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转变

时间:2024-05-07

任真

内容摘要: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正处于困境中。由于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时代隔阂等种种因素,鲁迅作品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即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时代的教学要求存在着巨大矛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当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方式,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并且将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由应试化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手段由固化向个性化转变、评价机制由应试化向发展化转变。不仅要优化教师“教”的策略,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学”的策略,让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 中学语文 教学策略 转变

鲁迅作品一直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害怕学鲁迅、老师害怕教鲁迅。从中学流传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中,可以看出中学生与鲁迅作品间的隔膜,以至于产生畏惧心理。部分教师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也存在模式化现象。近些年更是出现了“鲁迅作品撤退”、“鲁迅作品退出语文教材”等话题的探讨,这些话题不仅引发语文教育界热议,同时也引发新闻媒体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和讨论。基于这些现状,作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对于鲁迅作品应如何进行教学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教学目标:应试化向核心素养转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包括“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指向知识的理解、掌握,而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教学中不易实现。知识的掌握是可量化的,而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是一种内在思想或情感的领悟。

初中早期的鲁迅作品是非常贴近儿童心理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文中的童趣、与伙伴间的真挚感情很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但当鲁迅作品的深度增加时,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不那么容易实现了。如《孔乙己》《故乡》《祝福》,都是鲁迅经典小说,以乡镇里小人物的故事批判整个封建社会的吃人罪恶。但中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深度等都是有限的,无法仅通过文本就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对人的戕害、就体会到封建迷信对底层人民的精神腐蚀,更加谈不上在情感上持悲痛、惋惜等态度了。

基于此,笔者建议抛开传统的文本解读,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过去的故事。比如《孔乙己》,多从学生角度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那看客的嘲笑、社会的冷漠这一深层次原因是可以被学生理解的。《孔乙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设计为:学生通过探究孔乙己悲剧的原因,能深切感受到社会冷漠对孔乙己的打击,从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的目标设计必须要摆脱传统政治化,转向人格培养。

二.教学手段:固化向个性化转变

长久以来,谈及语文教学手段,总是让人想到讲授法、提问法等传统教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加上传统经典作品作为教学文本,常常会形成“一言堂”的现象。笔者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淡化政治,开启精神“对话”,解放固有的鲁迅形象

部分学生之所以会谈鲁迅而色变,很大原因就是战士形象的鲁迅过于深入人心了,产生了抵触心理。所以,将鲁迅从概念中解放出来,是第一步。

“鲁迅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等政治色彩浓厚的介绍大可不必再出现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鲁迅,学生应在精神层面上通过文本自行对话鲁迅。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和鲁迅相关的文章,如萧红《纪念鲁迅先生》、阿累《一面》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其它资料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认识,了解到鲁迅除了“横眉冷对”的一面,还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

2.转变教法,创造合理情境,尋找生命契合点

学生与鲁迅的年代相隔太久,走近文本很容易,但走进文本很难。这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法,利用多方资源创造合理情景,寻找鲁迅与学生间的生命契合点。

《祝福》这篇文章,传统教法是按教参建议,讲祥林嫂如何被四大权压迫等等。而钱理群曾谈过另一种教法,将祥林嫂定位为“一个不幸的人”,继而发问:“不幸在哪里?作者怎样写不幸的?”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可见,教法的转变应根据文本和学生情况调整,笔者在此提供几点想法。

(1)删繁就简,寻找教学切入点

鲁迅作品比同学段其他课文篇幅长、难度高。因而在教学中,可按照“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方式,针对教学目标,从文本中寻找串联教学环节的切入点。

切入点可以是看似的矛盾之处。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据此提问:孔乙己是谁?他怎么死了呢?到底死没死?

切入点可从标题出发,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两个地方有何不同?将两个地方对举起来写,是衬托,还是对比?

切入点可以是某一个中心词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扣住“乐园”提问: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具体表现在哪里?百草园是乐园,那三味书屋是什么?

