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马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并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从2017年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就已渗透与落实新课标理念,遵循“以语文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境任务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追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机融合”的原则。那么,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该如何落实呢?
一、顺着语言之路,深入“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任务“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情境”一词被多次提及,强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等“情境”密切相关。“情境”其实就是指语境,是言语交际环境,是和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言语交际过程相始终的、对言语交际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高考阅读的“情境”,主要聚焦于文本语境。
高考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文本语言之手,顺着语言文字所铺之路,进入语言元素营造的情境之中。如古代诗歌讲究造境,“境”是作者在营造的语境或情境,或作者内心的境况,或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阅读古代诗歌,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描绘的情境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进而理解其中的情思和精妙。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题许道宁画》14题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抓住题目和注释就可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批文入境,诗中所写之景都是许道宁画中之景,而非诗人眼前的自然之景,前两联“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意思是: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苍翠浓郁。万里江山,都在尺幅之间。这样就很容易判断出C项之错误。如果学生忽略了题目和注释,直接解读诗意,就容易做错。这首诗前三联写许道宁画中之景,尾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观画之情。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进入作品情境之中,品文见情,对15题的解答,就可水到渠成。
这种语境意识或情境意识无论是古代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是最重要的。进入文本情境之中,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才能得以训练,得以提升。
二、搭建阅读支架,充实审美储备
阅读支架就是有关的阅读知识、阅读方法。高考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语用规律的学习和必备知识的内化中提升能力。阅读有共性的知识,也有不同文體阅读个性的知识。在高考阅读教学中,要把静态的知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转化为必备能力。另外,在平时的备考中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与获取信息达成正向的趋势,在阅读中理解、思考、归纳,进而梳理出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给文章画思维导图,达到清晰、完整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如备考论述类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知识,清楚论述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及其之间的关系,要熟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学生还要对时事评论、文艺评论等常见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应有一定的了解。如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近几年主要是论证知识运用的考查,复习时要熟知论证结构、论证的论点、立论逻辑、论证的角度、论证中对论据的运用,论证方法等。
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如果学生对论述文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就是相关的阅读支架没有在心中建立,储备不足,做这道题就会很困难。
三、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整合
高考阅读要注重训练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信息整合能力。整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关学习材料的整合,即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问题的阅读材料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微专题。如2018年全国Ⅰ卷阿成《赵一曼女士》的第6题,涉及到叙述人称、叙事视角、叙事空间的知识时,可以整合最近几年全国卷涉及叙事学知识的试题,进行集中突破。如2017年全国Ⅱ卷林徽因《窗子之外》的第6题,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赵长天《天嚣》第6题, 2016年全国Ⅲ卷贾平凹《玻璃》的第11题,2014年课标Ⅰ卷叶紫《古渡头》的第11题。以这些典型题目为例,构建叙事学知识框架,让学生学会从叙事视角和叙事空间等角度深入解读文本。
二是单篇文章阅读中内容的整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边读边思,如读一段或读几段,就要想想写了什么内容。借助中心句、关键词,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厘清句、段的关系,达到对文本的整体的理解。在理解中调动思维分析、比较、联系、归纳,学会迅速整合,从而达到对文本主要内容和逻辑了然于胸的程度。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6题“为什么说中国的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此题的第③个答题要点“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其有效信息分布在“材料一”“材料二”中,详细信息如下:
材料一: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材料二: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发现,材料一表明我国在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时还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材料二则表明我国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已进入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考生整合这两点隐含信息,可以探寻国人自信心的来源——“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此外,在高考阅读教学中,以问题来驱动学生阅读思考,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再者,在高考阅读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对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等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效果显著。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