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高 丹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菊花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魏晋南北朝发展与定型以来,重阳节在传统社会中一直以“辟邪消灾”为基调,“孝老祈寿”的观念习俗并不突出。但经由历法制度演变的大背景下追溯重阳节至先秦农时周期上的源头可知,“孝老祈寿”的文化内涵比“辟邪消灾”有着更悠久的渊源,重阳节从根源上来自秋季的养老节与秋尝之祭。深入探究重阳节的孝老文化内涵,实际上是将早已被遗忘的“养老祈寿”之观念习俗重新拉回当代人们的视线之中,不仅使其更接近节日在农耕文明之中的本质,而且在保护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同时,积极探讨依托传统节日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的积极意义。
重阳节的起源,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杨琳《重阳》一书做了简略的总结,概括有祈寿说、尝新说、辟邪说、大火星祭仪说等。作者则支持重阳节源于辟邪,并引用古今各地方的民俗资料加以证明。[1]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谈到重阳节俗活动起源于“桓景避难”,汝南的桓景跟随费长房学艺多年,有一天费长房谓曰:九月九曰,汝家中当有突《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茺,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今世人九曰……盖始于此。[2]这一记载表明人们开始尝试解读重阳节登高望远、佩戴茱萸等活动的民俗意义,并赋予了重阳节辟邪的功能。而《搜神记》中《胡博士》亦谈到“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3]更是从一侧面反映了当时重阳登高的盛行。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各时各地许多重阳节的习俗都带有“辟邪消灾”之意,如佩戴茱萸、登高望远、赏菊饮酒。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阳节“辟邪消灾”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民众理解重阳节的基调。[4]
然而,正如刘宗迪在《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一文中所指出的,研究节日与节日观念习俗的源头问题需要从中国古代历法制度演变的宏观视角来把握,因为节日的前身是节气,而节气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故节日与节日观念习俗的起源与意义,必须追溯到其与农时周期的渊源关系,才能得到最合理的答案。[5]仅仅抓住节日中某种流行的观念习俗,用简单比附的方法揣测节日的源头,则易造成对节日本质内涵的曲解。
九月九日的核心源于农时周期中相应节气的仪式活动,因此秋季一系列有关的仪式活动都应列入考究的范围。《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6]可见早在先秦时期秋季便要举行养老活动。而这种养老活动到东汉时期仍有沿承,《后汉书·礼仪志》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7]通过梳理《史记·天官书》中关于老人星的记载,以及《史记·封禅书》中关于寿星祠的可以推算出仲秋时节的养老活动具体的天文物候时间标志。首先,《史记·天官书》云:“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8]而唐张守节《正义》云:“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于丙,春分之夕见于丁。”[9]即在先秦中原地区,由于其位置极南,老人星一年中只在仲春与仲秋两个时间段短期升起于南方地平线。而此时正值举行仲秋养老活动,老人星则极有可能是因为标志着仲秋到来以及养老活动开始被命名为老人星。其次,唐司马贞《索隐》记载:“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10]杜佑《通典》提及“周立寿星祠於下杜、亳,时奉焉”,[11]“周制……秋分日,享寿星於南郊”。[12]由此可见,周代仲秋时节不仅有养老活动,还有祭祀老人星的仪式。老人星因作为养老活动开始的时间标志而得名。而老人星具备了长寿之意后,人们便开始修庙建祠祭祀之以祈求长寿。
仲秋时节的养老活动再加上对老人星的祭祀构成了盛大的养老节,九月九日的核心即来源于此。总之,九九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源远流长,且早在先秦时期便有秋偿祭祀、孝老养老等一系列丰富的民俗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重阳节的定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逐渐稳定,一方面重阳节的节庆规模不断扩大,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13]由此可见,重阳登高野宴之俗的流行。另一方面重阳节的节日文化内涵也发生了转变,登高辟邪逐渐成为节日的核心,孝老敬老的文化内涵日渐衰微。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清谈玄学风气、民族融合的潮流三方面都对重阳节俗产生冲击与碰撞,从而使重阳节活动的内容、功能、内涵发生了变异。魏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战火不断,人民的基本生命安全尚且无法得到保障,而人们长期所信奉的儒家的忠义礼法、道家的虚静无为都不足以为人们特别是士人提供一个避难所。社会秩序的不正常往往会造成社会心理的失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因为觉得人生根本是悲哀的,所以就有了偶然的欢聚或游览,不惟不吝啬他们的快乐”。[14]因此在节日期间,尽可能的在节日里追求快乐与释放,借登高之会,宴享宾朋,纵饮酗酒,高谈阔论、蔑视名教礼法,肆意为之。清谈玄学风气在这一时期盛行,而重阳节为士人的清谈提供了士人所需的时间和场所,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并且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愈加密切,外来民族的文化因素给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带来的新的冲击和活力。因此,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魏晋时期的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受到冲击,而转向娱乐祈寿。
唐宋时期,重阳节发展进入繁盛期。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唐德宗下诏废止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三月初三为上巳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合称“三令节”。德宗更是昭告天下:“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
