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黄 腾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梓州桐山人(今四川中江县)人。子美“少慷慨有大志”,“好古文歌诗”。[1]在为官期间,多次上疏仁宗直言当局弊端,大力支持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由此招致保守党的嫉恨。在庆历党争中,守旧党为了打压和排挤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借助“进奏院事件”将改革派得力干将苏舜钦等人贬黜,苏舜钦被削籍为民后居谪居苏州沧浪亭,两年后抑郁而死。
“政治文化”一词是美国政治家阿尔蒙德提出,主要是指由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层面所组成的观念形态体系,“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2]这是从比较宏观角度进行概括性阐释,而置于文学领域还应包括在这政治文化背景下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和心理。结合北宋特殊政治文化背景,从政治文化视野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苏舜钦的诗歌创作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其诗歌的内涵。
在政治方面,苏舜钦主要活动于宋仁宗(1022-1062)执政期间,这一时期既是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面临者重重矛盾和危机的时期。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了北宋,在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统一战争,在灭亡北汉后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和平稳定国内政治局面,为宋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宋朝各方面的发展达到鼎盛。但是繁荣昌盛的外表下的宋朝,也正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佑文抑武”等一列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封建专制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冗官、冗费、冗兵”的局面,为宋朝埋下积贫的弊端;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也埋下积弱的祸端,导致北宋对夏和辽少数民族战争中连连失败,朝廷不得不与夏辽少数民族政权签订耻辱的条约以求取和平。
在文化方面,文人政治不断推向新的高潮。首先在选拔官吏上,常委文官以大任,李强先生的《北宋庆历士风与文学研究》提到“赵匡胤兄弟志在一统,重视文官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表现的是一种政治智慧。”[3]5极力营造尊文的社会风尚;虽然宋太宗一直自负于自己的军事才能,但他对于整个宋朝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文治’,正是他为宋代三百二十年的国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君主专制制度文人社会的构建,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3]4他曾对秘书监李至说:“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之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4]最高统治者身体力行引导和推扬社会重文风尚,后代君主们也遵循着“祖宗之法”继续把文治推向新的高潮,不断赋予士人们更多的话语权,文人们参政热情高涨,出现了“开口揽时事,议论争惶惶”[5]的场面。
苏舜钦是北宋士人们的杰出代表,自然是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面对激化的社会矛盾,他坚定地支持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希望朝廷施行新政,废除各项苛捐杂税和各种徭役以减轻百姓负担,缓和阶级矛盾;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苏舜钦主张采取强硬的态度,加强边防、整顿军队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根源上解决好民族矛盾。
