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线条与中国画

时间:2024-05-07

内容摘要:线条是中国绘画的脊梁,线条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人们审美观的发展着变化着,它包容着旧与新、继承与发展的转变。线条是画家内在精神表现的轨迹,是生命情感的物化,是深层心理显现的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中国画 线条 情感抒发

中国画的线条具有抽象性, 充分的、完全的体现着创造性。国画家用线条表达物象,通过物象传达思想、抒发情感。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出的一切线条的变化,都是客观物体经过画家大脑提炼、概括之后,在绘画作品中的物化形态。

一.线条的起源与发展

线条是体现人类精神的“工具”,从已发现的不管是原始岩画、壁画,还是漆器、陶绘来看,它们大都是以线条作为表现形式,都是对物形的感受和线条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伴随着物质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于此相适应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国画家不满足于传统绘画对线条的审美认同,线条语言创新和运用在吸收传统精化的基础上,赋予线条以新的生命,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有民族性且有个性的线条之美。中国艺术家解脱束缚,解放思想,用新眼光新视角审视国画艺术,借鉴西方优秀艺术观念与手段,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近现代国画家黄宾虹,对国画总结出“五笔七墨”之说,他以干湿浓淡、轻重流畅以及沉着痛快的书写形式,表现物象中线条的刚柔与泼辣。近代国画家齐白石把隶书所表现的朴雅拙趣、石鼓文所表现的浑厚运用于绘画之中,追求线条的凝练深沉和博大古朴。近代杰出艺术家吴昌硕,用石鼓文的篆法和琅邪台石刻书法的功力入画,使得他的“大写意”画表现形式影响了近代画坛。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已经变化为抽象的色块,层次丰富的抽象色块,把山川、草木等物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有韵律的墨块和具有灵性的墨点组合而成了水墨的交响乐。画家田黎明教授运用生活中物象之间存在的不同明暗度,大胆运用色块与色块碰撞产生的痕迹作为画面轮廓线,观其线条自由淳朴,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画家武艺早期的作品,画面线条呈现传统线条所排斥的质感,然而线条的苍茫之美毫无造作之感,使观者耳目一新。另外,还有许多画家使用网状线条和方形线及其它一些用没有名称的线纹创作的作品,这些线条也都呈现出展新的生命力和审美特征。

二.线条在中国画中的意义

线条不但具有描绘中国画形体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传递画家思想情感的功能。画家通过对线条的形式创造,用以抒写心源、感悟自然,表征画家心灵感觉的律动与精神意蕴。

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没有线条则没有中国画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中国画线条的作用,似乎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对线条的要求,它成为作者表达理念、思想和感情的形式与手段。所以说,中国画线条与它所表述的形体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依附关系,作者拥有很大自由,可以单独去追求线条表现的品格,通过运笔的抑扬顿挫与轻重缓急,干湿浓淡与方圆粗刚,去实现线条所表征的韵律和节奏,性格和意趣,动态和气势。诗书画印的结合,让中国画的线条语言显示出高度概括的品质,凝炼着阿娜中寓刚健,包含着妩媚中行遒劲,它雄而不野,谨而不拘,给观者犷而不乱、拙而不刻的视角印象,画面灵动中显浑厚,严密中有轻松。线条蕴含着极强的独立表现力,它既可以表现形体、质感和光色,又可以表现情感和意境,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国画线条笔墨的组合能够构成不同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形成多种风格和个性意识,实现画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三.书法线条与中国画

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我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具有相通之处。中国绘画在发展过程中,强调诗、书、印和画的有机结合,更注重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书和隶书以及楷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书法注重用笔的疾缓和力度,中国书法的分行布白与中国绘画的章法结构有相近之处。古人说,“善画者必善书,言画法者,先明书法”。从古至今,有成就的国画家从中国书法线条中激发灵感吸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线条的外在形象及其内在品质,借鉴中国书法的运笔走势,加强书法线条的变化幅度,是画家们提升自我水平,丰富绘画形式,提高绘画质量的有效手段。书画同源揭示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

