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邢人俨
对毛戈平来说,成名后最重要的机会是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员化妆。面对全世界投来的目光,他和团队要完成全场一万多演员的妆容,古装造型还要先戴头套,这意味着他必须组织一个庞大的化妆师团队完成这项任务。
当时他的化妆团队有七百多人。
像唐朝仕女群舞这样的节目,演员有600人,毛戈平团队在后台每化一个妆都必须掐着时间,眉毛几秒钟,眼睛几秒钟。导演组的要求是,每个演员必须在20分钟内完妆,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每天练习,可不管怎么练,也要40分钟才能化完。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流水线化妆,每个化妆师专攻一个项目,但就算这样,化完一个妆也要30分钟。最后他们想出绝招,发明出类似模具一样的东西,先盖在脸上再化妆,前后练习将近半年,终于把每个妆控制在了20分钟内。
当时的鸟巢后台有一万多演员,化妆间里既没桌子也没有镜子,化妆盒都没地方放。毛戈平团队发明了“手臂工作台”,一只护腕,所有需要的彩妆盒都用胶带固定在手臂上。
开幕式很顺利。这或许也是他作为化妆师最接近自己想要的荣耀感的时刻。
毛戈平从没想过成为化妆师。在那个专业化妆师概念还没有形成的年代,化妆师只是剧团和电视台的过客。一个偶然的机会,毛戈平所在越剧团的化妆师生病,领导让他临时代班,他不仅完成了3个月的巡回演出,还让领导意识到,越剧团需要一名男化妆师,化妆之外还能干体力活。那时,毛戈平觉得做化妆师也挺好,演员到了四五十岁还面临改行,但化妆师越老越有经验,职业生命力也许会更久一点。
他告诉父亲。父亲是军人出身,一直认为化妆是女孩子干的,男孩子怎么能干这个。1984年,毛戈平还是从编制内的越剧团演员,正式转行到了舞美队,化妆到今天,将近三十年。
第一次接触化妆还是在艺校演出期间,看老师化妆。那是清一色的戏曲妆,眉毛画得浓且粗,眼角吊高。他从这样的戏曲妆开始学起。“越剧这个剧种在化妆上特别唯美,有江南的感觉,包括红楼梦、梁山伯祝英台。越剧跟京剧不一样,在化妆上跟生活中比较接近,更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装戏里的形象。”
当时,老师告诉毛戈平,越剧很优美,越剧里的女孩子也应该是典雅的,这就是他们要创造的形象。“女人是水做的,就是要典雅。戏曲给了我对女性形象的第一个认知,到今天都带有这种审美。”
后来,他给饰演武则天的刘晓庆化妆,从15岁化到八十多岁。别人问刘晓庆,怎么化完妆变得妩媚、水灵了,毛戈平认为这跟他的化妆美学有关,他把刘晓庆化成了他眼里的南方女子。
在影视化妆里,因为有脸部特写镜头,演员五官是否端正变得格外明显,因此,对化妆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调整五官的比例。而上镜之后,人所有的缺点都会放大,化妆师也要有“矫形”的能力,要化出符合大特写要求的完美比例。毛戈平知道,有些演员尽管脸型完美,但在五官比例上,根据角色年龄的不同,也要相应做一些改变。“比如刘晓庆在《武则天》里从15岁演到八十多岁,从少年到成年、到老年骨骼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化妆并不是简单地把眉毛、眼睛化清楚。”
毛戈平认为,刘晓庆的脸型很好,属于瓜子脸,但要变成少女的形象,就必须是圆脸、短脸,更能体现出胖嘟嘟的婴儿肥感觉。毛戈平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化胖妆的方法把刘晓庆的脸化胖,年龄就“下”来了。“我改变了她的年龄,因为刘晓庆的年龄大家都知道,但那个形象真的给人感觉很年轻。那个年代还有一点很特殊,人们对于‘化妆’的认知很低,总觉得化妆就是涂点胭脂口红,没想到化妆还可以把人的年龄拉下来二三十岁。”
台湾和香港都拍过武则天,也都取得了成功,中国大陆拍武则天最晚。刘晓庆确定出演武则天后,在国内外找了很多化妆师试妆。当时,作为新人的毛戈平并不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直到剧组一个朋友向刘晓庆推荐了他。看过作品样片后,刘晓庆让朋友转告毛戈平,一定要去试妆。那时,毛戈平刚好在另一个剧组,走不开。在朋友的劝说下,他跟组里请了病假。
试完妆,导演问他是否愿意来武则天剧组。毛戈平说来不了。刘晓庆劝他的一番话,让他记忆很深:“在中国,一个演员从15岁演到八十多岁,从来没有过。这不仅是对演员的挑战,也给化妆师一个很好的平台,你要是有能力把我从15岁化到八十多岁,一定能名扬四海,财源滚滚。”
