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山有扶苏》和《泽陂》中的爱情描写

时间:2024-05-07

刘 洋

一、《诗经》中的花草植物与爱情意象

《诗经》文字朴素,意境却十分悠远。尤其是对花草植物的描绘,使其中的意象更丰富,风格也更突出。借花草植物意象写爱情的诗歌,在《诗经》中可以说屡见不鲜,据统计,《诗经》共有一百三十五篇提及植物。其中,写荷的恋歌,共有两首,这就是《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二、《山有扶苏》和《泽陂》的爱情描写

《山有扶苏》为“郑风”的第十首。这是一位女子对情人的俏骂之诗。全诗充满了谐谑的味道,表面上是在发牢骚,实际上却是打情骂俏。以孙作云先生的看法,《山有扶苏》属嘲笑、戏谑的小歌,是在“会合男女、祭祀高禖、祓禊求子”的背景下唱出来的,“是在聚会中女子嘲笑男子之歌”,“是男女欢会节日之诗”。

诗里隐藏着这样一幅朦朦胧胧的图画:一个虽有点遗憾,但也心满意足的女子在想:念想,是一种无用之物吧,梦里曾经遇到的那个人物始终没有见到。走过绿茸茸的灌木丛,穿过俊秀挺拔的松林,却在无意间遇到了这个像风摇荷花水摆游龙(指荭草)般的狂且狡黠的青年男子,毕竟,终归还是遇到了这个让我心生喜欢的人,我且在这花香碎草间,来调笑刺激一下这个约会总是迟到的人吧!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骂,把热恋中小儿女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们在这首诗里看到的是一个情窦已开的浓情女子戏谑情人的欣悦欢喜的情态。也正是在这份欢喜里,我们才更多地去注意,长在两千多年前洼地池沼里的荷花,为我们构成了一个温馨的情人相会的优美环境,它通过时间的波动纹理,把说不尽的美和道不透的智慧,在芙蓉色和莲子心里让我们感觉到。荷花在这里是一个明丽而染上女性色彩的形象。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四句,是起兴。“山有……隰有……”是《诗经》常用的起兴句式。这里,我们暂且不谈扶苏树、松树和红蓼,先说说荷花。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中曾说:“‘莲谐--冷声,这也是隐语的一种。”这里,莲喻女。我们单从字面上看不出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周人的性观念,必须从《诗经》说话的技巧,亦即表现手法上去研究,才能得知。前人归纳出《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是直说,比是比喻。兴,一般说是用作开头语(与传统的兴只出现在首句的看法大不相同,香港中文大学的周英雄在《作为组合模式的“兴”的语言结构与神话结构》中认为“除了在一首诗的开头外,兴也可以出现在诗中别的位置。”,但这只是指位置而言,未讲明其含义;朱熹说是“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亦未言明其实质。所谓“兴”,闻一多先生说它是“隐”,是隐语,即大家知道的事情故意不说出来,“隐在《六经》中,相当于《易》的‘象和《诗》的‘兴。”“隐语的作用,不仅是消极地解决困难,而且是积极地增加兴趣,困难愈大,活动愈秘密,兴趣愈浓厚,这里便是隐语的,也便是《易》与《诗》的魔力的源泉。”“隐语应用的范围,在古人生活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广泛。那是因为它有着一种选择作用的社会功能,在外交场中(尤其是青年男女间的社交),它就是智力测验的尺度……隐语的艺术价值,并没有超过谜语,然而它的地位却在谜语之上……我们之所以重视隐语,也就是因为它是这样一种充沛着现实性的艺术……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术语来,实在都是隐。”古人的思维是很直接的,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总是由自身的东西联想到外界的事物。因此所谓“兴就是隐”,是隐含一种象征的事物,如同《易经》中的“象”辞,指其象征的意义。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指呱呱叫着的鱼鹰,在河中沙洲上觅鱼。鱼形像女阴,是女子的象征;鱼鹰是鸟,鸟头像男根,是男子的象征。鸟捉鱼,象征男子找女子,这就跟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联系上了。凡是高大、刚强的东西都可做男根、男性崇拜的象征,凡是矮小、阴柔的东西都是女阴、女性崇拜的象征。此诗中山与隰、扶苏与荷花、桥松与游龙皆两两相对,山、树木都高大阳刚,隰、花草都低下、阴柔。前者象征男子,后者象征女子,形成男女两性婚姻的象征。诗中的“扶苏”应释作扶桑,因扶桑不只是男根崇拜的象征,还能引起男女仲春之会于桑林的联想。荷华,即荷花,美艳可爱,是少女的象征。桥松,桥通乔,谓高大的松树,是男根崇拜的象征。游龙,游,谓枝叶舒展张开的样子,龙,茏的借字,一名荭草,又名水红、马蓼,叶大而赤白色,茎高丈余,亦是水中美丽的花草,象征少女。

