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一个时代的温柔回望:评《小小小小的火》

时间:2024-05-07

郭 燕

《小小小小的火》是华裔美籍作家伍绮诗继2014年《无声告白》大获成功后,于2017年推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书出版后即获得了包括“2017美国亚马逊年度小说”“2017《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2017Goodreads年度图书”等奖项在内的27项年度图书大奖。其中《纽约时报》的书评称赞此书“极端、剧烈、炽热,令人心碎不已,比《无声告白》更胜一筹”。

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的西克尔高地为背景,讲述了从祖辈起便居住在西克尔高地的理查德森太太一家和其房客米娅母女从陌生到了解,并最终因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不欢而散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的西克尔高地正是青少年时代的伍绮诗生活的地方,她在访谈中也曾提到,书中的穆迪和珀尔有她身上的影子,而理查德森太太和米娅都是她曾经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因此可以说《小小小小的火》是她对自己在西克尔高地成长经历的反思,也是对那个年代的回望。小说的语言沉静细腻,人物形象立体生动,情节耐人寻味,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试从选择的代价、种族主义的新特征和个人的精神成长三个层面分析小说的内在意义。

一.选择的代价

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路》就表现出人们在人生岔路口面临选择时的犹豫不决,因为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然而选择不可避免,只有真正从心所欲才能承受选择的代价。

小说的故事设定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西克尔高地,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聚居的市镇,相较于美国其他地区更为富有。西克尔高地作为全国第一批先规划后建设的市镇之一,最突出的特色是热衷于规划,正如这个市镇的座右铭——“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在西克尔高地,事无巨细,均有规划。

西克尔高地关于凡事都要提前规划以求达到完美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这里的居民,从祖辈起就定居在西克尔高地的理查德森太太便是一个将规划做到极致的人。她在高中为校报工作时就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记者,在进入丹尼森大学后不久就遇到未来的丈夫比尔·理查德森,两人迅速确认恋爱关系并开始了对未来的规划,包括毕业后定居在西克尔高地、生许多孩子等等,最终两人认真完成了规划的每一步。理查德森太太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每天早上吃二分之一量杯谷物片,每顿晚餐喝一杯红酒,每周上三次有氧操课等等。理查德森太太觉得自己的生活完美,因为她“住着大房子,子女安全快乐、受过良好教育”。

然而理查德森太太的新房客米娅和女儿珀尔却追求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米娅是一名独立艺术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追求工作和生活上的绝对自由。她的主要工作是摄影,但是与其他摄影师不同的是,米娅把摄影本身看为一种工具,她的目的是把拍摄的照片按照自己的喜好通过各种手法进行加工,营造出特定的效果。她对作品的唯一要求就是让自己满意,有一次她甚至把自己前后忙了一个月的一组照片烧掉了,只因为她觉得“效果不好”。米娅把自己保留下来的照片通过纽约一家画廊的老板安妮塔出售,若不能售出好价钱,她就会通过打零工来维持和女儿的基本生活,若照片能售出好价钱,她便会停止打工,专注于创造新的作品。每当在一个地方的创作灵感枯竭时,米娅便会和女儿带上她们简单的行李,驱车前往下一处寻找灵感。米娅的生活也许在其他人看来比较清苦,但是她自己却是乐在其中。

然而无论是理查德森太太还是米娅,在选择当下生活的时候也都各自付出了代价。理查德森太太曾有机会和自己一直喜欢的男生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她更担心“邻居、老师和朋友会怎么看她”,最终她哭着拒绝了那个男生。她也有机会成为克利夫兰的严肃报纸《实话报》的记者,但是她贪恋西克尔高地安逸的生活环境,也被自己的家庭规划所束缚,最终只能在西克尔高地当地的一家报社报道那些琐碎的日常新闻。而米娅随心所欲的半流浪式艺术家生活使女儿珀尔成了她说走就走的牺牲品。珀尔因为经常转学没有什么朋友,也因为母亲经济上的拮据而变得安静而羞涩,所以珀尔最初接触到理查德森一家时,就立刻被这个大家庭所代表的安稳闲适所吸引,也为理查德森家的孩子们因为经济条件优越而造就的自信而着迷,以至于一放学就往理查德森家去。珀尔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让米娅很不安。

