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晓苏小说的结尾艺术

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晓苏小说结尾以意趣取胜,在这意趣之中,小说的意义也随之浮出水面。晓苏小说擅长制造悬念,通常在结尾揭开谜底,这谜底往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富有戏剧性;有些小说的结尾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渲染一种情调,传达一种趣味,起到探讨人性升华主题的作用。晓苏小说的结尾艺术使小说既好读又耐读,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同时赋予了作品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关键词:晓苏 结尾艺术 可读性 传统性 现代性

晓苏多次谈到自己喜欢有意思的小说,他说:“我之所以喜欢有意思的小说,是因为有意思的小说是从情调和趣味出发的,它不求宏大,也不求深刻,或者说,它不怎么重视意义的建构,只求渲染一种情调,传达一种趣味。”①晓苏小说之所以那么有意思,深得读者喜爱,与其精彩的结尾分不开。晓苏小说结尾以意趣取胜,有一种情调、趣味和美感。在这意趣之中,小说的意义也随之浮出水面。

晓苏小说擅长制造悬念,通常在结尾揭开谜底,这谜底往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拍案叫绝。贺紹俊曾经称赞晓苏小说是“精致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故事性。晓苏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大部分小说也是由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组成。他尤其善于铺垫,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哪怕是日常生活的小小矛盾,在晓苏笔下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等到真相大白揭开谜底,小说却戛然而止,只留下些许意趣令人回味。

《陈仁投井》里,女儿因为谣言上吊自尽,陈仁与儿子儿媳关系不和,陈仁生无可恋决意投井。按照油菜坡的风俗,谁家的井要是淹死了人,就算是废了,不但没有人敢吃这口井的水,被投井的人家也会沾上晦气连年遭受厄运。陈仁连看了几口结仇人家的井,村子里人心惶惶。小说结尾却出人意料,陈仁没有报复仇人们而选择了挂上一块大石头死在自家的井里。小说结尾写道:

这恐怕是油菜坡最浅的一口井了。……米凤有点迷糊地问老汤,陈仁在脖子上拴个大石头干什么?老汤说,他是怕水浅了淹不死啊!老汤的话还没散,陈义又尖利地哭了一声。

陈仁最终选择投自家水井,没有报复他人,他的善良忠厚忍辱负重得到了最彻底的展现。作家通出陈仁的遭遇写出了农村贫困人口老无所依的现状,陈仁之子陈义的哭声也刺痛了我们的心。

《卖卤菜的李学乖》的结尾也令人忍俊不禁。李学乖是个光棍汉,以卖卤菜为生,为人本分老实。他本来出于好意送醉酒的岁岁回家,却遭到岁岁流氓男友棒头的百般讹诈。苍天有眼,正义战胜了邪恶。小说结尾写道:

再后来的事情更有意思。十天后,岁岁和棒头分手了。二十天后,岁岁成立李学乖的女朋友。三十天后,岁岁与李学乖结婚,李学乖从此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光棍生涯。

李学乖出乎意料地赢得了岁岁的爱情。细细想来并不奇怪,李学乖的忠厚本分与棒头的流氓行径,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人心向善,岁岁的选择也合乎情理。

《剪彩》一文,读来无比心酸。因为村里想修一条水泥路,开三轮车的吴满升和我一起求爷爷告奶奶,找到既是老乡又是交通局长的刘亨拨款修路。吴满升咬紧牙关请客送礼,讨好刘亨(容易联想到流氓大亨)。路终于建成,我被邀请参加通车剪彩。然而就在剪彩当天,吴满升作为盗窃嫌疑人被警方抓捕。

结尾写道:镇长刚说完,我发现村长的两条腿陡然软了一下,好像有点儿站不稳了,我想赶快把他扶住,可手还没伸过去,我的两条腿也软了。我也有点儿站不稳了。后来,我和村长同时瘫在了油菜坡村委会的院子里。

小说至此,事情真相大白:修路的钱并不是来自刘亨的拨款,而是吴满升不得已想方设法弄来的,甚至为此触犯了法律。吴满升一心为村民着想,而刘亨的流氓嘴脸也暴露无遗,小说前文铺垫的刘亨官僚作风也终于落到实处。

《撒谎记》中,为了骗取医保的三千多块钱,赵直请客送礼,低三下四。小说结尾写道:

医院结账时,按规定报销了三千多块钱。我对账和钱不是很敏感,艾蒿在这方面比我强。她估算了一下,我们把送礼、请客和那头肉猪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三千块。艾蒿欣慰地说,总地算起来,我们也没吃亏,多少还占了一点公家的便宜。她的意思是说,这次撒谎总算没有白撒。

機关算尽,钻营投机,最后落得个如此结局,真实辛辣的讽刺!

