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程志伟
摘 要 本文以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为例,从清楚戏剧文本的篇章结构,深解戏剧文本的主旨思想,探究戏剧剧本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谈戏剧单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戏剧教学 策略 文章结构 主旨思想 社会价值
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剧因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活的戏剧语言和独特的舞台说明而被赋予了独特的韵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对戏剧文学的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含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作品中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现以《窦娥冤(节选)》为例,探讨戏剧教学策略。
一、清楚戏剧文本的篇章结构
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施教者选取的视角不同,采取解构文本的方式也不同。经典戏剧文学《窦娥冤》的教学也是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窦娥;一千个教者,就有有一千种教学范式”。纵观《窦娥冤(节选)》全文,仔细品味语言、分析结构层次,从文脉和意脉的层面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以“冤”作为教学的抓手,从不同层面步入文本深处,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结构上看,由楔子和四折组成的整场戏,“冤”一以贯之,似一根线把各折有机串联组合在一起。从全剧看,戏剧在安排情节时紧紧扣住“冤”展开,根据情节发展的脉络布局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推进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的主题。从选文看,除了楔子用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主体部分无不围绕“冤”展开:第一折蔡婆婆讨债遭劫持,得到张氏父子相救,张氏父子逼婚蔡氏婆媳,窦娥据理力争不从。这一折,看似没有触及“冤”,实则是为下文冤屈张本——伏冤(开端);第二折张驴儿下药误毒其父,与窦娥对簿衙门,以蔡氏逼迫窦娥屈认,被判死刑——窦娥蒙冤(发展);第三折押赴刑场行刑,发下誓愿指斥天地鬼神——斥冤(高潮);第四折窦天章中第巡查地方,鬼魂伸冤,重审旧案,平反昭雪,正义得以伸张,邪恶终得严惩——伸冤(结局)。四折按照“伏冤—蒙冤—斥冤—伸冤”的脉络组织安排,有伏笔、有悬念,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把人物的个性鲜明地展现出来,血肉丰满。教学中抓住“冤”,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文章经脉就可以梳理清楚。
戏剧的整体结构往往是学生读一遍就知道的。学生学习戏剧,最初的认知就是这一戲剧的结构是什么,心中有了结构,才有了关于这一戏剧的整体认识。
二、深解戏剧文本的主旨思想
厘清戏剧文本的结构层次,接下来就应探究分析造成窦娥冤屈的原因。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对造成冤屈原因的剖析必须借助具体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否则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从构成矛盾冲突看,一般包括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与人物的冲突、人物与自我的冲突三个层面。回归到《窦娥冤》,分析窦娥冤屈产生的原因,它与这三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先看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科举取士制度毒害了多少文人,出身贫寒的窦天章因痴心功名而不惜把七岁的亲骨肉窦娥“抵押”给蔡婆婆做了童养媳;吏治的黑暗,“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是对传统道义的颠覆。窦娥生活中遭遇的清浊不分,是非颠倒,善恶错位、真假难分的社会是冤屈产生的环境;窦娥生活周围的人是造成冤屈的关键因素:身心饱受科举摧残的窦天章对窦娥的“遗弃”,赛卢医的造恶、助恶,太守的贪赃枉法,张氏父子的耍泼无赖等,让窦娥生活在缺少温情和色彩的冷冰冰的人世网中。尽管与婆婆相依为命,但婆婆的软弱让处于弱势地位的窦娥似风中的蜡烛。另外,窦娥自身的性格也是酿成冤屈的一个原因。处于社会的底层,开始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清,对“掌握生死权”的“天地”抱以幻想。随着情节的发展,窦娥对天地的认识经历了“信赖→幻想→怀疑→指斥→怨恨→谴责”不断演进的过程,当越来越清楚地认清了“天地”的真面目之后,冤屈已经定格,悲剧成为必然。激烈的冲突中,三重意蕴的叠加,社会的,人际的,自我的,内外交叠,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撕毁后摆放在读者面前,再通过“舞台上角色的叙述”,让冤屈自然呈现。
学习戏剧,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窦娥这一人物形象上,要在把握每一折写了什么的基础上,探究戏剧的主旨是什么。这是对学生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培养概括能力的重要步骤。
三、探究戏剧文本的社会价值
从结构上理清了戏剧的脉络,分析了造成窦娥冤屈的多重原因,还要探寻作者描写窦娥之冤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文学是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人情世态,揭示社会真相,表达作者对社会的理解和看法。有了文学才为读者认识特定的社会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世”,“不平则鸣”,作者的不同品性和人格决定了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关汉卿,一粒“蒸不烂,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通过叙述窦娥含冤致死的悲剧故事,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就人物形象而言,窦娥不单单是个体的存在,她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代表性和典型性,是生活在吏治昏庸的封建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众生相的浓缩。窦娥的冤屈和悲剧实际上是广大劳动妇女遭遇写照的剪影。社会的黑暗,恶欺善、强凌弱,让她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她们没有逆来顺受。在她们身上除了勤劳、善良、淳朴、贤惠的品质,更有刚毅、坚强、勇于抗争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品质支撑的广大窦娥们的存在,才给活着的人们带来了继续走下去的希望。
同时,通过剧情可以看出《窦娥冤》不仅是生活悲剧,更是一出社会悲剧。作者通过窦娥所遭之冤的叙述和揭露,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千疮百孔的封建社会。被押赴刑场的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可以看出她对曾经信赖的主持公道的天地由开始抱有希望和幻想到产生怀疑,并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控诉。刑场三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变成现实,不合情变成符合情理,荒诞成为合理,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窦娥除了让现场的人了解自己被冤枉陷害,还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够感应上天,更渴望自己的冤屈能够得到伸张,邪恶终将受到惩治。戏剧的高潮部分通过三愿,想象和夸张并用,揭露社会的腐败黑暗,同时刻画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也寄托了人民惩治邪恶的愿望。一个生命个体的不幸遭遇承载着普罗大众普世性的社会心理诉求,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上升到群体与时代的冲突,单一文本的社会意义借助窦娥冤屈搭建的平台得到了提升。
由于戏剧艺术追求的是现场感,时间、空间和人物活动高度集中,艺术的载体——剧本(戏剧文学)又表现出有别于诗歌、小说和散文的特质——为了便于舞台表演而极富动作性。这就增加了戏剧文学教学的难度,同时对戏剧文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挑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尽管体例和风格多样,但从教学的层面看,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教师用以教学、学生用以学习的文本。既然是供师生解读和品味的语料,那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除了要尊重文学体例本身的特点,普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同样适用。
[作者通联: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