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交流无界,文化无墙

时间:2024-05-07

曾玉司晨

亲爱的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中国做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交流无界,文化无墙”。

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当你们目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否依稀看见了青衣古灯檀香缭绕万僧齐诵的肃穆场面?当你们踏上故宫的砖石时,是否感受到万臣跪拜,君临天下的恢弘气势?当你们爬上绵延万里的长城时,是否听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深沉呐喊?这就是中国啊,五千年来,她如一颗内敛而不失光华的明珠,静静地躺在东海之滨,用她那璀璨的华夏文化之光照耀着整个宇宙。

品华夏文化,如品香茗。自十四五世纪以来,或可追溯至更远的年代,君不见,日本遣唐使,在我国领略方块字的魂、中国茶的味、汉服的美,交流后,清茶诞生了,和服诞生了,中华文化也成了大和文化的源;君不见,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华,惊叹中国的无穷魅力,并将中华文化传回欧洲,引起海外朋友对中国的好奇。

前辈如此,吾辈又何如?白先勇先生,年逾古稀,仍初心不改,将昆曲传播至海外,让牡丹、玉簪、《西厢记》《牡丹亭》这些文化遗珠如今姹紫嫣红,开遍海内外。听,《茉莉花》回萦于芭蕾舞者的足尖,绽放在了法国大剧院的舞台上……孔子学院的兴盛,民乐在国外受欢迎,无不印证了中外文化的和谐交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文化绝不是一幅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人增添涂改。文化是一条活生生的、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主流、支流、逆流、漩涡,甚至于决堤前的暴涨,彼此不断地激荡冲撞,形成新的河道景观。中华文化需要世界,世界文化也需要中国。文化并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也并非简单的积累,而是要交融于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余秋雨曾说:“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文化交流活水来。当今时代,只有文化多元化,才能激发时代的活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朋友们,华夏文化流传千古,希望你们可以永远记住这份美好;神秘的埃及金字塔、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也乐于认识了解。让我们互相交流彼此的文化,真正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掇刀石中学高二4班学生,指导老师:朱忠芳】

点评

文章主体部分首先介绍以敦煌莫高窟、故宫、万里长城为代表的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然后写了十四五世纪以来以日本遣唐使和马可·波罗为代表的海外朋友来华交流的历史,接着再重点写当代作家白先勇等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海外的现实,最后论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表達了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引用得当;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是一篇佳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