结尾揭开谜底,富有戏剧性,这在晓苏小说中不是少数。《回忆一双绣花鞋》里让金菊最意想不到的是,丈夫的出轨对象居然是妇女主任秋红,这是金菊觉得最不可能的人物。而在我们认为金菊一定会找秋红算账的时候,金菊却选择了原谅。是啊,时间会抚平创伤,淡忘仇恨。《矿难者》小斗是主动赴死的;《幸福的曲跛子》也是故意把脚伸到车轮底下的;《镇长的弟弟》根本就不是镇长的弟弟;《等冯欠欠离婚》杨耕田几经周折等冯欠欠离婚后跟自己结婚,等来的结果是冯欠欠突然嫁给了有钱有权的马丰收,冯欠欠大概就是逢钱钱吧,爱的是钱不是人;《道德模范刘春水》根本不愿成为道德模范……这些小说的结尾,或者讽刺,或者批判,或者同情,作家从日常生活的感性层面上,尽力去发现、捕捉和传达潜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妙情调和独特趣味,进而彰显出感性生命的无限丰富性与多种可能性。

晓苏有些小说的结尾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渲染一种情调,传达一种趣味。有的重情,有的重景,有的情景交融都无一例外地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上升到了人性的深度。

《花被窝》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丈夫长期在外打工,秀水有了私情。当她心怀愧疚惴惴不安的时候,因为一床花被窝,她和婆婆相互宽容。小说结尾写道:

后来,两个人都有点醉了。

婆媳二人同病相怜,真心理解,一床花被窝唤醒了婆婆的年轻时代,也唤起了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共鸣,她们尽释前嫌,把酒言欢,酒不醉人人自醉,在微醺中享受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纠结彰显了人性的复杂,而这样的结尾,拓展了人性的空间,丰富了人性的内涵,焕发了人性的魅力,从而令人回味无穷。

《回忆一双绣花鞋》的结尾写道:

他们笑得很开心,脸上的笑容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灿烂。

金菊知道了绣花鞋的真相,既原谅了相濡以沫的丈夫,也宽容了秋红,放下愁怨换来的是恩爱和温情。这样的幸福一定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灿烂。

《花嫂抗旱》结尾写道:她(指花嫂)扒开被雨淋湿的蚊帐朝外面一看,干枯的河滩上已经被雨淋湿。

因为抗旱,村民们本已经互不理睬。但是花嫂来抗旱后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她的善良和热情如同甘霖一般滋润了土地,干涸的心灵慢慢苏醒。这里看似写河滩,实则写人,是对人性复苏的欢欣。

《推牛》中,因为爷爷高云天被强行宣传为舍己救人的英雄,父亲高红旗在虚荣中沉迷不能自拔,临死前才说出事情真相。孙子高分田为还原真相却遇到重重阻拦。小说结尾写道:

从金满堂家出来,天已经黑得像锅底,我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高分田一家三辈受到虚假荣誉的深深伤害,虚假的荣誉称号就像乌云一样压在高家的头上,遮天蔽日,看不见蓝天看不见希望。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下,高分田还原真相的希望,也正如已经黑得像锅底的天,叫人看不见光亮。这结尾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金米》是一篇具有寓言性质的小说。为了保存最后的金米种子,九女献出了生命。结尾这样写道: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那一片幸存的金米看上去犹如一轮初升的太阳。

九女一生热爱金米,为种金米费尽周折,金米和九女的生命连在一起,是她生命的希望和曙光,为保护金米她甘愿献出生命的代价。金米是光明,是希望,是生命里的太阳,照亮了人生。这是极有力的一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小说就会苍白无力。

