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里夏德·许尔森贝克研究评述

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里夏德·许尔森贝克(1892-1974)是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坛的重要作家,一生经历极为丰富,除达达主义运动共同创始人的身份,还是船医、记者、游记作家、心理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多次到访中国。许尔森贝克的文学创作可分为达达主义时期和游历时期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作品主要受到德国本土的日耳曼学界的关注,更为丰富的游历时期创作则引起了国际日耳曼学者和汉学家的共同兴趣。前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存在聚焦不够和结论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分析许尔森贝克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尝试为下一步对作家进行总体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许尔森贝克 达达主义 游历时期 总体研究

一个世纪之前,达达主义运动在瑞士的苏黎世兴起,在这个战争中幸免于难的城市里聚集了大批有思想的流亡者,1916年,24岁的德国人里夏德·许尔森贝克(Richard Huelsenbeck)逃脱兵役来到此地,旋即与胡果·巴尔、特里斯坦·查拉等年轻人共同创立了达达主义,被称为“达达大师”和“达达主义的鼓手”。

1917年初,烽烟渐熄,许尔森贝克将“达达”带回柏林,创立柏林达达主义,主张艺术明确介入生活,反对既成的社会文化体制,并由此展现出一种激进左翼的姿态,发展出一种非意识形态的“感情共产主义”。[1]以政治反抗为特色的柏林达达选择向现实开战,轮番与斯巴达克派和共产党人一起搞运动,发行系列评论刊物,由于当局的不断干预,这个集团才逐渐瓦解。[2]1924年,不甘于沉寂的“达达大师”踏上“巴西利亚”号货轮的甲板,开启了他为期十年的游历时期,期间足迹遍布全球。1936年许尔森贝克携家人逃离纳粹德国,去往美国。二战过后,他不断以“达达大师”的身份往返欧美,关注达达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并于1969年重返欧洲,定居在达达主义的诞生地瑞士,直到1974年逝世。

一.里夏德·许尔森贝克的創作情况

许尔森贝克逝世三年后,英国科学院、德国汉堡文化局和汉堡学术基金会共同为其编纂作家文献目录,这部目录是对其作品进行整体研究最重要的基础,特别是为研究作家游历时期的作品铺平了道路。遵循作家的人生轨迹,目录出版者之一富尔纳在其1983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中将这位“世界达达大师”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1916年至1920年创立达达主义并参与相关运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作品为达达主义的诗歌和小说,以反叛的“语音诗”和激进的政论性宣言闻名;

第二阶段:1924年至1933年作为船医和通讯记者的游历阶段,期间作者写下了数量庞大的时事报道、通讯稿和报纸杂志文章,发表长篇游记作品《看见非洲》、《跃向东方》和三部异域风情基调的长篇小说《中国吃人》、《梦想巨大幸运》及《黑点儿的太阳:来自热带的爱情故事》。①

第三阶段:1936年流亡美国后发表过心理学专著并持续关注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写过数量可观的文学评论。

目前学界对许尔森贝克的研究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因其第三阶段的写作并非以文学作品而是以心理学著作和文艺评论为主,故未引起关注。对达达主义创作阶段的研究集中在德国学者的专著中,作家游历时期的作品则成为国际日耳曼学者和汉学家的共同研究对象。

二.达达主义时期(1916-192

0)作品研究评述

第一部专门研究许尔森贝克的专著即是上文所提富尔纳的博士论文,该研究“作为文学达达主义研究的一部分”,聚焦许尔森贝克创作的第一阶段,梳理了作家该阶段的全部作品和文学行动,探究“许尔森贝克对达达主义运动总体现象的特殊贡献”,界定其在德语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以此厘清达达主义运动的时代意义和作用。在此专著发表之前,关于许尔森贝克的研究较为松散,作家常常在对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研究中被述及,但未进入研究者的核心视野,此类研究成果大都被富尔纳详细梳理过,本文不再赘述,只是有一部较重要的研究专著被遗漏了。

本文作者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洛塔尔·鲍曼(Lothar Baumann)早在1977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是关于许尔森贝克达达主义时期作品研究的最早著述,也是唯一一部先于《许尔森贝克目录》出版的专著,鲍曼以胡果·巴尔、许尔森贝克和库尔特·施维特斯为例,研究德语文学中达达主义叙事作品,研究不但给予了许尔森贝克空前的篇幅,甚至专门提出了“许尔森贝克式的达达主义理论”,指出他与其他达达主义作家的不同之处,认为其创作紧密关注德国市民阶层所处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对其作品的阐释应更多地放入时代背景中去进行。鲍曼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达达主义时期作品研究的一种转向,成为70年代与80年代三项许尔森贝克研究成果的一个连接点。②

