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然与心灵的对话:“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设计

时间:2024-05-07

杨泽华

内容摘要:每一段风景都是一片心灵的沃土,散文历来承载着自然与心灵对话的使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所选三篇散文文质廉美,既是多样写景技法融会贯通的范本,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志的佳作,更是感知散文多元结构的土壤。本文立足“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读写结合、问题组教学的模式,探究散文整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散文整合 学习任务群 自然与心灵 读写结合 问题组教学

一.任务群一:同城景异,赏析写景技法

北京在郁达夫笔下是清、静、悲凉的审美,在朱自清笔下是追求心灵宁静的雅致、朦胧,在史铁生笔下是绝境之中重获新生的心灵栖息地。

任务1:从三篇散文中选取你喜欢的一段典型画面,将它命名,并从形声色态、语言艺术、场景切换等角度进行赏析。此部分作为预习任务交由学生课前完成,课上教师选取四、五个学生进行投影展示,教师相应补充,师生共同进行写景技法的归纳梳理。

【示例】“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从静态的角度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蜂儿、蚂蚁则从动态的角度表现纤弱生命的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展示了地坛“荒芜但不衰败”的特征。

任务2:根据你喜欢的诗歌类型,适当运用相关技法,将上文中你选择的经典画面改写成诗歌,古体诗、现代诗皆可,形式不限。創作后以“诗歌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填写自评表附在作品之后,并将诗歌集结成册,印制留念。

【习作展示】

月华似水,影入繁叶,薄纱轻笼,水波荡漾

云月入梦来,酣眠独舒适,灌林斑驳影,楞峭如鬼魂

池边杨柳稀稀落,倩影随行伴伴来

忽闻水上曲如烟,薄雾缓缓随之切

恍然惊起明知确,缘是光影匀月色

真真假假无判断,只剩莲中蛙叫声 ——高嘉怡

采采荷爱莲,阴阴天上月

星儿散似河,耀明波光叶

我若临风天下歌,荷儿儒臣起宝剑

我若吟醉月光里,荷儿雅友共相眠

独处与莲君,心空了无痕

独处与莲君,欲语无空迹 ——王昭全

二.任务群二:由表及里,体悟情感思索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然的风霜雨露往往寄托着人情的悲欢离合和人生的思索顿悟。透过眼前之景看过作者的情感脉络或生命思索,回望来时之路,正是文学的归宿。

任务1:梳理《荷塘月色》情感脉络

速读文本,找出与作者情绪起伏变动相关的语句,尝试使用图形的方式将作者的情感脉络梳理出来。例如:流程图、循环图、层次结构图、关系图等。教师在反馈交流时可以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心绪起伏的原因。

【示例】其实,看似行文如流水、随意潇洒的散文实际所有的枝叶都是顺着一根脉络主线展开的,那就是作者的情绪变化。因不宁静夜游荷塘,发现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后返回家中,环形结构,布局严密。

任务2:品味《我与地坛》生命思索

地坛是作者心灵栖息、精神成长的土壤,它教会作者坚韧与爱。思考文中三段集中的景物描写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在作者对“生、死、活”的理解之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可由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分享展示。

【示例】

画面1中“我”迷惘颓废,地坛荒芜冷落,“我”与地坛同病相怜,进而惺惺相惜,地坛打开了作者的心扉,为作者的理性思考打开一扇情绪之窗,在这样一个静谧寂寥的背景上,更容易对生命展开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是心灵栖息之所。

画面2中地坛在细微之处鲜活灵动、充满生机,“蜂儿”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来到世上,可依旧生活得忙碌而充实,充满乐趣。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也许很纤细、脆弱、渺小,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因此虚无,每一点努力,每一种感受都有其价值。人的价值本质上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永恒。

画面3中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之中包含着博大超然的沧桑历史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外在的恶劣环境有时是不能避免的,然而坎坷也有坎坷的光彩,这种光彩就是超然于眼前困境的心态和坚韧顽强的品格。

任务3:每一段风景都是一片心灵的沃土,是否曾经也有一片风景走入你的心灵?是否也有一座城市与你的喜怒哀乐一一吻合?每每想起,喟然长叹。请以“自然”为明信片收件对象,写一段话。要求:景物中应蕴含寄信你的情绪起伏或哲思顿悟,字数在200字左右。

【教师示例】

未几,便已觉光线夺目,负气起坐,挑帘而望,不觉惊以日出之美。先为青底朱砂,暗红之色荡然,而后复转澄黄,生机顿现,须臾之间,便以跃然而上至空中,恍然回顾四周,天色大亮,心念怅然,感时光之须臾,尚未明见日升之美真。暂许为清晨,因觉其清丽非常。天地如水澄涟,明丽入腑,间或一二农人踏晨光理荒,影斜而淡浅,以生温爽之感。忽而忆起明乃离家之日,别情难抑尔。又感逝者如斯,情历久则深,事躬亲自明,理触之方警,絮然繁杂不言也罢。

