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一.教师角色的概念
“教师角色”通常指的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1]从此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的密切关系。只有当我们充分且正确地解读出教师角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教师角色的成功塑造与教师专业化可以说是同一过程。而教师角色所内含的角色行为也随之受到社会规范的种种限制。仅从定义而言,教师角色定义的是角色的“应然”状态,是理想中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师角色的描述繁杂无序
从迄今出现的教师角色来看,有诸如“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2]等关注教育内容的教师角色;有诸如“学习者”、“学者”[3]等关注自我表现的教师角色;也有诸如“反思性实践者”[4]等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教师角色。众多角色令人眼花缭乱,教师角色变成了一个角色丛、角色集和角色群,使得教师角色仿佛变成了一个无限度的容器,任何社会期望、思想理论或者价值观点都可灌装进去。在多样化的视角背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究竟哪些视角是直面教师和教育的,究竟哪些视角是观照教师个体在角色方面的困惑、意愿和能力的呢?
(二)对教师角色的理解片面、单一
如前所述,教师角色基本来源于社会期望、大众理想和学者理论,到今天逐渐被物化为专业类标准、守则或规范等。而种种专业的认证只是外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教师角色的真正实现靠的还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的体认和塑造,教师个人角色是其内因。教师角色除了外部的规定性之外,还应该考虑角色主体“教师”自己对于教师角色的需要和满足。教师角色除了要求教师做到什么,还应包括教师对于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的内在需求。教师自我形象的树立是一个教师能否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5]教师角色的研究大都就“师”论“师”,完全抛开了教育活动另一主体学生的感受。
三.对教师角色的构建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当前我国教师角色应定位在以下四个向度:1.良好的仪表,2.教书育人,3.孜孜不倦地学习,4.人际关系的协调。首先,“良好的仪表”是教师角色的外在表现,这是我们在角色描述时经常忽略的一个方面。其次,“教书育人”是教师角色的灵魂所在,它几乎概括了教师角色的全部使命。无论是教师的社会角色、法律角色还是职业角色,无论是“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还是新兴的“双重角色”论,教师都必须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己任,而这也是教师普遍认同的角色内涵。再次,“孜孜不倦地学习”是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又一重要方面。“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教育思想的重大革新,教师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最后,“人际关系的协调”是支撑性的教师角色。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势必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领导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有意识地调控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免由于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影响到教师角色的自我定向。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43.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4.
[4]顾志红.教师:做反思性实践者[J].上海教育科研,2005(5).
[5]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
吴路珂,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