追溯汉字和中国画用线发展变化的历史,不难发现它们相互影响,互取其长,共同促进,携手发展的互为关系。约公元前17至11世纪,当汉字还处在幼稚期的甲骨文阶段, 用来表现甲骨文字体的线条显得那么笨拙而粗糙。同样,绘画线条也显得凝滞且僵硬, 都是那样既简单稚嫩又拙朴率真,这些字体和画面,可以从出土的远古陶器图纹和发现的岩石壁画得到佐证。随着社会的前进,汉字向篆籀书体的逐步演变,绘画线条不断吸取篆籀运笔优势,而变得圆润挺秀且粗细匀称,彰显多圆转而少方折的线条,这可以从战国至魏晋的现存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而隶真行草各书体的产生和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些书体的形状丰富多变,且因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阅历各异,书家各自风格不同,更使绘画线条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中国绘画运用的线条,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有效地从书法中吸取营养,尤其是书法中的波磔撇捺等形态各异的线条入画,改变了原来线条一样粗细的“春蚕吐丝”的绘画模式,增加了粗细有变的绘画方法。由此,发生了从顾恺之到吴道子中国画品质的巨大飞跃,从而画面更为生动活泼更为形象逼真。到了宋代的马远、梁楷、苏显祖等人,吸取行草笔法,采用侧锋粗线,使转萦带皆进入画面,产生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绘画效果和绘画风格。北宋李公麟秉承前人笔法笔意及线形,用源于书法的白描线条绘画,终使白描线条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前进,一代代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各种书体笔法线形融入画中的尝试,催化形成了中国画中人物绘画的多种描法和山水绘画的多种皴法,以及花鸟绘画的各种勾勒点等,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语言。后人采用前人的造型语言,不但塑造出了美好的画面形象,而且多姿多彩的线条美,形态美也得以充分展现。

书法线条的力度是充分展示书法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古至今的书家对此无不重视,无不心领神会。唐太宗李世民说:“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说:“力谓骨体。”通常人们赞美书法笔墨功力,一般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和“笔力扛鼎”等词语来形容; “折钗股”和“屋漏痕”以及“高山坠石”等词语是比喻书线所展示的力度;至于“篙师行船”与“担夫争道”等词语是书法家从各自的阅历以及艺术实践对书笔蕴涵的内在的各种力的感悟。总的来说, 作为书法家终其一生不懈追求和充分挖掘书法中的“力”,从而表现书法中的“力”,但作为鉴赏者则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表达对“力”的感受。历代画家为了获得绘画线条力度的表现能力,在书法中锤炼基本功,研习笔法用线的功力,提升用“力”的技巧,再以饱含力感的线条入画,让绘画线条及画面充满“力”的美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曹衣出水”、“春蚕吐丝”、“吴带当风”等流传于世的绘画风格。

线条的情感美是书法线条入画的核心的目标。国画家孜孜不倦对线条的形感、动感以及力感等的追求,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表达精神情感,或者说,是为了强化情感的表达。很多传世佳作只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因为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精神情感和物象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些佳作有的偏重于作者精神情感的表现,抑或有的侧重于物象精神本质的再现。不管哪种画作都丝毫都不会削弱线条以及构成画面的情感内涵,反之,其作品的线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唯有这样的线条是为表现情感而存在。诚然,偏重于表现主体情感的作品,运用的线条有较为外露的抒情意向,它以活生生的画面,向观者倾诉着作者精神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念,宋元以来多数文人画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而用来“立形”的线条,承载着写意的情趣,呈现着主观的精神,散发着书法的韵味,使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思想感染,甚至有时让人视觉错位:那些线条并非是其画面表达的那个物象所有,则是画家物化精神的轨迹,或者是画家生命情感的阐释。我们知道,文人画家对书笔线条入画的重视程度,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书法有很深的研究。因次,当书画家笔下流淌出点线及其画面构成时,或者说当书画家举笔作画抒发他们的心声时,已不是浮浅的表现而流于浮滑,更不是主观臆造充斥着人工斧凿的画面,而是心灵深处主体精神的自然显现,是物我合一思想情感真实流露的画面。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

[2][清]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介绍:王爽,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书法及美术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