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者……也。”主语后面不用“,”,翻译时只把“者”译为“的”,且在“者”后加个“是”。如:族秦者秦也。
3.“……,……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5.“……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时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仅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副词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但在汉以后则多作判断词,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此外,文言文中,否定判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用“非……”来表示,“非”可直接翻译成“不是”。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3.用“非……者也”表示,翻译成“不是……的”。如: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专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2.下列各句中,“乃”表判断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各句中,“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4.下列各句中,“则”表判断的一项是( )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5.下列各句中,“即”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6.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8.下列各句中,“为”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