人生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能够在回望自己的人生时没有后悔和遗憾,而这也是理查德森太太和米娅的差别所在。理查德森太太曾经有机会去过自由的生活,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她放弃了,因为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因为坚信只有规划才有美好的生活,却没有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而当她看到米娅毫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由地生活在传统的条条框框之外时,理查德森太太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一直以来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也对米娅的随心所欲愤愤不平。相反,米娅则是一直听从内心所想。她从小就对摄影着迷,不惜违背父母意愿坚决选择了纽约美术学院,哪怕这意味着她需要通过做几份兼职赚取生活费。对艺术的追求对她而言至高无上,与之相比,舒适安稳的物质生活则显得无足轻重。正这种舍,使她能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轻装简从,心无旁骛。

二.种族主义的新面孔

美国虽然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由于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心理由来已久,种族歧视一直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弊病。伍绮诗的父母20世纪60年代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异己的生活环境使她对自己的身份一直有清醒的认知,对其他少数族裔的生存状态也更加关注。她在小说中不仅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人的不同生存状况,还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处境。那时的美国经过民权运动的洗礼,并受到政治正确观念的影响,种族主义呈现出新的特征。

小说中西克尔高地的居民积极践行政治正确的原则,比如通过向白人家庭提供贷款,鼓励他们搬进黑人邻居中间,或者直接制定规则,禁止白人家庭卖房子,防止白人居民搬走。西克尔高地积极营造出各少数族裔和平共处的进步形象,然而事实却如理查德森太太的儿子穆迪所说,“这里人人都有种族歧视,唯一的区别是,我们假装没有。”这在内向胆小的黑人小姑娘德雅的经历中得到了印证。德雅的母亲是护士,父亲是仓库经理,她和父母住在西克尔高地最南端的小房子里,地理位置上的疏远暗示了这个黑人家庭在社会中与主流社会疏离的状态。德雅是学校乐队成员,父母来观看她的演出时,总是坐在没几个观众的后排,而且从来不和其他家长聊天。一次乐队排练课上,宿醉的乐队老师彼得斯夫人借批评德雅拉小提琴的手法不对而对德雅撒气,甚至说出“难道你听不懂我说话吗?需不需要我用黑人英语再给你解释一遍?”这样政治不正确的话。由此可见,由于奴隶制曾在美国长时间存在,以至于美国黑人面临的种族歧视和偏见已经积重难返,不会随着制度的废弃或者民权法案的颁布而消失,因为歧视和偏见“基本上已经化为下意识习惯和非理性冲动的旷日持久的变态心理。”由于受到法律的明令禁止和政治正确这一原则的约束,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有所收敛,但是美国主流社会观念中的歧视还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

相比美国黑人,由于亚裔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和职业道德,很多人通过个人努力进入精英行列,因而被称为“模范少数族裔”,但是亚裔群体依然在教育、就业、升迁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在小说中,关于华裔女婴周美玲的生母贝比和养母麦卡洛太太争夺抚养权一案的聆讯就体现出美国主流社会对于亚裔群体的歧视同样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习惯。

当艾德·林问麦卡洛太太是否给美玲读过描写中国人的书籍时,麦卡洛太太自信地讲到《五兄弟》这本书,然而这本书里的人物不仅留着辫子、戴着苦力的那种帽子,眼尾还向上倾斜,显然是被丑化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华工形象。无独有偶,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骆思典在南加州一年一度的亚洲论坛上指出,“目前美国市场上相当畅销的书籍,充满了对中国的怀疑和不确定,当今美国人对华人的认识尚停留在19世纪的水平。”时隔将近百年,贬低华人形象的书籍依然在美国被人们广泛阅读而没人觉得有任何不妥,这也反映出美国主流社会对于亚裔群体的偏见已经习以为常,即便亚裔群体越来越多地在美国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并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也尚未能扭转这种偏见。

三.个人的精神成长

小说开篇提到了西克尔地区人们当年在热议的两件大事:春天的时候是华裔女婴周美玲的监护权之争,夏天的时候是理查德森太太的小女儿伊奇一把火把自家的房子给烧了。随着小说情节的逐渐展开,这两件事的前因后果得以呈现,它们承载的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也逐渐清晰。

