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意象说和意境观是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审美概念,意象说的创立早于意境观。意象说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为意境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虽然二者在审美价值上各有侧重,但对文学创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意象 意境 美学意义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多个与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密切相关的意象组成的有机一体,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这二者是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审美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意象说的产生成熟到向意境转变过程的探讨,以更好地为读者理解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视角。
一.意象的源起和发展
“意象说”在中国美学史中由来己久。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象之中的“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意识、思想情感;“象”是作者意中之象,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它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意”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理性升华,在文学创作之中处于引导作用,是不可直白陈述的,应该与客观存在的“象”相结合。“尽意”是“立象”的目的,只有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紧密融合,才能将人的内在情感艺术地呈现在作品之中。意象是人们的独特审美体验在作品中的显现,同样的客观物象,对于不同的作者可以体味出不同的“意”。简而言之,意象就是现实物象在作家头脑之中经过内在感情的加工,转为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生命力量的心灵之象。
“意象说”真正形成的时期应该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政治斗争非常残酷,压抑的外在环境束缚着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面对着黑暗的政治,无法直抒自己的情怀,只好借外在的物象来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因此这一时期老庄思想盛行,玄谈蔚然成风。推崇三玄学说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象观”,“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王弼集校释》609页)。认为“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才能导致“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言可明象,象可尽意。在王弼看来,“言”和“象”都只是“意”的载体,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意”,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相生相成、相互传递的内在联系。王弼所论虽是从哲学的认识论的范畴去解释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是对“意象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晋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是第一个将“意”与“象”合成“意象”一词,开创了审美“意象说”。“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在刘勰看来,“神思”是产生“意象”的条件,是指作家的内心世界与现实典型物象之间达成的一种“心物交融”的神妙状态,换言之,就是作家的内心情感活动与现实之中的客观物象或自然景物进行沟通,从而在其头脑中生发出了作家主观意念上的物象,即“意象”。
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意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是“意境”理论生成的重要元素。阮国华认为,刘勰虽然未能正面解释意境论,但他却是唐代以前从理论上为意境论的出现作贡献最大的一个。刘勰从真正的美学意义出发,提出了“意象”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艺理论之中。同时,他认为自然景物是创造文学作品中意境的素材来源,作家将外在的自然景物化为内心的意象,然后通过文辞表达,外化为“物”,也就是文学作品之中的“意境”。 刘勰创立的“意象观”对唐代的王昌龄、司空图等文论家进一步丰富“意象”内涵,并创立“意境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滋味”说以及更早一些西晋时期的陆机提出的“缘情”论等,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意境”理论的生成,也为唐宋“意境观”的日渐丰富做了理论铺垫。
二.意境说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意境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来,也就是物镜、情境、意境“三境说”。同时还提出了“生思”、“感思”、“取思”的”三格说“,分析了诗歌审美意境的产生。司空图在他的《与极浦书》等文章中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认为好诗必须给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诗与境偕“的艺术”诣极“,强调意境的创造。上述两位唐代文论家的论述以及明代谢臻的“情景之合”,王夫之的“情景交融”都为意境观的日益成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直至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使意境理论发展到了高峰。
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是文学作品之中通过形象描写呈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空间。它包含了作者深邃的思蕴和幽微的情思。如人们熟知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将真景物与作者真感情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这些诗歌中的意境达到了“象外之象”的效果,使读者不仅体会到诗歌字面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更是拓宽了读者的想象,感受到诗歌所体现的更加广阔的画面。应该注意的是,意境虽然由意象构成,但从来不是意象的简单拼凑。只有在“意“的统帅之下,纷繁的物象,才能归拢于特定的意境。而成功的意境,不仅源自灵动的意象,更源自各种意象巧妙而有意味的组合。
(二)意境说的审美价值
意与境的浑融和谐是意境的基本美学特征,即主观与客观的贴切融合,达到意与境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境界。它是由“情景层”、“象外层”和“形式层”三者有机结合构成的,情景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象外层是意超出象的美感空间,形式层则是承载着作者情思的载体。从审美效果来看,意境给人一种和谐的优美感。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合宿再,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就较好地体现了意境三个层面的完美结合。作者较好地捕捉住了桃花、柳丝、莺啼这些富于春天特征的景物,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柳暗花明、鲜明怡目、工笔重彩的图画,通過动静相成创造了静谧、和谐、舒适的浑然意境,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优美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从诗人创造的意境之中悟到作者之意,感受到一颗热爱自然的诗心。以至于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赞曰:“‘桃红复含宿雨,云云。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
三.意象与意境的审美意义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都体现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其侧重的层面不同。“意象”是指含有作者情感的物象,将主观情思融入与具体的物象之中,达到内外融合的至妙状态,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侧重于主体情感的表现,主要是指超出具体物象之外的情思,是作者獨特的内心观照,是要体悟的、是抽象的,在作品之中形成一种“象外之象”的艺术想象空间(氛围)。简而言之,意境的美在虚,在于想象与联想出来的空间。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又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而意象,则更倾向于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内在融合与统一,它往往蕴含于静止的一点。意象与意境中的“意”是相同的,所指的都是主体内在情感,其建构的基本要素也相同,即指情与景的交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意境的审美外延以及艺术空间要比“意象”宽广的多。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内涵,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以及欣赏上都有重要作用。
意象说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结果,也是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的表现,而意象到意境的转变发展,更是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无不是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意象有机组合而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无不是在意境构造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的。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文中把意境分为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那么,我们就可以循着这样的思路去还原“意象”到“意境”的过程: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包括思想、感情、志趣和个性等)倾注于客观的“象”,将客观的“象”变为主观的“意”的载体,从而使“象”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同时,“意”也有了生动具体的外在形态。当读者在阅读欣赏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激活自己的各个审美细胞,把“象”呈现在大脑中,然后根据自己的“因素”调动和触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再现出一片有意韵的画面,从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之“意”)。因此,无论是意象还是意境,它们对于文学创作或文学欣赏评论都具有极大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振声.周易入门[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494
[2]刘康德.老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3
[3]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庄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2
[4]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60
[5]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318
[6] 阮国华.悲怆的浪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24
[8]辛晓玲.论意境与意象之区别[J].兰州:兰州大学学报.2009(2)
[9]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0
(作者介绍:梁联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副教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