如法国批评家丹纳所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客观形势与精神状态的更新一定能引起艺术的更新。[6]北宋初期政治文化生态与士风新变,对苏舜钦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初年,在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以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代表的诗人群体,代表集为《西昆酬唱集》,他们作诗的目的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靡”[7]学习李商隐的作诗的艺术手法为主,但是缺乏李商隐诗歌的内涵,造成西昆体“穷姸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8]的文风。伴随着政治革新波及到文学领域。唐中期时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欧阳修在文学领域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苏舜钦作为这一运动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他说道“言也者,必归于道义。道与义于物而后已,至是则斯为不朽矣。故每属文,不敢雕琢以害正。”[9]道义的内容则包括有利于社会稳定、利于造福民众,只有这样创造出的文章才能流传百世,苏舜钦在诗歌创作实践中一扫西昆体的“更迭唱和”、“雕章丽句”的浮靡诗风,主张文归于道、从现实出发,反映现实的需要,极大的拓宽诗歌的题材,在其作品中找不到儿女情长、风花雪月的踪迹,更多地体现了其对现实、对国家的关注。
苏舜钦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国家社会高度责任感、对下层百姓的关注,对一展抱负的渴望,决定其政治诗富有现实性和战斗性。
诗歌中关心边疆战事,渴望奔赴战场建功立业。在《庆州败》①中苏舜钦]以犀利的笔端描绘战场上的各种的丑态,直指北宋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发生在宋仁宗景祐元年,西夏赵元昊单方面撕毁盟约率兵进犯北宋边境庆州,北宋朝廷急忙点将率兵抵抗,但是遭遇伏兵,全军覆没,兵将皆被俘。诗篇开头“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点出北宋统治者不重视边防,军队却不思训练,导致作战时“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思”滑稽而令人心痛的场景;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官为承制乳臭儿,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统兵的将领都是一些酒囊饭袋,终日只懂得饮酒作欢,最终贻误战机。偌大的一个北宋王朝,难道是无帅可调吗?“近闻邉方奏,中覆多沉没。恐其立异勋,剡然自超拔”道出了原因,原来当前线的将帅在前线舍生忘死地保卫国土时,朝堂上的那些只懂得玩弄权术的大臣们却把封赏奏折拦截,因担忧边疆将士在边疆立下战功被封赏而危及自身权位,这让前线守僵将士异常的心寒,长此以往“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赏罚不明导致军心涣散,将不思战,兵不思练,最终在对少数民族战争中连连失败。面对北宋当局腐败无能,苏舜钦并未完全丧失信心,在其诗中常流露出奔赴边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如《蜀士》①中“愿以微贱躯,一得至上前,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燕。”勇赴国难的决心;还有“不然弃砚席,挺身赴边疆,喋血鏖羌戎,胸胆森开张,弯弓射搀枪,跃马扫大荒,功勋入丹青,名籍万世香”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诗中大胆指出朝局时弊,对统治阶级诬陷忠良、排斥人才的行为尖锐地指责。在《闻京尹范希文谪鄱阳,尹十二师鲁以党人贬郢中,欧阳九永叔移书责谏官不论救而谪夷陵令,因成此诗以寄,且慰其远迈也》①中范仲淹多次上书直陈时弊,要求革新,触犯宰相吕夷简等人被贬饶州鄱阳,而欧阳修等人不顾个人安危为范仲淹辩解,皆遭到贬黜,苏舜钦作此诗对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奸党陷害忠良,嫉贤妒能的行为进行尖锐批判;而《蜀士》中描写到“三献辄罢去,志屈心悲酸,将相门户深,欲往复见拦。”以蜀士自喻,虽身怀才华,却遭到将相的排斥不被重用,空有爱国有心却无路请缨。
此外,苏舜钦诗中把视角转向底层百姓,诗人虽出身于地主官僚阶级,却对下层百姓有很深的感情。在《吴越大旱》①和《城南感怀呈永叙》①就向我们展现了下层百姓的悲惨的境遇,描写场景直击人心。《吴越大旱》写到原本富庶江浙之地的农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稻田干涸、稻苗不长、鱼鳖干死,道路两旁多有饿死的百姓,哭声悲恸,但是比起天灾更加可怕的是人祸,此时西夏来犯,朝廷不顾灾情反而横征暴敛,在天灾中存活下来的人被抓充当徭役,多有战死疆场,展现了一幅名副其实的人间炼狱;在《城南感怀呈永叔》中一边描写了“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百姓饿殍遍野的悲惨画面;另一边则是“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达官权贵们大鱼大肉、奢侈享乐的画面,两者尖锐的对比,情感表达十分强烈。这两首诗从社会现实出发,展现了底层百姓真实的画面,极具现实性;通过描写指责权贵们不思为百姓谋福利,只知道贪图享乐;表达了对老百姓的同情与关怀,希望能为民请命。
在文人政治化的背景下,政治与文化是相互认同与相互阐释的,苏舜钦作为北宋士大夫的先驱,更是义无反顾投身于这时代的洪流之中,积极推动欧阳修主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一扫北宋初西昆体浮靡的文风。此外,身体力行创作出许多富有战斗性、现实性的诗歌,反映社稷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注 释
①杨重华注释.苏舜钦诗诠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