。学生在论文、报告撰写中,文献使用不够规范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如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标明来源,更有甚者,直接抄袭、拼凑成篇,要么不列参考文献,要么所列文献与所引内容驴唇不对马嘴,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予以及时纠正、督促,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
第二,在再次阅读、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一份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一是要对前两个环节学习、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欠缺,以及存在这些欠缺的原因。二是要交待本环节针对“欠缺”之处所做的补充与改进工作。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带着越来越深的问题,反复阅读、品味和思考,才能使研究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过程化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前、课后自学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综合阅读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也锻炼了同学们独立思考、当众表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喜爱。我校曾邀请第三方调研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针对本校课程的影响力做过一次调研,在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与职业发展评价报告”中关于“各类通识教育对职业发展的重要度及需要加强的比例”的调研数据显示,文学类课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我校通识教育中是排在第一位的,证明了同学们对我校文学通识课实际教学效果的认可。
当然,这种过程化的指导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今天信息科技的发达:沟通的便捷,参考书籍、文獻资料获取的便利……但正如贺桂梅教授所言:“我们今天的最大挑战不在信息(获取)方面,而在于怎么应对这些信息知识,怎么用经典文本锻炼、提升一种综合性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5]所以,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才能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中华书局2013.
[3]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4]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5]贺桂梅.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历史变迁与文学经典的塑造.探索与争鸣J,2019(1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基金-学院自主项目“一流本科教育视角下的写作课程研究”项目编号:ZX20200092。
(作者介绍:张金环,文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文体学院讲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