(2)重视朗读,品味个性化语言

鲁迅语言有色彩美、韵律美、镜头感等特点,通过朗读,才能深入体会语言的魅力,产生感悟和情感体验。

语言的色彩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如《故乡》中的两个画面,一是童年的故乡:深蓝、金黄、碧绿;一是现在的故乡,仓皇天空、萧索荒村和麻木的人。对比之下,自然能体味到其中的悲凉。

语言的韵律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动荡。《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语言极富韵律,读来荡气回肠,若之前已经了解了三一八惨案,更加会激起学生的震撼。

语言的镜头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景。《祝福》最后一节描写节日里雪花飘飞、爆竹声响的画面,镜头感十足,美好的“祝福”中再无人想起祥林嫂了,对比反讽之下,主旨尽显。

(3)比较阅读,加强课堂互动性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互动与交流。

注重文本内部的比较阅读如《祝福》祥林嫂肖像的对比。

注重互涉文本的比较阅读。人教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阿长与<山海经>》两文就编排在一起,以便比较探究。

3.转变学法,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样应重视。

(1)构建作品时空背景,多角度理解文本

学生可通过来建立时间线或空间图画,以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提出个性解读。

鲁迅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非常适合整体构建的方法。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可按时间线构建青年时期前的鲁迅生活经历,若加入《呐喊<自序>》,那这部分便更加完整;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可按照地点建立以绍兴水乡为原型的生活空间。事实上,散文和小说背景相似,人物多有重合,可以作为整体建立时空背景。

时间线:幼年在百草园玩耍→进入三味书屋读书→父亲病重,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外出求学→求学日本,与藤野先生交往→因幻灯片事件决心弃医从文→从事文艺运动

空间背景:主要是鲁镇、平桥村、赵庄这三个地点,以鲁镇为中心,若加上选修和读本里的鲁迅作品,还可以加上未庄。迅哥儿家住鲁镇,外祖母家在平桥村,赵庄是距离平桥村五里的大村庄。教材中所有小说的背景都是在这三个地点上建立起来的。《社戏》中迅哥儿离开鲁镇,随母亲到平桥村的外祖母家消夏,因平桥村较小,常与赵庄合请戏班子,这才有了迅哥儿与小伙伴撑船看戏、吃豆的故事。《故乡》中长大成人的迅哥儿回乡卖房,遇到从前的伙伴闰土,心生感慨。《孔乙己》、《祝福》是以鲁镇为背景。这三个地点皆以鲁迅故乡绍兴为原型,风土人情、山川景物、社会生活都非常靠近。

时间线与空间背景相加,构成一个文学世界。

(2)聯系鲁迅作品选读,激发课外阅读活力

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不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教师要学会发挥任务驱动的作用,将阅读与其他工具性活动联系。如阅读与写作结合,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拉近学生和鲁迅作品间的距离;阅读与口语表达相结合,教师列出阅读篇目,让学生自由阅读,并在课上请几位学生谈谈阅读感受,增加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同时要注意到阅读中的疑问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很可能是思维的增长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可以同学合作、可以借助网络力量等。比如很多学生在阅读鲁迅作品时,总是对不符合现代规范的语言感到阅读不适,这时需要教师点拨,让学生们小组合作,找出鲁迅作品中的这些“不规范”用字,并且改成现代语言,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出鲁迅用字的规范和特点,查找资料寻找“不规范”的原因。

三.评价机制:应试化向发展性转变

考试本应作为教学的评价尺度之一,如今却异化为教学目标,将教学限定在了应试的怪圈中。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必须转变。

新课标关于评价建议的中心是发展评价。要求充分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过程。

具体到鲁迅作品教学中,则是要求评价不以考试内容和技巧为标准,重在学生与文本、编者、作者、教师的对话,从而体现在思维、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当然,实践性知识和技能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孔乙己》一文,全文以“我”,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讲故事,那么让学生选择孔乙己、酒客、掌柜等人的视角或是全视角的方式重写故事,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训练了写作,又可以看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真实感受。另外,评语是非常重要的,当以鼓励和发展为主,肯定学生的个性解读,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地学习接下来的课程。

总之,在现有的教学困境之下,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提出教学策略,运用于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篇及编排问题之切磋[J].鲁迅研究月刊,2010,(10):66-67.

[2]贺卫东.新课程·新教材·新鲁迅——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7):66.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