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一词对于教师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语文是最需要耳提面命式教学的学科,而多媒体的介入,到底能否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教学的效率呢?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多媒体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多媒体不等于powerpoint
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powerpoint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则大奖、好评可能就会与之失之交臂。老师们都知道,Powerpoint制作繁琐,一般一堂课至少要做二三十张,再加上动画设计,动作链接,假如课课用这样的多媒体,老师们真的要“挑灯夜战”了。其实,多媒体不仅仅是单纯的幻灯片,而是为老师所用,为课堂为学生所用的学习工具,工具当然是越轻便越好,哪个用起来顺手就用哪个。比如讲《济南的冬天》,播放一段名家的朗读,让学生们闭着眼睛去感受“躺在摇篮里”的、“温情”的济南,学生们脑中的世界远比屏幕上你准备的济南冬景要美丽;讲《汉字专题》,打出几个字谜游戏,那些会跳舞的汉字肯定比你写在黑板上的“六义”更吸引人的眼球。朗读课不必嫌录音机老土,作文欣赏课可以利用word的优势,随时放大,加深字体提醒同学们注意……所以,powerpoint不是多媒体的代名词,多媒体的概念远远大于powerpoint!
二.多媒体不等于板书
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上课,容量大且节约板书时间。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面对不同生命个体的多边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相同的文本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取决于学生个体感悟力及灵敏度,而且,课堂上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可以想象,当学生的理解不同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板书时,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非常尴尬了:教师要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看法;要么无奈地显示已有的板书。相反,教师如果使用最简单的教学工具——粉笔的话,反而能灵活地实现课堂的生成。
三.多媒体不等于大容量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但许多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幻灯片频繁切换,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记得一位老师在上高中选读课文《史记》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大量出现的历史人物,用幻灯片将这些人物的生平都打出来,一张又一张,密密麻麻,学生们看得浮光掠影,最后脑中空空。而另一位老师解读《我与地坛》,课的最后只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大大的红问号,使学生和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为之一震,原来老师是把布置作业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触,或是有不同意见,还是想在课后重新品读,是不是也想作一首小诗献给作者……只一个问号,却带有冲击性的给了学生无尽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远胜于大篇幅的文字絮语。可见,“大容量”带来的有可能是表面的繁荣,真正能触动学生心弦的,可能是你不会在意的小地方;一味追求单位时间内多媒体展示的知识容量,这样的做法是事倍功半的。
四.多媒体不适用于所有学生
不少老师认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话固然不错,但也应因人而异。笔者教《七颗钻石》时,围绕文章主人公“小女孩”设计了一系列幻灯片,学生兴致很高,课上反应较好。而课后却发现这堂课让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七颗钻石的来历”,也不是“爱心拯救世界”,而是设置漂亮的屏幕背景。放眼如今真正有实力的名师授课、火爆的《百家讲坛》,这些都说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在高年龄段学生中仍旧很受欢迎。所以,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区分对待。
顾孙芹,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