子都、子充皆人名,是古代的美男子。《孟子·告子》:“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娇也。不知子都之娇者,无目者也。”至于子充,其人不详,《毛传》:“良人也。”清人陈奂《毛诗传疏》谓即子都。亦有谓即子姝者,言充与姝音近,一声之转。都是指美男子,但此并非实指,而是指少女心中觅偶的标准和愿望。诗中“狂且”和“狡童”,古今注家都未切中。《毛传》视狂且为疯狂之人,马振瑞《通释》云:“且当为但之省借……狂但,谓狂行拙钝之人。”显然与义皆不合,一个少女纵然嫁不到一个美男子,总不会嫁给一个狂暴横行的疯子吧,少女跟这种人一见面岂不吓跑了?《广雅·释古》:“狂,痴也。”即呆傻之意。且,应按其本音本意读,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像男子生殖器之形,音zu,即“祖”之本字,古儒经生家读为ju,释作语气助词等,皆误。且,是男根崇拜的象征,今称屌、毬、龟、卵、蛋等。狂且,即傻毬、傻蛋、傻男人之义。至于“狡童”一词古今注家皆视为狡猾的顽童之意,误。《说文》:“狡,少犬也。从犬,交声。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颜师古注《急就篇》曰:“狡犬,匈奴中之大犬也。”少犬也好,大犬也好,总之是狗。童,《说文》:“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段玉裁注:“今人童仆字作僮,以此为僮子字。盖经典皆汉以后所改。”故《诗经》时代童是男性罪奴,而无儿童之意。狡童当为狗奴才、大坏蛋之义,是女子对男人的戏谑俏骂。

如此分析,这首诗的意思就清楚不过了,字字落实,句句到位,客观真实地看到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原貌。其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学功能和作为信使的史学价值就充分地被揭示出来了。

《泽陂》是写一个女子恋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全诗三章,每章意思基本相同,叙述女子看见池边的香蒲、莲花,便想到了自己恋慕的男青年,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人眠,真是愁人恨夜长啊!于是感一腔愁绪而发为歌,咏成此诗。全诗用生于水边的植物香蒲、莲花起兴,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潋滟的池水,是对旺盛生命的呼唤。女子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心中所思念的人。她热恋的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

俨”。大家知道,爱是非常感性的,在爽心悦目的基础上,最易激起男女相悦之情。高大魁伟,仪态端庄又有威仪,这些可以捉摸的、具体可感的外表和品格就成了女子择偶的条件。所以女子自然而然地赞美起这个男子来。因为还没有得到这个男子的回应,爱的结果还是未知数。她茶不思,饭不想,卧不宁,行不安,在矛盾痛苦中希冀等待……

诗中“有美一人”,有人说是一位男子在爱一个美女。我们说这应是女子思念男子的诗。的确,这个“美”字给许多注家带来了误解,《毛诗》、《郑笺》都说成是男子思美女。汉儒不懂语法,加之治学态度不严谨,所以常常出错。“有”的宾语是“一人”,“美”是“一人”的定语,谓可爱的、美好的之义。而“有”的主语是什么呢?即蒙下省略的“伤”字,“伤”是“阳、蛱”的借字,是女性第一人称代词,《三家诗》鲁诗即作“阳”,因而诗的作者,亦即诗中的主人公分明是个女子。再有,“有蒲与荷”、“有蒲与茼”、“有蒲菡萏”,都是象征女子所处的环境场所,她就是在这荷塘的堤岸上遇见了一位英俊可爱的美男子,进而产生相思爱慕之情的。我们知道,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在当时中原的南边,这又使荷花积淀了南方文学尚柔主情的素质。更有,“阳如之何”、“涕泗滂沱”和“辗转伏枕”等语,分明是写一个女子柔弱羞怯,任情任性的意态。还有,诗中女子所思恋的对象,则是一个“硕大且卷”、“硕大且俨”身高体健、魁伟勇武的男子汉。高大健壮、英俊勇武是时人爱情观中的美学取向,所以,诗中的女主人公才这么深深的爱恋他,才这么大胆地、痛快淋漓地、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诉说自己的相思之苦。

三、从荷到男女之合

应该说,春秋战国时代,在爱情方面,女性还是有很大自由度的。封建意识中伦常观念,还没有成为社会伦理的主导思想。“先秦之时,人们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偶的同时,还可以在婚日和婚会自由择偶,俗称‘野合,即不合礼仪的婚配。周俗规定:‘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法律规定这种不合礼仪的‘野合为合法,故而春秋时赫赫有名的孔子也是其父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孙作云先生也认为:“从二月起,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到野外生活,从事农业劳动,因此有许多风俗习惯,也可以说是典礼仪式,多在旧历二月或三月初举行。其中之一,便是有关男女恋爱的许多活动。大概人们在自己的家里居住的时候,很少和外界接触,因此,也减少了男女相见、相爱的机会。春天一到,万物萌动,人们开始到田野里劳动,因此,增加了男女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风俗”。法国汉学家格拉耐在《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中也说:“通过对《诗经》的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可以明白歌谣是季节祭的宗教情感的产物。歌谣表现了与自身共生的爱情,这种定时的爱情通过舞蹈歌唱队的古老的歌唱表现出来。《诗经》辑录的许多歌谣就是这样产生的。”

也可能是母系氏族时期女性的中心位置在新时期特定场合的体现,因此,张扬的情爱意识构成了《诗经》时代女性情爱意识的主旋律。春秋战国时代,特别在民间,男恋女,女恋男,感发为诗为歌,大胆地歌之唱之,抒心之所想,情之所向,可谓趣味盎然,自然率真,真挚感人。

总之,闪烁着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在《诗经》的《山有扶苏》和《泽陂》篇中绽放了。此后,文学作品中众多的荷姗姗走来,纷纷婷婷玉立在文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姣姣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地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楚楚动人的荷啊,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她穿行在文学长廊中的荷塘里,风摆荷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吸引人们在空灵洒脱的美韵中细细品味诗性的联想和生命的真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