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说“牛已经过河了”,言下之意,再努力也没有用,已经晚了。可是,我们未来的成功,常始于当下的点点努力的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习作】
永不言弃
项羽在东城大败被困之时,以二十八骑神勇突围,逃至乌江,此时乌江亭长携船来援,请他渡江再图谋未来。可项羽却认为“牛已过河”,发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感叹,霸王之业于是毁于一旦,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啊,当遭遇看似不容易过的困境时,如果轻言放弃,必是失败,留下无限遗憾;如果不放弃,则此时的努力就可能就是后续成功的起点。
越王勾践,在国破之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以身侍夫差,隐忍苟活,“将以有为也”。最终灭吴,报仇雪耻,成为一代霸主,有了“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的壮观景象。试想如果勾践也如项羽一样,轻言放弃,不去尝试,还会有崛起的越国吗?还有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美谈吗?唯有对困境抱有永不放弃的态度,方有机会改变格局,由失败走向成功,甚至创造奇迹。
面对困境,永不言弃,即使失败了,也虽败犹荣。正是一个个像文天祥、孙中山那样身处困境仍永不言弃的人,才铸就了我们华夏民族不倒的丰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仆后继,为理想而战。
永不言弃,并不只是不放弃,还需要我们有一颗冷静的头脑。于失败中汲取教训,于纷繁的表象中看清问题的实质,一举中的,方能扭转格局。蜀汉旧臣李密,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情况下,瞄准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此保全了自己的名节;郑国大夫烛之武,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灭国之危中,扣住秦伯“捞上一把”的心理,晓之以弊,诱之以利,成功实施离间,甚至还取得结盟的意外收获;深圳融海典当行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席卷威胁中,抓住“银行惜贷和慎贷,中小企业急需贷”的契机,全力出击,理性服务,生意逆势上扬,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还盘活了一大片企业。正是因为他们正视困难,永不言弃,定下心来,理清头绪,仔细辨析,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甚至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了福祉。
不放弃,可能会失败,但也只有永不言弃,才有可能驶向成迈的彼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让我们洞穿困境的迷雾,秉持永不言弃的精神,凝心定神,向目标出发。
点评
从内容上看,本文事例翔实,观点明晰。开头用项羽轻言放弃而自刎乌江的故事,并引用杜牧的詩句促人思考,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二段从正面同角度再次设例,勾践因不放弃而得以雪耻立国。一、二段构成鲜明的对比,指出了“永不言弃”意义。第四段运用排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李密、烛之武、典当行等人的事例,从人际关系、外交、商业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引用事例进行论证时,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揭示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能够引用课本中的相关语句,增强了事例的真实性,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