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焦思维发展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初探

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新课标”的一个亮点是强调发展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学会从语文学习中汲取实践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三个策略:“重引导,关注思维逻辑训练”、“重过程,关注思维层次提升”、“重讨论,关注创新质疑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要依托教材中的议论文选文,帮助学生搭建一个逻辑思维提升的台阶。

关键词:思维发展 议论文 阅读教学

处于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就其内部因素来看,身心发展中的思维积极性较儿童时期有了较大的提升;就其外部因素来看,其对文学艺术的关注点从儿童时期的浅表化过渡到普遍揭示人思想及创造的议论性作品。在这一过程当中议论文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汲取知识的欲望。议论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其教学重点应落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议论文作为非文学作品的一种文体,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从一般的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这种文体重在对事情进行议论、对原理道理进行阐明,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手段,对客观事理及其规律进行分析、推理、论证,达到表达作者的思想及见解的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1]“新课标”的一个亮点是强调发展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学会从语文学习中汲取实践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在阅读中培养學生思维的三个策略:“重引导,关注思维逻辑训练”、“重过程,关注思维层次提升”、“重讨论,关注创新质疑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要依托教材中的议论文选文,帮助学生搭建一个逻辑思维提升的台阶。引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阅读能力,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为使阅读教学做到真正的高效、为使议论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思维培养作用,对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依据卫灿金教授在《语文思维培育学》中的相关观点,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重点在于抽象思维的发展。首先,形象思维的发展包括四个方面,即:表象的发展、再造性形象思维的发展、再现性形象思维的发展及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发展。其次,抽象思维的发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形式逻辑的发展,二是辩证逻辑推理的发展。其中形式逻辑的发展包括概念的发展和推理的发展;辩证逻辑推理的发展包括辩证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辩证判断的掌握和运用、辩证推理的掌握和运用。

一.部编本议论文篇目统计分析

为避免歧义,本论文将采用议论文这一概念名称并遵循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本语文网络教材培训的相关观点将议论文定义为囊括论说文、演讲、书信、杂文、随笔、社论、时评、学术论文等的一类文体。具体篇目以及相关教学要求汇总统计如下:七上《最苦与最乐》;八下《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九上《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九下《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驱遣我们的想象》共17篇。根据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及单元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纵向挖掘如下,并据此选择教学内容,以求达到初中生思维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结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征及选篇教学要求,对初中议论文思维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初步设计如下:

《最苦与最乐》是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初中生在第四学段第一次接触议论文这一体裁,七年级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对记叙文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对思维材料(即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并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在单元提示当中提到“通过精读了解某类文章的特点后去阅读许多同类的文章。”据此,可在教学当中依托这篇思维材料引入议论文概念,初步引入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让学生初步感受议论文论证语言的严密性。除此之外,单元提示中还提到“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并最终形成抽象思想。教学重点应该落在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

八年级下册的四篇议论文都是以演讲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这个单元是以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的。这一学年的议论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在思维方法上对初中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及概括的训练,还要在在思维形式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即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概念,阐释概念的能力。随着议论文阅读教学的逐步加深,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概念的抽象本质特征,并初步具备对较熟悉的概念进行辩证理解和简单阐释。在单元提示当中提到“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了解演讲词的写法,学会撰写演讲稿。掌握演讲技巧,尝试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在实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据此不仅要求在思维方法上对初中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及概括的训练,还要在思维形式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即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概念,阐释概念的能力。随着议论文阅读教学的逐步加深,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概念的抽象本质特征,并逐步具备对较熟悉的概念进行辩证理解和简单阐释的思维能力。

九年级上册的两个论证单元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上呈现出递进式的要求。首先,教材编者对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共提出两个宏观的要求:1.了解议论文的特点。2.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据此,将这一单元的思维训练目标与八年级下册的思维训练目标向衔接,同样将重点落在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概念的抽象本质特征,并逐步具备对较熟悉的概念进行辩证理解和简单阐释的思维能力。其次,在第五单元的单元要求中除了对第二单元有一种呈上的作用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即单元要求中的“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辩证掌握和辩证推理能力的训练。

九年级下册的四篇选文都是以文艺性随笔的方试呈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来看是议论文阅读思维培养的一种新形式。这一单元共提出三点要求,即:1. 阅读时要注意了解作者观点,学习思辨方法。2.发现疑难问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3.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方法,迁移运用的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与前两个学年相比跨度较大,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各种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渴望向外界传达自己的独立思想。据此可将教学重点落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训练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培养,与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内涵相衔接,求得学生思维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二.部编本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重引导,关注思维逻辑训练