中国姑娘贝比在得知麦卡洛太太收养的女儿可能是自己急于找回的女儿美玲时,当即上门找麦卡洛太太想要回女儿,但是却被断然拒绝。贝比绝望之下来找米娅求助,这时的贝比言谈“像个没长大的小孩”。米娅鼓励贝比坚持下去并告诉贝比通过将此事曝光,进而赢得舆论支持,对麦卡洛一家施压。在随后的聆讯中,贝比一方和麦卡洛太太一方各执一词。贝比的律师艾德·林认为贝比是孩子的生母,当时把美玲放在消防局门口只是因为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不想连累孩子,并非有意抛弃,而且麦卡洛夫妇作为一个传统白人家庭抚养一个华裔女婴并不合适。麦卡洛太太的律师则强调贝比居无定所,时而入不敷出且孤身一人,而麦卡洛夫妇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阶层,可以给美玲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法官在反复权衡后,最终将美玲判给了麦卡洛夫妇。得知判决结果后,贝比嚎啕大哭,但是这段时间与麦卡洛夫妇争夺女儿抚养权的经历已经让她明白,只要自己不放弃,就还有一丝希望,而米娅安慰她的一句话“你永远是她母亲。没有什么能改变这一点”更是像一针强心剂注入贝比心中。对女儿强烈的爱在贝比身上激发出巨大的潜能,使她不再是向人求助的弱者,而是变为主动出击的强者。她在判决当晚买了一张返回中国广东的机票,然后守在麦卡洛家后门的黑暗处,等麦卡洛夫妇睡下后,她悄悄从后门溜进来抱走女儿美玲,随即奔往机场,成功将女儿带回国。从不知所措到坚决果敢,对女儿的爱成就了贝比的成长。

和贝比不同的是,理查德森太太的小女儿伊奇一直非常有主见,且嫉恶如仇只是因为受制于家里有形和无形的规则而苦闷。她因为在课上看不惯乐队老师彼得斯夫人欺负她的朋友德雅,当即抓住彼得斯夫人的琴弓掰成两截,扔到彼得斯夫人脸上。由于伊奇拒绝告诉校方和家长这么做的原因,受到了停课三天的处分。米娅的善意和友好使得伊奇愿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然而让伊奇出乎意料的是,米娅问她打算怎么办,伊奇第一次想到自己不能只生闷气,还可以采取行动。最后伊奇根据米娅的暗示,联合珀尔和穆迪用牙签将全校的锁眼堵住了,而彼得斯老师在这次事件中因为尿失禁而成为学生们的笑柄,也算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件事在伊奇心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她知道了面对不公正时,自己可以有所作为,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后来米娅母女的离开使她发现自己家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背叛或利用了米娅和珀尔:姐姐莱克西做人工流产时为避免被人发现而冒用了珀尔的名字,哥哥穆迪作为珀尔的好朋友却背叛了珀尔,父亲为麦卡洛一家作辩护律师从贝比手中夺走美玲,母亲则是违约将米娅母女赶走。伊奇深感她的家人在完美的表象下满是缺憾和虚伪,他们应该受到惩罚。经过一晚上的筹划,伊奇趁哥哥姐姐不在家,将汽油泼在他们的房间并点燃,随后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家,准备找寻米娅和珀尔的足迹,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四.结语

伍绮诗离开西尔克高地后,在美国其他城市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使她能够重新审视那个时代西克尔高地的人和事———它虽然是一个进步的市镇,但在完美的表象下却有着许多不完美,中产阶级在光鲜的外表下过着拘束的生活,看似和睦相处的不同族裔却是暗生嫌隙。小说的开篇引用的一则杂志文章写道“西克尔高地的人和美国其他地方的人差不多”,这就意味着西克尔高地不只代表一个市镇,也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在距离小说中的那个时代将近20年后,这本书依然引起了美国读者的强烈共鸣,不但因为书中反思的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因伍绮诗细腻温婉的笔触而成为对一个逝去年代的温柔回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