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

时间:2024-05-07

王 欣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能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同时具有完美的心理素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审美意识,是学生学习英语、感受英语语言美的一个生机勃勃的部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增强,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新课程教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了足量的素材。英语教师要学习和运用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对课文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及人物、事件的描述过程中,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美育源泉,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懂得真、善、美,知道哪些是为社会所崇尚的,哪些是为社会所摈弃的,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质。

一.进行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审美诱导,培养他们通过英语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美的图像,可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几个基本学习环节中充分体会到英语单词的内涵美、语调的和谐美、语篇的结构美。语篇作为语意的载体,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充分理解认识东西方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异同。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得信息和资料,并能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扩展知识、开阔视野、充实生活,更自觉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1.融入情景,音乐渲染,美的熏陶

融入情景是教师析理入微时一种细腻畅快的表达。它能让人深思、让人警醒、让人振奋。我在讲解Titanic时,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这部电影的一些片断,并把Ciline Dion演唱的My HeartWillGo On放给他们听,并教他们唱。由于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学生“触景生情”,气氛活跃,课后兴致勃勃地寻找CD或DVD进行观赏,故事情节及音乐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The Sound of Music及Beijing Opera时,我总是采用相应的方法营造情景、创设氛围。有时,随着优美的旋律,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一首优美的乐曲、一段动人的旋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得到了美的享受。

2.引而不发,激发好奇,相得益彰

所谓引而不发是在学生对课文领悟已达到一定深度的情况下,教师采取点拨、提示、发问、假设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从而激发学生新的思维兴奋点。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真正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发”。只有“引”得好才能“发”得好。我在教The dragon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仁爱版九年级下册)一节接近尾声时,突然设问:Do you know how much about the great Chinese nation? What is on the Huabiao outside the Forbidden city? Can you retell the stories about ancient China?老师采用提问、启发、诱导、归纳及图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将新的语言项目与原有的语言知识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引发学生的种种猜想、判断理解,既收到了“课虽完而思不断”的审美效应,又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为祖国更加强盛而奋发读书,起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的作用。

二.进行审美教育能创造出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创造出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大脑不至于过度紧张。“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范围,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教师抓住语篇中的“扩点”进行补充和延伸,抓住语篇中的“异点”,促使学生联想,抓住“重点”进行概念性思维训练,抓住“焦点”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进行多样性思维。教师把学生引入“物我两忘”、“澄思渺虑”的审美境界中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佳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在教学中重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艺术鉴赏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为达到这一宗旨,在讲述每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讲述课文时,要注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调控策略。例如: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文章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语言及风格等,然后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通读文章,以达到对教材文字形式的理解,把文字形式的表象转化为视听觉的感知,再将一系列的个别事物、孤立的画面和意象组成彼此联系的整体形象,通过实践操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数学生平时喜欢体育运动,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获取了不少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顿时觉得有话可说,平时开口说英语的畏惧感消失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词汇,以帮助其解决表达中的困难,学生讨论十分钟后,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发言。①将教室设想为竞技场,将学生的座位设想为看台,教师发出指令(例如射击、举重等),学生表演;②把学生所处的位置设想成不同的赛场,师生做根据学生动作表演找地名的游戏;③让学生根据简易地图进行a stranger in Beijing与a policeman问路的对话。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成功的体验又使他们迅速、准确地获取了英语知识与技能。最后教师又以“Welcome to China.I will show you the way”为话题过渡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若干个教学活动高潮后又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以促使他们能及时回顾和整理所学的新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学生通过这些活动领悟了“奥林匹克精神”(Faster、Higher、Stronger)的核心,认识到奥运会不仅为体育健儿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竞技的平台,而且促进了世界人民友好交往与合作发展,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学生纷纷设想自己将如何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贡献。

2.在教学中重视创设一种研究气氛,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博闻强记和专业修养,挖掘出或易学易记,或感同身受,或意趣盎然,或发人深省的妙语佳句用于教学,因为“兴趣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1)幽默型。幽默的语言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所学语言知识心领神会。教师不妨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幽默感,特别在学生听得疲惫的时候,大声说:“Now,everyone,attention please!I have some good news to tell you.”这样,学生肯定会聚精会神、洗耳恭听。“We’ll have a day off tomorrow.”待学生高兴之后,补充道 :“Which is impossible.”这样,即使没有放假,学生也会喜欢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

(2)劝学型。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都留下了大量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值得后人反复咀嚼,铭记在心。培根的《论学习》中谈到:“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历代不少古训可用定语从句来表达而蜚声海外。如:He that travels far knows much.(行远者见识广。)

(3)感物抒情型。凝聚人生经验的隽永词句与触境伤怀的感悟,都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如“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and can’t last”(美有如盛夏的水果,容易腐烂,难以保持),提醒处于花季年龄的同学们宜珍惜黄金时代,莫辜负锦绣年华,让青春的花开得更加璀璨。

(4)趣味抢答型。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题目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比如:Name two things you can never eat for breakfast.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热烈、答案千奇百怪,一扫平常死气沉沉的压抑。最后公布答案为“lunch and supper”。答对者洋洋自得,答错者也欣然点头称是。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领域是非常宽阔的。美无处不在,无论是英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都应探索和研究审美教育,把美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悟美、净化心灵、培育美德、促进才智,学生的审美观将变得更加健康,审美情趣将更趋丰富,审美理想将更显深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