三.任务群三:章法梳理,把握整体结构

散文结构历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散文的散,宛如天马行空,驰骋纵横,奔腾自如,妙在又不脱韁,放而能收。以散为能事,以凝炼为归宿。贵散、似散、非散,形散神聚。”[1]这三篇散文中,有的恰当地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形式,与主线形成对照;有的精彩地展开文化联想,拓展了散文的宽度和厚度;有的则采用双线式结构,相辅相成,互相映衬,烘托共同的主题。

问题组1:对比衬托,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

核心问题:《故都的秋》第二段写到“南国之秋”的作用是?

问题1:用原文语句概括第二段中“南国之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南国之秋的感情?

问题2:怎样理解“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句话?

【示例】江南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面对这样的秋感觉混混沌沌,“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由此可见,南国之秋并不是作者理想审美之下的秋。这并不对南国秋的否定,而是对这种不清朗、不苍凉、不广袤、不纯粹的不满足。在开篇点题、描述行踪之后,先回转写南国之秋,正是一种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衬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以进一步渲染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

问题组2:文化联想,理解散文材料之间的同构性。

核心问题:《故都的秋》中“秋士”形象和《荷塘月色》中《采莲赋》有何共通之处?

问题1:《故都的秋》中花费笔墨描绘“秋士”形象有何意图?

问题2:怎么理解“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句话?

问题3:《荷塘月色》中为何要提及《采莲赋》,作者对此的情感是怎样的?

【示例】《故都的秋》中谈及中国文人颓废忧郁的审美传统以及外国诗歌关于秋的悲啼一方面是和本文中对秋“清、静、悲凉”的特征的照应,另一方面也符合郁达夫的作品风格、人生志趣。并且作者也直接阐释秋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生中跌宕起伏、意气难平的时刻需要在自然中寻找着力点,而深沉幽远的秋就是这些复杂情感最好的承接土壤。《荷塘月色》中则是一种近乎“以乐写哀”的手法,《采莲赋》中的世界美好而纯粹,而这种理想中的世界只是朱自清一时灵魂出窍的安慰,很快他就回归现实,回归当下,回归不自由、不平静。两种写法的共通之处就是似乎漫游在散文主线之外,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联想在散文中很常见,是一种散文脉络的延伸,有丰富文章文化底蕴的效果。

问题组3:殊途共归,明晰散文双线式结构。

核心问题:文章题目是《我与地坛》,怎么看待第二节“我与母亲”在文章架构上的作用?

问题1:在第二节中,作者通过多个柔软的细节将一个毫不张扬却又爱得深沉的母亲形象渲染出来。快速浏览,梳理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分析这些事分别体现出她对我的爱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2:怎么看待《我与地坛》第二节对母亲的描写与全文的关系?

【示例】母亲送作者上地坛时,“无言地帮我准备”,送走后,她“仍站在原地”,母親理解作者的苦闷,可她怕这种担心泄露会给作者造成压力,因此选择独自消化所有的痛苦和诉求。母亲来地坛寻作者时,文中又用“悄悄转身”、“缓缓离去”、“步履茫然又急切”这些情态描写刻画出母亲深藏的爱。在把握母爱的深沉、细腻、伟大之后,进一步思考“地坛”与“母亲”的同构性。本篇散文是以作者思想和情感变化脉络组材料织、安排结构的,“地坛”和“母亲”是典型的双线式散文结构,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母亲也用她的言行教会我要用坚韧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自然和亲情构成了鼓舞作者活下去的两大精神支柱。

四.设计意图与反思总结

本文是在单元整体设计及“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大背景下对散文教学的一种整合尝试。从形式(写景技法)到内容(情感思考)再到散文结构的把握,三个任务群依次递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其中,前两个学习任务群使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自然”为母题,针对繁多的写景手法,以创作诗歌的方式唤醒学生与自然最直接的性灵连接;针对散文深层次的情感脉络和生命思索,以撰写明信片这种对象明确的形式调动学生最深藏的情绪。最后,针对理解难度较大的散文结构梳理,借助问题组的形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支脉,了悟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总体来说,本节课注重启发、讲练结合、思路清晰、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散文的灵动之美、技法之美、章法之美。但在文本贴合度和任务群间逻辑性方面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调整。

注 释

[1]甄居.形散神聚——浅谈散文的结构[J]安徽教育,1980(7).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第六十六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