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姚笑寒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实用创新设计
姚笑寒
为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实验班对英语听说课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内容为依托,设置情境英语、语音知识、听力口语技巧、思辨能力培养四个模块,旨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 听说课程 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这与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并无大异,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依然以应试为目的,而听说能力较差。在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学院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进行实用创新设计。
创新学院英语听说课程是针对课时数和学生英语水平及未来需求而进行的个性化设计,将听说课程设置成多个模块,以实用性为出发点,真实情境英语为内容依托,结合语音知识、听力和口语表达技巧,来提高创新班学生思辨能力。课程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个模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情境英语、语音知识、听力口语技巧、思辨能力培养。
第一个模块是情境英语,择取了真实情境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在各个真实英语场景中如何使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在这个模块中,首先让学生熟悉各个情境用语,做到了然于胸,再分小组进行句型操练,然后以情景剧形式运用并表演出来,整个过程体现了“语言模因”复制的几个阶段。Heylighen探讨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正好与语言学习的输入—诵记—输出—互动四个阶段相吻合。接收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小组句型操练是模因复制和语言诵记的过程,而能够把模因复制表达出来是输出的过程,并且最终表演出来是语言信息传输和互动过程。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掌握一定的语音语调知识,对非专业英语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必要的。鉴于授课对象为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以实用、易懂为主要原则向其介绍语音知识即可。选择了一些易学并且广泛应用的语音知识:元音、辅音、连读、同化、弱读、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语调。将这些语音知识分散到每个单元的语音模块当中,这样避免集中学习语音知识的枯燥。这里面提到的很多语音知识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接触过,但是了解的并不专业。通过语音知识的学习,学生感觉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都有所提高,在提高语音的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以英语母语的说话者。
学生对于语音知识的匮乏、词汇储备量少、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形成了听力理解的巨大障碍。Field把听力技巧分成六种:辨音能力、语音分段能力、预测能力、猜测能力、指代能力、找寻信息能力。根据这六种听力技巧的分类,设置针对这六种技巧的听力专项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大有裨益。而学生反映出的英语口语表达障碍,要从口语交际策略和话语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学生词汇量少、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没有自信心,这些都是阻碍学生口语表达的因素。话语者在交际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转述、借用、求助、手势语、迂回、重复或者回避等交际策略,有意识的采取交际策略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这样能够弥补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表现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以提高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以考试为主要评估方式,课堂上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在教授语言时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分析、推理、评价、综合、辨析等认知能力较差。思辨能力是指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不应忽视思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使之多维度解释、分析、判断事物,形成观点,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评估方式以建立新型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础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思辨能力,努力探索创新型的教学路径。
由于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难点,而当前世界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尤为重要。针对创新实验班听说课程的创新型设计,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探索,教师也应努力在教学中逐渐总结、研究更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罗梦华.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证研究 [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
[2]朴圣玉.听力理解和技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
[3]陈欣.英语视听说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内容依托的听说课程中PBL模式对创新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01011686.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