每节宰相已下及常参官共赐五百贯,翰林学士共赐一百贯,左右神威、神策、龙武等三军共赐一百贯……从本年九月九日起给,永为定制。”[15]官方对重阳节的正式认可对重阳节节俗活动在民间的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隋唐特别是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庶对重阳节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此时岁时节日中的人伦情感因素越来越得到强调,成为节庆民俗活动的主旋律。重九之日,登高宴饮,插茱萸,饮菊花酒,甚至进行骑射等活动,其中蕴含着浓郁的人伦亲情、娱人娱己的意味。此时重阳节节庆活动向娱乐享受型、人伦礼仪型发展,节庆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宋代虽先后与辽、金、西夏、蒙古等并峙,但中原和江南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超过前代。社会经济的客观条件和民众心理的主观要求共同导致并支撑了唐宋时期节庆民俗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游乐玩赏逐渐成为节庆活动的主流。两宋时期延续了唐朝的部分节俗,重阳食糕习俗基本形成,赏菊之风盛行。《梦粱录》有云:“每至重阳,世人以菊花、茱萸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名‘延寿翁’,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16]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层统治者的提倡等基础之上,唐宋时期重阳节的节俗活动中的娱乐意味日趋浓厚。登高望远、辟邪消灾正式成为重阳节文化内涵的核心,并日渐繁盛。
明清时期至近代,重阳节走向衰微。明代高启有诗云:“故园莫忆黄花酒,内府初尝赤枣糕。”这样的重阳宫宴,又名“花糕宴”。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曰“重阳前后,内宫设宴相邀,谓之‘迎寒宴’”,除此之外,明代皇帝还要亲自去万寿山(今北京景山)登高,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近现代不少地方重阳节已逐渐衰落,由于百姓身处长期的战乱之中,人们的性命朝不保夕,无暇顾及传统文化,加之政府在一段时间内的漠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得重阳节等传统文化衰落。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此获得新生,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再次受到重视,进入了复兴期。
虽然自魏晋南北朝发展与定型以来,重阳节在传统社会中一直以辟邪消灾为基调,养老孝老的文化内涵并不突出,但经由上文追溯重阳节至先秦农时周期上的源头可知,养老孝老比辟邪消灾有着更悠久的渊源,重阳节从根源上来自秋季的养老节。故新时期将重阳节重新命名定义为老年节,实际上将早已被遗忘的“养老祈寿”之观念习俗重新拉回当代人们的视线之中,使其更接近节日在农耕文明之中的本质。并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老人迅速增加,农村养老问题严重等突出特点,再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它事关个人、家庭,也关系国计民生。对于重阳节孝老文化内涵的重新呼吁与深入挖掘,在保护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同时,积极探讨重阳节对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的积极意义,是对时代号召的积极回应,是有效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提供个案研究。
然而,现今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的当代传承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较于登高辟邪的文化内涵,重阳节孝老敬老的文化内涵仍尚未被广大民众充分理解。重阳节的节日庆祝活动仍以踏青远足、登高望远为主。真正宣扬重阳节孝老文化内涵的活动形式仍较为单一,内容尚不充实。其次,人们在推崇重阳节敬老孝亲主题的同时,存在一些肤浅的表面行为,使得孝老爱老成为炫孝秀孝,违背了重阳节真正的孝文化内涵,助长了社会的不正风气。
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在当代的重构与传承应努力实现以下几点。首先,身体力行,深入挖掘重阳节孝文化内涵。重阳节的孝文化不仅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本质,更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媒体平台宣传、政府大力倡导等平台将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普及至社会各个层面,让重阳节的孝文化内涵深入民众内心。其次,完善机制,合理奉献志愿者的爱心。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了人间温暖与真情,志愿者在重阳节为老人献爱心是一件值得推崇和发的事情。为了实现爱心奉献的高效实现,为了老人充分而又舒适的接收到志愿者的爱心,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服务交流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志愿服务资源,使志愿者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文艺创作,诠释新时期重阳节孝文化时代意义。利用故事新编、三行诗歌等文艺创作活动,诠释重阳节孝文化内涵的时代意义,不仅使得重阳节孝文化内涵迸发出新的时代精神,更使得重阳节充分为社会各个群体理解和接受。营造良好的社会孝老敬老的文化氛围。
注 释
[1]杨琳:重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31页.
[2](梁)吴均撰:续齐谐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第1024册第557页.
[3](晋)葛洪著,汪绍桓校注:搜神记卷28 胡博士[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24—225页.
[4]郭佳:九月九日重阳节探源[J].文化遗产,2017年第5期.
[5]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J].江西社会学,2006年第2期.
[6](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2页.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389页.
[8](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06-1307页.
[9](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08页.
[10](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76页.
[11](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9页.
[12](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7页.
[13](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4]郭伯恭著魏晋诗歌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明国丛书本,第68页.
[15](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八十·贞元五年[G].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