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片面性

时间:2024-05-07

冯桂宝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基础美术教育逐渐改变了之前一直以边缘学科和角落学科的身份而存在的历史,开始有了发展思维、培养情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与国际艺术教育逐渐接轨的良好势头。

一.教师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谈到美术基础教育的改革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谈到教师,他是与教育对象关系最密切的一个角色。对美术基础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改革,改变教育的束缚,树立良好的评价制度,从根本上重视艺术教育。

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引进中小学美术教师基础教育当中,对美术教师的吸纳进行改革,变原来的专业证书和大学的知名度方式为现场即兴讲堂和专业实践操作,在老师的选拔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实际能力,又要对教师的讲课与说解能力进行考验,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大程度的避免在招聘过程当中的弊端,对人才的吸收更大化,严格把握好教师第一关。

2.提高德育的地位

在美术基础教育当中,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正在发展和形成当中。因此,这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性和价值观,开拓他们的思维方式,注重思想的正确引导。而美术课程担当了基础教育当中这一重要环节,充当他们思想背后的精神支柱。因此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这是今天素质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改变教师的评价机制

在教师的教学环节当中,课堂的好坏与学生成绩成为评价基础美术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存在着很多客观因素。首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消化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不能保证学习时间,而更多的是不能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学生美术成绩的不科学性不能准确评判学生。而当今学校评价教师偏偏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严重打击了美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加严重挫伤了学生们的思维。因此,改变教师评价机制对于美术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来说,学生的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要逐步完善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制度,从深层次上解决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开拓学生美术视野。

1.引进非官方的学术观点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素质的拓展和思维开放性起到良好效果,美术教师应该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引进非官方文献资料和学术观点进行解构同一件事情,改变学生思维定势的观念。美术鉴赏和美术史本来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对于人文学科的多变性和语境形态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时,这种观点就不会仅有一个,而是多元化、多方面的。很多美术老师由于自身的学术水平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对同样的一件作品引入不同的学术观点,而这种教育方式让其进入大学之后,就很难适应那种开放的环境,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归根结底是基础教育存在片面性。所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观念,让学生产生怀疑的观点,与老师进行交流,更深层次的去探讨,这是很有必要的。

2.中外对比,博雅通识

对于学生们的知识,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性建议,而不是下达死命令。通过大量的阅读和鉴赏国外的艺术作品与图片之后,与中国的艺术进行对比。这二者不同体系下的比较,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传统的学术思想,拓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从根本上站到艺术前沿部分,接受更新的艺术思潮。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思想也应该引入到基础教育当中,采取“博雅通识”的艺术学习理论思想,中外对比的学习方法,在中小学的学习教育当中是很有作用的。

3.教育的评价制度需完善

在中国新的教育体制中,美术基础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而这当中,美术教育机制一直处于静态当中,没有得到更多的改革。面对目前形势,必须对艺术教育进行创新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美术教育评价制度当中,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准确的评价机制,是教育行政部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总结

总的来说,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内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是一种宏观的学习阶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