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庄 静
鲍川运老师曾提到:“口译教学应遵循口译技能训练的规律,围绕技能进行训练。”人类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作为一名口译员,无论是在交替传译、陪同传译还是同声传译中,都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迅速反应。因此,口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时,都是应用的短时记忆。但是,人类的记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会受到极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口译笔记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译员的口译课堂上,老师需要尤其注意口译笔记法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笔记技巧。
1.辅助记忆,减轻记忆负担。在正常的会谈和国际会议中,发言人通常会连续讲话三五分钟,正常人一分钟语速是120到150词之间,这样口译员接收的信息量就是400词到750词左右。而实际上,口译员在无条件储存信息的条件下,大脑可以记忆的信息是1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点,口译员的的记忆就会下降,正确率也会受到影响。
2.让学生了解口译笔记的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笔记,只有理解了讲话人的意思,合理的将讲话分为合适的意群,才可以做到三分笔记,七分脑记,准确的传达讲话人的意思。否则,只会导致误记、误译。
3.口译笔记具有临时性、个性化和逻辑性的热点。临时性指的是,一旦口译任务结束,口译员的笔记就失去了价值。个性化则是,每个口译员都有自己记笔记的风格和特点。逻辑性指的是,相同的意群和意思口译员会有自己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输出译文。
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面临如何讲清楚,学生面对如何记好笔记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口译笔记的概念,口译笔记的格式,以及口译笔记的实践三个方面分析口译笔记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案。
很多初学者容易把口译和速记搞混淆,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区分这一点。速记,是一种快速记录口语的方式。速记员会用一些符号或者代码把交际中的口语转化为视觉形式。速记的窍门是每个字符都有一一对应,是一种单一的语言形式。但是,口译实则不同。口译笔记是根据自己听到的源语的一种理解分化,作为辅助我们短时记忆的翻译活动。
口译笔记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口译员可以利用笔记优化记忆的结构和效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完成口译过程。这就需要有优化笔记格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形成自己的口译笔记格式。第一种是竖向延伸,这可以将信息竖向排列,便于目光移动,节省阅读时间。第二种是向右布局,这样可以给信息留白,有利于看清各个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种是横向分隔,这种笔记格式的好处是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意群之间的关系,帮助口译员迅速组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每一种笔记格式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大量练习,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笔记格式。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自身没有口译经验,习惯性照本宣科。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记教学法,让学生听录音、记笔记,再展示自己的笔记。其实离实际的口译场景相去甚远。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台前进行仿真口译模拟训练,并且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笔记的优劣。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紧张度,模拟现场口译紧张的气氛。对于学生而言,也应该增强自主性。三分笔记七分笔记,先理解后再记忆,这样有利于意群的完整度,也利于后期口译的输出。在实际的口译场景中,也是脑记为主,笔记为辅,教师也可以加大无记忆训练,提升学生的脑记水平。
笔记教学是口译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的笔记教学口译有效提高学生的笔记技能,提高信息转化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口译活动。本文从口译笔记的教学目的出发,探索口译笔记的原则和方法,梳理口译笔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提高口译笔记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在口译笔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如何提高口译笔记的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