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彦林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区域涵盖两湖及江西地区。湖南以及湘鄂川黔边界,系楚故地,楚地巫风盛行,素有“百神”之称。加之楚湘一带,山多林茂,交通受阻,开发较迟,文化稍为落后。楚人民风淳朴而又善于幻想。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便是楚地的代表人物。在漫长、黑暗的时代,很多人试图求助于神的庇护,寻求解脱、慰藉,并且编织大量的神、道等的传说,有一些便成为傩俗,形成岁时节日中的习俗活动。在明清时期在湖北江汉平原一代盛行的“急脚子”,就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反抗以及对善良、古朴禀性的执着追求。
“急脚子”是我国延续几千年之久的古代傩文化的遗存。“傩”,古代腊月驱逐疫鬼、拔除不祥的迷信仪式,是原始的巫舞之一。驱傩习俗可以追溯到皇帝时代。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云:“子游岛问于雄黄曰:今人逐疫出魁,击鼓呼噪何也?雄黄曰:黔首多疫,黄帝氏立巫咸,使黔首鸣鼓振铎,以动心劳形,发阴阳之气,击鼓呼噪,遂以出魅。黔首不知,以为祟魅也。”鸣鼓振铎这种剧烈活动能活动筋骨,振奋精神,有助于发散体内病邪,人们却认为生病是鬼魅作祟,故将此俗为驱鬼之俗。《礼记·月令》有:“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驱寒气。”傩礼最初由朝廷举行,称为“国傩”或“大傩”。《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高诱注:“国人傩,索宫中区隅幽暗之处,击鼓大呼,驱逐不祥,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九门,三方九门也。嫌非王气所在,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故曰‘以毕春气’也。”以后,由民间举行的称为“乡人傩”,“国傩”相对比较神秘、庄重,而“乡人傩”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程式的舞蹈动作,娱乐成分比较多,逐渐向舞蹈演变。
乡村举行傩祭,“索室驱疫”同古人鬼神信仰有关。汉蔡邕《独断》:“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卷十六亦记述道:“昔颛顼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于是正岁命方相氏,帅肆傩以驱疫鬼。”颛顼有三个儿子,死了变成疫鬼。其中一个小鬼出没于人们的房子里,经常惊吓小孩。于是人们在正月里举行傩祭,进室驱除疫鬼,使其没有藏身之所,以求家户平安。
“急脚子”最大的特征就是戴着面具扮神驱鬼。戴上面具不仅重塑人的面貌,还意味着灵魂附体,具有了驱除鬼魅神秘功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它标志着人类艺术已从模仿、写实向着象征、想象方面跃进。民间戴着面具扮神驱鬼,到后来逐渐改用色彩墨汁涂在脸上,与戏剧脸谱的性质相同了。如《关公斩妖》戏剧主题是驱邪魅,与行傩类似。
“急脚子”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串家走户,比户致祝”。清光绪八年《黄冈县志》:“人朱衣、花冠、雉尾,执旗鸣锣,俗名‘急脚子’,比户致祝,大抵法沴祈福之语。”清乾隆二十八年《武昌县志》:“‘社日’,乡人设牲禮以祀土神,少长咸集饮焉,春秋再举,今亦寝废矣。傩以逐疫,一人朱衣花冠,雉尾执旗,俗名‘急脚子’,众鸣锣随之,比户致祝,皆《荆楚岁时》之遗也。”人们建造房舍,是为了抵御自然界和社会上敌对势力的侵害。《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但是,这一屏障并不能完全消除各种灾害带来的困扰,于是人们便产生了疫鬼入室作祟的幻想。“串家走户,比户致祝”的傩祭便由此产生。
明清沔阳州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洪湖等地。沔阳当地至今有流传一句顺口溜:“两脚两手,四眼两口,普天下冒得,只有沙湖沔阳有”。“四眼两口”指人戴的面具,“普天下冒得”说明“急脚子会”是沔阳的一种独特的祛疫习俗。清光绪二十年《沔阳州志》:“沔俗五月节作“急脚子会”,三十六人蒙面具,朱碧辉煌,形状诡异,执旗鸣金,遍走城乡,仿古傩礼之遗。”走家串户可以驱除恶鬼,送来吉祥,所以也叫“吉雀子”。傩祭一般四人一组,头戴木刻头像,面目狰狞,头后插两支野鸡毛,身穿黄布衫,腿打篮布裹腿,脚穿麻耳草鞋,手持黄旗一把,敲锣击鼓,串家走户,在每家屋里走上一圈,从神案上取走利市或一盅米。而古老的傩文化是何时传入沔阳的?《沔阳县志》有记载:“明代成化年间的南京户部尚书傅颐,以三国时的英雄好汉为模范,用桃木雕刻成45个面具,交给一位姓蔡的秀才,让他走家串户,兴起“急脚子”习俗。
“急脚子”是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存。
南北朝时期,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初八,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这种戴着特制的面具“逐疫”并获取回赠的民俗近似于“急脚子”习俗。
宋代,乡村举行傩祭,出现了“打夜胡”行傩活动,习俗活动形式也是将赶鬼驱邪与上门乞讨结合起来,与“急脚子”逐户驱鬼并沿门乞讨基本类似。
“急脚子”习俗正式在湖北沔阳地区兴起大约从明代成化年间开始。《沔阳县志》中对此的调查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南京户部尚书傅颐倡导兴起走村串户玩“急脚子”。
清代的“跳灶王”之俗,其实也是行傩。跳灶王《清嘉录》卷十二云:“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男乞丐扮成灶公,女乞丐扮成灶婆,都是灶神,能驱逐鬼邪。“跳灶王”的乞丐所扮演的神灵,不仅仅是灶神,还有扮演钟馗等其他神灵。《吴门岁暮杂咏》:“吴中以腊月朔日行傩,市井乞儿结队扮灶公灶婆,或以敝袍涂抹变相,装成鬼判钟馗,沿门跳舞,继以嘲诨,争相店肆索钱,至二十四日止,《坚瓠集》谓之‘跳灶王’”。民间行傩,其实是乞讨食物和钱财的手段而已。《邗江三百吟》:“丐者一人头戴红纸贴金帽,手持竹竿,口喝来得早、大元宝诸语,一人但应声曰好。腊尽春初,沿门跳而乞钱与食曰‘跳灶王’。”《江乡节物诗》:“丐者至腊月下旬,涂粉墨于面,跳踉街市以索钱米谓之‘跳灶王’或即戴记季冬大傩之遗意与。”
“急脚子”原是傩俗中的一种神圣的驱邪赶鬼仪式,在湖北江汉平原地区,与花鼓戏、皮影戏等世俗艺术相结合,功能上既能满足人们驱鬼祈福的愿望,也能体现民众娱乐精神,这也与汉江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
“急脚子”是古老傩文化在民间沿袭下来的古朴因子,楚地巫风炽盛。《汉书·地理志》有言:“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再加上佛、道二教的影响,故而信鬼、崇巫之风代相递传。现在对“急脚子”的定义是急行传送书信或探送情报的人,也叫“吉雀子”。“急脚子”的最大特征是快步疾走,走村串户送来急信。人们就想在端午节疾走驱逐鬼神、祈求平安清吉。“急脚子”是荆楚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是传统“荆楚傩舞”的又一代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