思维逻辑训练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一个是形式逻辑思维,另一个是辩证逻辑思维,这两个阶段与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是密不可分且相互依存的,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思维习惯。形式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基本包括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抽象和概括的方法以及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基本包括辩证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以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为例,具体结合学生学情及单元要求,可对这一学年学生的思维逻辑训练重点落在形象逻辑思维训练这一思想方法层级,以其中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为例:

环节一: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训练

实施设计:

1.作者是怎样得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的?请跟随老师一起画出这一部分的思维结构图。

2.作者是怎样的出人生最乐的事是什么的?请小组合作画出这一部分的思维结构图。

明确:

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

设计依据:一般说来,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对事物的分析,所謂分析就是将完整的事物逐层逐块的切分开来,仔细的进行解构以获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然后在获取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进而得出对一类观察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括本质认识,也包括对事物不同属类间关系的认识等等。

环节二:抽象和概括方法的训练

实施设计:作者在文中是怎样阐述责任与苦乐之间的关联的?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明确:首先,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人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其次,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苦不堪言;最后,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设计依据: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是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之上的,人类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之后,得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而在头脑当中形成一种关于本质的表象认识,在处理这种表象认识的过程当中,人脑不断地将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从原始的思维材料当中抽取、汇总起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性认识。

环节三:比较和分类方法的训练

实施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作者提出的“苦乐循环”的个人理解?

明确: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作者所说的何为苦乐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尽量做到论证严密,将语文学习、思维训练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设计依据:从本质上来看,比较相当于一种高级形态的分析和综合,而分类的操作离不开比较这一基础分类。分类的实质,就是确定对象之间种和属的关系和联系。[2]只有经过了这一阶段,大致上才可以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进行到了本质认识阶段。

(二)重过程,关注思维层次提升

根据卫灿金教授在《语文思维培育学》中提出的相关观点,抽象思维的发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形式逻辑的发展,二是辩证逻辑推理的发展。并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两个单元的编写可以确定这一阶段聚焦思维的议论文阅教学点应该落在学生思维由形式逻辑向辩证逻辑的过渡训练,并具体分别对应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下面就以这几篇课文的部分教学环节设计为例:

环节一:形式逻辑中概念发展和推理发展训练

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为例,设计教学活动如下:

实施设计:

1.作者是如何在文章当中围绕论题——敬业与乐业进行论证的,都提出了哪些相关概念呢?试着为这几个概念下个定义。

2.文章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引用了百丈禅师与孔子的例子;在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也进行了相关叙述。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有说服力且鲜活的例子对这两个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论证。

明确:

1.依次提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这几个概念。

2.以“有业之必要”为例:“业”是人生而存在在世界上所躲不过绕不开的必要活动之一,其一为生存之必要,其二为生活充实所需,其三为经济之来源。

设计依据:学生理解概念是灵活运用概念的一大基础,在不断地概念运用当中学生能够逐渐加深自己对概念的认识,甚至可以产生出新的认识。因此,以思维训练为导向的议论文阅读教学训练必须要在提高学生概念理解力的同时,逐步掌握下定义或者是概念说明的能力。要求严格的推理应该是在集合了几个相关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对这几个相关概念的不断阐述和分析论证,推理得出一个新的决断或判断,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认知范畴之内,结合自己所有的思维材料产生一个观点,然后再运用推理这一过程去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环节二:辩证逻辑推理的中辩证概念、辩证判断、辩证推理训练

以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实施设计:本篇文章是一篇驳论文,那么它与正面论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明确:鲁迅先生看透了反动派论点的实质,通过对反动派荒诞的推理方法的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立下全文驳论的观点。课文在论证问题的过程当中采取了一分为二的科学论证,破立结合的恰到好处,逻辑性十分严密。

设计依据:辩证逻辑要求我们在了解事物的时候必须先去研究和把握事物的总体,然后从事物自身矛盾的发展进程去观察事物本身,进而得到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注意到事物表面的联系,并得出相应的辩证判断和思考,也基本具备了由个体到大类的特殊性辩证判断思维,但是发展的还不够完善,这就要就表示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时候充分考录到学生思维发展的层级性,努力做到与九年级下册的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相衔接。

(三)重讨论,关注创新质疑教育

以九年级下册

实施设计:有人说培根先生的文章当中包含有毫不掩饰的贵族立场及某些近乎市侩学的功利主义思想,你赞同吗?

明确:这种问题的设计意在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设计依据: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质疑教育的重点在于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教育,并在思维教育中渗透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辩证判断推理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要依托部编本教材中的议论文选篇,帮助学生搭建一个逻辑思维提升的台阶,引导学生在议论文的阅读学习过程当中养成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并与高中阶段的核心素养发展相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作者介绍:胡佳莹,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