90年代又出现了一部研究许尔森贝克的重要专著,作者嫩策尔(Reinhard Nenzel)将研究内容界定在许尔森贝克1913至1916年间的作品和文学活动,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视角对作家达达主义时期创作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重新评估整个德国达达主义文学运动的历史意义。这部专著是关于许尔森贝克1916年前生平和创作的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作品,既是一部研究专著,又是一部许尔森贝克的传记作品,推出后,关于许尔森贝克的达达主义阶段创作的研究空间变得非常狭窄。

三.游历时期(1924-1933)作品研究评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日耳曼学届开始集中涌现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德语文学中中国元素的梳理来探究和描绘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中国学者中,李昌珂1992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梳理了1890-1930年间的中国主题小说,介绍了《中国吃人》的故事情节,并将其与安德烈·马尔罗的中国主题小说《征服者》做了比较研究,该研究还突破《目录》的界限,发现了许尔森贝克1932年发表在亚特兰蒂斯杂志上的另一部中国主题短篇小说《煤工利普卡的命运》;张振环1993年的博士论文梳理的则是1890-1945年间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关于许尔森贝克的研究部分与李昌珂的研究基本重合;柳维坚发表于2007年的专著关于许尔森贝克部分的研究较上述两部博士论文更为详尽,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对许尔森贝克的“中国小说”进行了文化研究,强调了东方文化对许尔森贝克的启发。

在其他国际日耳曼学者中,裴基中(Ki-Chung Bae)199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以德布林的《王伦三跳》、诺伯特·雅克的《上海大老板》和许尔森贝克的《中国吃人》为例,评述了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德语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古风化-妖魔化-去幻化”的变迁过程,同时提到游记《跃向东方》与小说《中国吃人》的互文关系;关于这种互文关系的补充研究则是裴基中在2002年发表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兰德尔(Marco Raindl)受到裴基中的启发,在2003年的发表的论文中集中研究《跃向东方》一部作品,并将其与同时代的其他游记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区别,阐发出一种许尔森贝克式的游记文学批评纲领;施特莱姆(Gregor Streim)另辟蹊径,在2011年的论文中,从“苦力的觉醒”切入,以许尔森贝克、霍里策、基施三位作家的中国书写为例,梳理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旅行报道中的中国苦力形象。在国际日耳曼学的最新研究中,徐芳芳关于1898-1949年间德语文学中上海形象变迁的博士论文分析了许尔森貝克的《中国吃人》与《跃向东方》中的上海形象。

在众多德国汉学家梳理德国与东亚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中,许尔森贝克的《跃向东方》和《中国吃人》被提及,但作品仅作魏玛时期异域风情基调研究的佐证材料而未被专门分析。许茨(Erhard Schuetz)发表于1995的论文是唯一提及《看见非洲》的研究成果,但也仅被一笔带过。

值达达主义运动百年纪念之际,德国文学界开展了新一轮对许尔森贝克的纪念活动和研究,但正如上文所述,对许尔森贝克达达阶段创作的研究已经较为详尽,而对其游历时期作品的研究群体虽更为广泛,却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方面存在局限,作家该时期的游记、旅行小说和大量的社会评论、文艺评论、传记通信尚待分析评述,鲜有论者将许尔森贝克现存于档案馆的大量报刊文章做系统性整理和判读,未见有论者将其该时期作品做总体性研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文学发展呈现出了与众多历史事件的交汇,折射了各种社会变迁因素对文学形态的塑造,反映了文学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多重互鉴以及文学自身的转型建构,因而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许尔森贝克的游历时期恰与此时期高度重合,对作家该时期创作的总体研究应该成为德国魏玛时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小说连载于1934-1935年,创作背景是作者1933年最后一次远行经历,因此也应归入游历时期的作品。

②此处所指的70年代的两部研究成果是汉斯·格奥尔格·肯珀1974年出版的《从表现主义到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文学导论》以及他在1975与维埃塔联合出版的表现主义研究文集《表现主义(德国20世纪文学)》。80年代的研究成果是指埃克哈德·菲利普在1980年出版的达达主义研究文集:《达达主义》。

注 释

[1]理查德·谢帕德.德国表现主义[C]. 现代主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63.

[2]罗伯特·肖特.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7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16WLH41)/湘潭大学科研启动费项目(2021BSQDF06).

(作者介绍:于陆,博士,现任职于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