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小蕴
内容摘要:播音主持作品音声层面和技巧层面的赏析属于作品外部语言形式的赏析,由主题、情感、基调、态度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和谐之美、含蓄之美、意境之美属于内容内涵层面的赏析。外部技巧的赏析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手段。齐越的“抑扬之美”,夏青的“顿错之美”,体现了他们在外部技巧运用方面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赏析标准 音声层面 技巧层面
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范围包括广播电视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影视配音和诗歌、散文、戏剧台词朗诵等有声语言创作,优秀的作品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那么,什么样的播音与主持作品能够进入赏析范围?又有哪些遴选的标准呢?参考“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优秀播音主持作品的评选标准,参考中国影视大奖中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标准,参考各省“百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评选标准等,我们认为,可以进入赏析视野的作品往往具备在社会、业界、学术界内影响力,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赏析的根本标准应建立在“真、善、美、新、雅、精”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
从广播与电视两种传媒角度来看,广播播音与主持作品要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要声画和谐、行神兼备;
从有稿和无稿的角度来看,是否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从有声语言语言与副语音言的角度来看,有声语言中语音规范,所用词汇和语法规范,表达准确流畅,状态积极自如等。有声语言的审美与鉴赏可以细分为音声、内涵、技巧等层面。具体表现为音声层面上,声韵调标准规范、配合得当,吐字归音颗粒饱满、字正腔圆,符合汉语音节音韵美感;共鸣响亮,声音高低、虚实变化自如,富有弹性;内涵层面上声音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做到情声气和谐统一;技巧层面上,技巧运用是否自如灵活、优美和谐,化有形为无痕。
从作品最终的传播效果来看,表情达意不仅准确到位,还要生动有情趣有理趣,具有吸引力、感人力和说服力;
从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来看,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文化修养,牢记社会责任,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力,做到积累丰富、语言流畅、音色优美、语调自然,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在诸多指标和标准中,本章以作品的有声语言为主要赏析对象,选择最能体现播音主持艺术审美的音声性、内部情感和外部技巧等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内部内涵层面的审美表现
播音主持作品音声层面和技巧层面的赏析属于作品外部语言形式的赏析,由主题、情感、基调、态度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和谐之美、含蓄之美、意境之美属于内容内涵层面的赏析。
1.和谐之美
这里所说的作品的和谐之美就是作品内部尤其是有声语言这一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呼应,最终形成审美感受。例如在广播时事评论节目中,不仅要满足听众对事实和观点的知晓,还要表达清晰、生动。又如电视剧《潜伏》中农夫呼唤深海的片断,因随时面临被敌人电台截获的危险,中央红军代号农夫既要表达出对潜伏人员于则成归队的急切呼唤,又要不露痕迹,以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朗诵者没有声嘶力竭,而是含蓄内敛、声情并茂、动情沉着、感人至深。
2.含蓄之美
播音主持作品的含蓄之美是指以有限的声音形式,表现出作品的丰富内涵,在美学鉴赏中含而不露、委婉含蓄,以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蕴藉无限的艺术效果。孙道临朗诵的《河塘月色》始终笼罩在复杂含蓄的心境之下,淡淡的哀愁挥之不去,情浓声淡、无痕有味,有限的声音中生发出浓厚的情感内容。著名播音艺术家林如善于用小音量表达丰富的语言层次,用声和表达上节制处理,不尽之意藏于言外,形成了她平淡质朴、内敛含蓄的风格。林如朗诵的表达爱情观的哲理诗《致橡树》声音运用中低音域,语气客观甚至是偏于冷静,很好的处理表达观点和抒发感情的微妙关系,彰显理性之美。林如的专题片解说总是给原作、音乐、画面和听众留有创作余地。“她认为,如果各种表现力相争只能相互抵消,各种手段相让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展现出和谐的整体美感。这一认识也是她含蓄的风格的成因。”
3.意境之美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是情,感情、神韵、神采,属于主观范畴;“境”是景,环境、情景,属于客观范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对于播音主持创作而言,稿件(话题)中的人、事、物、情节、场面、情绪等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脑海中形成连续运用的画面,产生不同的感受、态度和情感,不仅感受到其中的形象——“景”,还感受到其中的神采——“情”。因此,播音主持艺术中的“意境”是创作主体运用有声语言依据稿件再造的特定形象及其引发出来的某种情绪、意念、想象、联想的总和。
