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国安
内容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博大精深,它们的思想精髓,光耀千古,浸透华夏子孙血脉,影响绵长深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思想,发生了激烈碰撞,崇洋媚外甚嚣尘上,贬损中华经典文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汲取古代文化营养,重温中华经典,提升人文素养,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对办好山区教育意义尤为深远。
关键词:儒家经典 人文素养 教师素质 山区教育
甘肃省陇南市地处岷山山系东段,群山纵横,沟壑交错,偏僻闭塞,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教育欠发达。特别是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高寒高湿,自然条件极差,当地教育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式简单落后,留不住人才,现有的教师学科搭配不合理,专业不对口,缺少音体美教师,教师往往是什么课程都教的全才,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处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办好山区教育尤其艰难。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留守儿童多,读书无用论盛行,教育难度很大。再加上有经验的青年教师因自然环境或调走或转行,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办好经济落后地区民族教育,离不开甘贫乐道,无私奉献的教育人才。“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教师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为国育才,责无旁贷。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孔子说的“君子怀德”,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人格之于人,犹花香之于花”,人格的核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就是仁、义、礼、智、信。例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等等。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要拥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学识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师,就会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学高为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山区孩子更需要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育者,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学生送达理想的彼岸,实现用知识改变命运。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做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教师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职责是传承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建立在渊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专才,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并具备能驾驭本学科教学的文化素养;教师从事的是一种造就新人的光辉事业,因此教师一定要通晓必须的教育科学知识,并且拥有体现在自身教育态度和教学理念中的教育文化素养。文化素养高的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在教学中能旁征博引,能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中积极思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文化素养高的教师有着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在教学中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使学生进行全面地学习;文化素养高的教师,其文雅的举止、大方的神态、自信的谈吐,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精神振奋,心里愉悦,做到愉快地学习。就像苏霍姆金斯基所说的“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要记住,你不仅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渠道很多,而汲取中国文化经典,不可或缺。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之道,虽时过三千年,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有教无类”,要打破教师心里上贫富贵贱的偏见,做到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 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之人格。遵循“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而不厌”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
因为作为教师本身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作为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孩子,特别是藏族孩子,更需要公平教育,更需要无私奉献的好老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进入知识之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才能塑造出使学生满意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
因此,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可是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而深厚的爱。师德的魅力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教学的方法、教学技巧的运用上会认真钻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全神贯注上好每一节课,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百年基业,教育为本。办好山区教育,应遵循中华经典,更离不开师德和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甘肃文县铁楼初级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