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大量的教学内容,如何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觉得还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老师把握好课堂40分钟,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还可以减轻很多的额外教学压力。那么,如何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呢?
我想首先要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在课堂上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源于一个“爱”字,老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爱他们,更要充分地信任他们,把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允许他们有错误,给予学生错而能改的机会,更要充分体会他们的情绪和状态。
除了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怀之外,我想我们教师还需要学生的充分认可,这种认可要靠教师自身的修炼。譬如上课很有条理,学生听得清楚明白,学生问的问题随时都可以解答等等,作为语文老师,还可以用自己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使学生折服。处理好师生关系,可以说是作为教师的一个基础,然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还在于课堂上能给予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于知识的吸收。
二.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我们容易沉湎于经验式甚至程序化的教学中,几乎不去主动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束缚了学生自由发展,忽视了学生是“主体的人”。这意味着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课堂上的主角转化为“平等的首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作为“主体人”的发展,努力培养对学生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目前的分数,注重学生思维习惯、态度、品质、价值观和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教师角色的转变,将构建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应该价值平等,绝无尊卑、强弱之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和民主、尊重与信任,会受到激励和鼓舞、感化与召唤,从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所以魏书生在《教学中要建立互帮的师生关系》中写道:“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自己教学中的“失败”与体会。正是因为师生之间立足于平等与信任,魏书生才取得了那么骄人的教学业绩。
在现代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我们还需要强调对话。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关系。
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们就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情志和意趣来组织教学,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让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趣美。然后再以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赏析文章的“画面美”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段落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等问题展开讨论。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最后由自己从旁总结深化。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了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而学会鉴赏散文。可见,“以学生为本”,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促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感学习,产生学习动力,而进入一种“乐学”的境界。
“真正的对话,是那种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自由交流,是扫除了一切正规性和严肃性之后的随意性的和不拘一格的交谈。”对话的双方是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彼此的活动中,坦诚相见,敞开自己,接纳对方,相互激发。所以教学活动理应具有对话精神,使师生双方在对话交流中,不断地“相遇”、“碰撞”,使双方互相激发,互相启迪,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思想,使教学成为一种永远具有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精神的活动。
吴惠婷,浙江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