晓苏小说的结尾艺术使小说既好读又耐读,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晓苏小说通俗性强,故事性强,小说好看好读。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在晓苏笔下变得饶有趣味,常读常新,百读不厌。这样的生活趣味,看上去没有什么深奥之处,但仔细琢磨,却无不透出生活本来的原汁原味,充分保证了小说的好读。《桠杈打兔》的毛洞生为领取养老金更正自己的真实年龄,四处奔波,大费周章,结局却出人意料:他放弃领取养老金放弃更正自己的年龄。原因却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他的养老金手续办成了,估计也跟姜广财一起在领取养老金的路上骑摩托车摔死了。谷婶越是反对谷珍去骗色的谢去病那里除癣,谷珍反而真的与谢去病有了私情(《除癣记》)。邹少芸为寻找失踪的小姑子刘贝,历尽艰辛找到后却发现刘贝根本不愿意回到穷困的家里;她牺牲自己的身体拼命保护刘贝不遭受匪徒的蹂躏,殊不知刘贝早已失去了少女的贞操(《姑嫂树》)晓苏很擅长这样运用惊人的结局来揭开谜底,既意外有意内,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展现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晓苏小说不仅好读,而且耐读。通常在我们忍俊不禁会心一笑的时候,小说的意义也随之浮出水面。晓苏的有些小说寓言化特征十分明显,比如上文分析过的《金米》,金米是希望光明的象征,小说结尾九女以生命捍卫的金米也是在捍卫自己的希望。晓苏还有相当部分篇目在探讨人性,《花被窝》、《花嫂抗旱》结尾的意境和韵味给我们带来人性的温暖;《松油灯》也是探讨人性的佳作,这是一篇没有结局的小说,到最后瞎子也没有找到给他送来特殊生日礼物的女人,留下谜一样的人性空间。这些作品,不仅好读而且耐读,让我们在有意思的感性体验里领会到有意义的理性认识。

晓苏小说的结尾艺术赋予了作品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既不是典型的二元对立结构,也不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在晓苏小说中,传统与现代是相互依存的存在。前文说过,民间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故事性。晓苏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小说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故事性的特点,尤其是出其不意的小说结尾更使这个特点得以放大加强,让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绝。这一特点显然是来自民间文学的熏陶,显示出晓苏小说传统性的一面。晓苏小说的现代性在小说结尾里也得到有力体现。小说结尾通常打破惯性思维,绕开必然性,绕开日常思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局,却又往往在情理之中。婆媳关系的和解,夫妻之间的谅解,邻里关系的相处,甚至作为光棍汉们的大众情人等等,我们都能感受到作家对于人性的探讨。还有,无论是反讽、批判,还是怀疑,都是现代性的体现。而小说结尾部分通常运用的夸张、变形、荒诞和象征,也是常见的现代叙事技巧,同时也融入德里达的解构思维和巴赫金的狂欢精神,从而在传统性的底蕴中闪耀着现代性的光芒。

晓苏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有很多艺术经验值得总结,结尾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写诗作文,古人提倡“六字法”: 凤头、猪肚、豹尾,大致是說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晓苏小说结尾正如同豹尾一样雄劲响亮。

注 释

①周新民:《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小说——对话晓苏》《文学教育》2019年第4期第7页

参考文献

[1]谢琛:《新世纪湖北作家底层写作浅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夏元明:《论晓苏乡村小说中的性描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3]江文:《晓苏长篇小说〈人性三部曲〉研讨会在武汉召开》,《长江文艺》,2001年第12期。

[4]金立群:《论晓苏的短篇小说创作》,《小说评论》,2012年第6期。

[5]杜雪琴:《从油菜坡生长的乡村小说――晓苏先生访谈录》,《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6]曾军:《苦难及其叙述──评晓苏》,《小说评论》,2002年第1期。

[7]余晓春:《周六,晓苏带你分享 “有意思的阅读”》,《长江日报》,2013年1月17日。

[8]晓苏:《金米》,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9]晓苏:《麦芽糖》,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10]晓苏:《我们的隐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晓苏:《花被窝》,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12]晓苏:《松毛床》,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13]晓苏:《当代小说与民间叙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版。

[14]晓苏:《夜来香宾馆》,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

基金项目:2014年黄冈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

(作者介绍:陈瑶,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湖北作家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