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联凯+关泽宇+刘英
内容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身之本。文章深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制度规范、创新形式和内容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立德树人”新路径。
关键词:志愿服务 立德树人 关系 新路径
志愿服务是一种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公益行为,能优化社会风气,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阶段,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紧扣育人主题、注重社会实践、形式新颖多样等特点,这决定了它必将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活动载体。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所能、社会所需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在精神实质和实践教育功能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志愿服务彰显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质和意义。因此,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间的关系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个人精力和时间,参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的志愿行为。当下,大学生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们通过志愿活动,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弘扬和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志愿服务具有促进志愿者内在成长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锻炼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在理念上具有极强的契合性,两者都强调自我内在的修为和德的修养,并在现实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立德树人”对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作用
“树人为本,立德为先”,“立德”素来被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其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立德树人”思想包含了内化和外化两层含义,内化是指个体品格、德性等道德范畴的内心自我修为,表现为个体内心自我的境界提高;外化是指整个社会对基本操守、品行的客观规范要求,表现为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守和外部氛围。[1]高校加强德育教育,在逐步提升大学生个人内在品行德性的同时,规范其外在行为,提升大学生整体的道德修养,这种价值引领作用渗透到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之中。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引领下,大学生们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指导下自觉地在道德标准的要求下开展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深化对“徳”的认识。
2.志愿服务对“立德树人”的助推作用
(1)志愿服务为“立德树人”提供有效载体
高校思政教育常常由于说教性和理论性过强受到学生排斥,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打破了纯理论层面的禁锢,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思政教育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多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德”被充分唤醒和调动,不断加深自我认知,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和提高,培养出正确的道德取向,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2)志愿服务丰富“立德树人”内涵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着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符的鲜明的育人原则:一方面,志愿服务紧扣育人目标,通过面向全校学生推广和开展志愿服务,将志愿活动作为基本点和出发点,让高校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养成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在参与活动中强化诚信品质,淡化功利主义思想,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3)志愿服务增强“立德树人”效用
志愿服務活动就是在实践中完成“立德树人”的内化教育和德育升华,而“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可通过志愿活动身体力行服务社会,将理论知识外化于形,融于志愿服务之中,使“德”物化为志愿服务,直接为社会大众提供实质性的便利,增强“立德树人”的外在效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转化为意识,并通过志愿实践自觉地将“德”传递至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带动社会道德境界的提升。
3.志愿服务拓展“立德树人”三个维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建设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将“立德树人”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载体延伸到志愿服务实践中,丰富了“立德树人”的形式和内容,拓展了高校“立德树人”的三个维度。
(1)志愿者和受益人群广泛,拓展了“立德树人”的广度
随着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高校志愿服务的种类不断增多,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以笔者所在的中南大学为例,中南大学在以“立德树人”引领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促进“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仅中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就拥有注册志愿者5000余名,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20余个,志愿服务年度总时长超过10万小时。此外,全校多个二级学院团委组织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及诸多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学生社团和创业团队也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中南大学“悦音之眼”公益项目为例,该项目致力于为学龄盲童录制有声读物,其志愿者团队庞大,每年都会有三百到四百名志愿者加入,受益群体更是覆盖了湖南省及其周边省市多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中南大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在实践中引领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在奉献中以“德”暖人,将高校“立德树人”从面向大学生扩大到面向社会,拓展了“立德树人”的广度。endprint
(2)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强化了“立德树人”的力度
在高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个能统筹各个环节、各方面力量的资源平台,区别于传统的大学生课堂及思想教育,能让大学生在实际志愿行动中将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切实感受到并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与流于说教和形式的教育相比,在主动学习的情况下,志愿者们对“德”的接受无疑会更加自觉自主,将志愿服务的内在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由此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感召旁人。
(3)奉献与温情的感召,提升了“立德树人”的热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力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传递情、奉献爱,通过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润、情操的陶冶、健康向上正能量的传递,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践行者。志愿者们在自我提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悦音之眼”公益项目有声读物的录制中,志愿者们耗费自身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便可以给盲童们黑暗的世界里送上一线光明;在中南大学“待用长沙”公益项目中,由消费者化身的志愿者花费部分金钱便可以为环卫工人们换得一份早餐或一杯热饮……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感召下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志愿服务由此得以保持“热度”,在一届又一届学子间传承,生生不息。
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立德树人”新路径探索
根据对高校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关系的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探索高校“立德树人”新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弘扬志愿精神新常态,强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
(1)以法律法规为指导,实现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以《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由校团委及学生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志愿服务管理规定,使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更要体现出“立德树人”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还要设立奖励和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制定加分细则,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学环节,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
200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要“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把大学生志愿者纳入中国青年志愿者规范管理的范畴,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志愿服务专业化,即指结合专业知识利用专业技能,开展相关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利用高校知识和人才密集、专业类别十分丰富、理论教学丰富等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过程中学以致用,同时达到加深专业学习的目的。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为志愿服务设定学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让高校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得到自我教育和升华。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对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也是一次实践检验,有效提高了学生能力和素质,是对“立德树人”的全面贯彻实施。
(3)搭建常规服务平台,整合志愿者资源
学校相关组织应构建常规化的服务平台和社会化的实践基地,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承接校内校外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各个学院的专业特色,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将需与求紧密联系,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渠道,从而在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深度挖掘大学生的服务潜力。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
(1)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传播讯息和扩大影响的重要阵地。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优势,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让具有鲜明志愿服务属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进入大学生视野,形成网络热门讨论,对志愿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带动志愿者积极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力。
(2)突出项目运营,扩大志愿服务效益
高校志愿服务普遍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教育内涵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较低。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有利于志愿服務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明确服务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凝聚社会力量,努力建设能够吸引青年群体、长效化推进、收到良好育人效果的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效益最大化。
(3)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志愿服务影响
良好的声誉是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将良好的声誉转化为品牌效应,有利于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更好更快发展。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利用大学生独特亮点和优势,与大学生志愿需求相适应,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同感,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
志愿服务是责任意识的自觉体现,是能力培养与智慧提升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青年大学生中最受欢迎的社会实践形式之一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志愿服务在高校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自觉,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坚持社会治理视角下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能更好地增强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姝雯.“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之思考[J].成才之路,2013(5):7.
[2]唐靖.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马晓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注 释
[1]马晓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4.
(作者介绍:李联凯,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关泽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刘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