“那个时候虽然中国慢慢有了化妆师这个职业,但还真没有一个化妆师‘名扬四海’,更谈不上‘财源滚滚’。我说你放心,我10年内一定会出名的。她说你很有事业心,我相信你10年后一定能成名,但眼前的机会可以让你马上成名,为什么要等到10年后?我一听,有点道理。”
最终,毛戈平还是进了《武则天》剧组。拍摄期间,很多记者前来探班,现场拍了刘晓庆剧照。毛戈平记得,当年的一期《大众电影》,登了刘晓庆饰演少女武则天的封面。
“刘晓庆的脸在那个年代家喻户晓,大家看到这个封面,觉得一定是修的吧,或者是摄影角度,真正开播可能不一定有这个效果。”等到戏真正播出时,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拍完《武则天》,毛戈平和刘晓庆又合作了《火烧阿房宫》。片中刘晓庆一人分饰三角,公主、妓女和贵夫人,这对毛戈平又是一个新考验。戏播出后,中国影视与技术学会化妆委员会给他颁发了一个金像奖。两部与刘晓庆合作的电视剧也让毛戈平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用他的话说,“对这个行业所有赞美的话都放在我的身上。”
现实远超他当初的愿望。他被冠上“魔术化妆师”的头衔,被认为在化妆上无所不能……这些开始变成了他的压力。“一个人第一次出名往往是稀里糊涂的,在《武则天》和《火烧阿房宫》以后,我觉得我用尽了自己的积累。如果刘晓庆以后再要创造一个新的角色,我可以去copy当初的化妆技术,但那种化妆就不是发自我内心的创作。别人赞美我,我内心反而空掉了。后来我就对刘晓庆说,庆姐,为了以后能对得起观众,对得起我未来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我们将来更好地合作,我现在要去学习,不能再拍戏。观众对我的期望实在太高。”
1995年,毛戈平毅然离开北京,回到了杭州,回到了原来工作的越剧团,8年没再离开。
“我原来怎么学化妆的,要重新学一遍。当时很多人还质疑说,你毛戈平的化妆不是在中国学的。我回去再画素描,再看我以前看过的书。那时候回杭州,除了再把自己的基本功重新过一遍,我也希望在审美和风格上有突破。”
正是那个时候,时尚的概念渐渐在人群中间形成。毛戈平坦言,当时自己也不理解什么叫时尚,什么样的化妆叫时尚,时尚还仅仅局限于时装产业内。于是,他用了3年进入服装界,跟服装设计师、名模合作。
1998年,按照原来的想法,毛戈平打算重回影视界。但他注意到,化妆已经成为风潮,很多人向他请教如何化妆,化妆渐渐走向日常化。毛戈平觉得应该写一本书,把自己以往的化妆技法和理念传播出去,于是正式成立了毛戈平化妆艺术有限公司。
他想出一本中国当时最好的化妆书,图片和教案结合,甚至可以跟世界顶尖化妆师出的书相媲美。做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和协会都邀请他去讲课,为了配合书的宣传,他顺势做了个全国巡回演讲项目。两年的巡回演讲,除了青海和西藏,全国基本走遍了。
有一次演讲,全场有四五百人,由于主办方没有排号,大家都想挤到第一排看化妆演示,一大帮人堵在门口,发生了踩踏事件。有个小女孩受伤被送到医院。课上到一半,小女孩缠着纱布又跑回来了。那时,毛戈平觉得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很多人听完课都问他能不能跟着学习化妆,但那时他没有学校。
“我心想到底要不要去做这个事情,我不是做企业的,办学相当于是一个企业。如果要办学,就好好办,对得起来学习的人。”他亲自编教材,第一期第二期亲自教。2000年,他在杭州开办了第一所化妆学校。两年后,他重返北京,开了第二所。
毛戈平仍然记得,在给刘晓庆或其他明星化妆时,化妆箱几乎都是国际品牌,有时,他也感谢这些化妆品出众的质地和表现力。他赞叹它们的包装、料体为什么做得这么好,也感到遗憾——这一箱化妆品竟然没有一样是中国的。
“我就想,哪天我能创造一个中国的化妆品品牌。今天真正的高端化妆品领域没有中国品牌,我能不能去填这个空,做一个将来跟国际品牌媲美的化妆品。”
2000年,毛戈平在注册化妆学校的同时,也注册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投入到研发领域。他亲自到实验室参与了研发,跟科研人员沟通配方,从卸妆油到粉底眼线都亲身试用,一年后拿出了一整套自己研发的产品。
除了供学校教学使用,他还想把它们推向市场。当时中高端的化妆品市场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本土品牌想要进入市场必然要经历诸多曲折。
2003年,毛戈平的化妆品品牌进驻上海港汇商场,开出第一个专柜时,内地很多百货公司仍不接受中国品牌。当时的港汇商场只有毛戈平一家中国的化妆品。商场方提出,品牌进驻的保底价为9万,结果毛戈平的化妆品第一个月就做了19万。当时的一份报表显示,毛戈平品牌在港汇商场的12个月里,9个月都是销量第一,也是第一个能在港汇商场取得如此业绩的中国品牌。港汇商场的销售奇迹,让毛戈平自信地在上海开了4家店。2004年,一个上海彩妆销售占有率的排名,前十名里,毛戈平品牌的最好成绩是第六名,是惟一一家中国品牌。