二.外部技巧层面的审美表现
这里的外部技巧是指语言表现的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手段。齐越的“抑扬之美”,夏青的“顿错之美”,体现了他们在外部技巧运用方面的独特之美。
1.停连
停连,即停顿和连接。停顿包括停顿的次数、停顿时间的长短和停顿的方式。停连总原则是以标点符号为参考,以稿件内容为依托,以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为线索,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确定停连位置和时间。停连的目的是准确、清晰地达意传情。下面列举海霞的一段播音: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挂一下)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宣传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政策宣传的重心要下移(扬停,和后面的内容挂一下),辐射到所有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库区、牧区,要覆盖到所有的高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下移”的最后一个音节“移”采用扬收,“移”的阳平声调不是直平而上,而是带有弧度,向上弯曲而扬起,形成“扬收”之势。同时,阳平弧度的尾部正好挂住下一个音节的开始,藕断丝连、悠荡向前、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衔接自然和谐,形成一种不断向前的语流推进感。海霞的新闻播音中意思未完成时的排比句子中间采用的停顿多为“徐收”,当所列举内容均为重要信息时候则声音拖长。她的播音流畅清新,能够满足新闻传播信息量大、新鲜感强、快速迅捷的需要。endprint
2.重音
重音是语句中集中体现语句目的的词或词组。有重就有轻,有集中就有分散,重音的表现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主要有时间长短对比、力度强弱对比、节奏快慢对比、用声虚实对比、音域高低对比。重音的作用是体现语句目的,鲜明地表达情感。从语言目的、语言环境上把握和确定重音,着重分析语句目的,明白了语句目的,重音自然就不难确定。例如,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贺红梅的重音表达方式多用时间长短对比的方式表现,重音往往拖长时间,对比不是很明显,有娓娓道来、亲切随和的特点。胡蝶的新闻播音重音表达方式多用力度强弱对比和节奏快慢对比的方式表现,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时尚气息,语速较快、对比强烈、节奏鲜明、活泼明快。
3.语气
语气是在具体的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不同的声音形式会体现不同的思想情感。喜的感情色彩表现为气满声高,冷的感情色彩表现为气少声平。
在运用语气时更具有个性化的是对语势的运用。语势是指有声语言流动的态势和趋向。沿着语势这个轨迹,语气才显示出贴切恰当、和谐交融而又丰富多彩的样式。在播音中要避免语势单一,语气呆板。通常大致把语势分为五种类型,即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它们的形成主要看语句的目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这些因素成为气息、口腔状态变化的依据。赵忠祥《动物世界》配音采用小坡度,慢爬坡慢下坡,起伏如同小波浪,细腻丰富。实际上,语言的高低级差相当多,相当细,何况还有强弱快慢,虚实刚柔等各种因素掺杂其中。相同的播音内容,完全可能因为各人的独特感受而呈现其它语势,所以,应强调“语无定势”。
4.节奏
节奏是由节目或者稿件生发出来的,由播音员、主持人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抑扬是声音的高低变化。声低为抑,声高为扬。顿挫是声音间歇的长短。长为顿,短为挫。轻重是声音的强弱变化。缓疾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语句速度的快慢变化;一是语节内音节的疏密变化。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有力的媒介。”瞿弦和与张筠英朗诵的《风流歌》中,朗诵者运用了一系列手段强化节奏:交错出现的男女声加强了心灵的震荡;多变的旋律体现了情感的起伏;渐进的手法使得感情逐步加深。值得说明的是,诗歌朗诵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节奏变化如此之大,手段如此之多,是其他文体的朗诵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张颂.语言和谐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2]陈晓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风格多样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
[3]曾致.播音主持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
[4]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9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