“很多人说,做化妆品靠的是广告,但我没看过你的广告。一个品牌真正的成就不是一年两年,我今天在做,是为了在未来成就一个世界级的彩妆品牌。这个品牌到今天已经走过15年,但我觉得离自己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机会永远会来到,而且这个机会是给中国民族品牌的。”
用户体验是毛戈平品牌的优势。与国际一线大牌略带距离感的导购方式不同,毛戈平的柜姐经常教客人化妆,她们都来自他的化妆学校。毛戈平觉得体验的重要性还在于,他的很多产品是市场上没有的。女人即使有很好的化妆品,也不意味着能化出好的妆容。
“中国女性跟欧洲女性比起来,肤质、结构、颜色都不一样。欧洲的油性皮肤比较多,亚洲人是混合型的。早期中国的百雀羚等,都是很油的东西,能够销售几十年,因为它适合我们中国人的肤质,所以我的化妆品就是针对混合型的肌肤来开发的。其次,我们亚洲人脸的结构比较平,如何让一张中国人的脸更有表现力、冲击力和立体感,这是老外不会去研究的。影视化妆里的方法,比如说高光阴影,是我的品牌理念所推崇的。我们还有一款产品叫鼻部专修,因为很多立体感首先表现在鼻梁上。以前的化妆鼻梁画出来很假,如何做到鼻子高又看不出是画过的,我就专门研究了针对亚洲人鼻骨的产品。最后,中国人应该如何修饰瓷白色的皮肤?老外的白不等于中国人想要的白。在我的化妆美学里,一直带有江南女子的特性,那就是我最早接触和认知到的女性形象。”
人物周刊:你一开始就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吗?
毛戈平:这个品牌是我全身心投入去创造的,所有的理念都是我的。另一方面,“毛戈平”这个名字在行业中是被认知的,更能让人们相信。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对自己也是一种要求,如果品牌做砸了,你不可能换个名字继续。这样也迫使我更加谨慎、更加用功。
人物周刊:从进《武则天》剧组,到后来创立自己的品牌,这些选择都是你抓住的?
毛戈平:是的。这中间的很多过程都是顺其自然的,从最初做影视化妆成名,到后来巡回演讲,到出教材开办学校,创办自己的化妆品品牌,都是很自然的。但我觉得也要有相应的敏感度和决心。把握机会不难,做决定也不难,难在把握并决定了一件事之后,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在中国,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今天做了学校,做了化妆品,在有生之年能不断把学校和化妆品打造得更好,就非常了不起了。
人物周刊:一般来说,企业所在的城市常常会给它打上一些精神文化的烙印,杭州给你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毛戈平:我将公司留在杭州,除了这个城市让我喜欢以外,我觉得政府对企业还是很支持的。杭州的精致、品质、时尚度、节奏,我都非常喜欢。在杭州你可以看到很多,人们对于时尚的要求也很高,产品诞生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我才会对自己的产品有更高的要求。
人物周刊:在与杭州人打交道过程中,你有什么印象?
毛戈平: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觉得女孩还是很有江南女生的气质,杭州也比较开放,人文表现和人的素质是不错。
人物周刊:如果包里只能带一件化妆品,你会推荐哪一样?
毛戈平:不同阶段会不太一样。今天来说,是一支口红。化妆最重要的是化完之后给人一种健康感,口红带颜色,有时候也可以涂在腮部。
人物周刊:您觉得化妆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使一个女人在外貌形象上发生改变?
毛戈平:化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部形象,使人更加完美,提高自己的气质,让自己的整个状态看上去更加精致。但这要看一个人的“底胚”和“材料”,有人化完之后变化特别大,有些人怎么化都还是那样,有些人适合浓妆,有些人适合淡妆。
人物周刊:你现在如何理解美和时尚?在对美和时尚的理解越来越多元的今天,你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吗?
毛戈平:任何一种东西,让人看见之后能产生愉悦感,这就是美。我今天依然觉得女性形象应该是典雅、妩媚的。所以我永远会把女人化成这样,这是女人美的本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